鐵打的董事長,流水的CEO。
三個月前,苟軼群接替楊利娟成為海底撈的新任CEO。
楊利娟執掌海底撈期間,海底撈業績探底回升,創出了曆史新高。
麵對CEO職位的調整,海底撈回應媒體稱,對應的是海底撈麵臨的不同階段。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張勇在業績巔峰期換下了這位“救火隊長”?海底撈的“苟軼群時代”,究竟要講怎樣的新故事?
一位海底撈的老員工曾對媒體《中國企業家》這樣說過,在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提出過很多計劃,很多製度也都是出自他手,包括“啄木鳥計劃”,而與之配合的楊利娟則是其計劃不折不扣的執行者。
最早的時候,張勇提出要讓海底撈“開向全國”時,20歲的楊利娟就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西安市場當拓荒牛,想盡辦法“啃”下了四川之外的第一家門店。此後,她更是在張勇提出國際化之後,帶領團隊分別“啃”下了新加坡市場和美國市場。
作為張勇手中的“利劍”,楊利娟的調整無可厚非,國際化未來也將會是海底撈整體擴張策略的重點。
而這,大概率就是張勇調整海底撈CEO的動機。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張勇曾提到,“希望海底撈店長變成多管店店長。火鍋品類裏可以有很多層級,比如海底撈火鍋之外的市井火鍋,火鍋之外還可以有烤肉、麵館等多種業態。海底撈店長可以再管理一家比如烤肉店、麵館或其他業態,未來一個店長管理的多家門店,可以進行資源共享。”
作為執行者,海底撈“老人”苟軼群當仁不讓。
苟軼群履曆顯示,他曾於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以及自2023年2月起擔任蜀海(北京)供應鏈董事長一職;於2013年10月至2018年3月擔任頤海國際非執行董事,於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擔任其董事長,並於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擔任其薪酬委員會成員及於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擔任其審計委員會主席。
也就是說,苟軼群在供應鏈管理方麵經驗豐富,而這也是張勇目前最需要的。
無奈的是,盡管海底撈業績創出了新高,策略也多番進行了調整,但是資本市場一直並不太買賬,對當下海底撈的估值也是給得極低,目前其動態市盈率也僅有15.8倍,為上市以來最低水平。反映在股價方麵,如果從最高位算起,海底撈跌幅已超過80%,市值蒸發超過了3900億港元;如果從年內算起,其漲幅僅為1%,市值僅剩751億港元。
受此影響,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身價也出現了大幅下滑。根據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張勇夫婦以530億元的身價全球排名第370名,較去年下降183名;值得注意,2021年,張勇夫婦曾以2450億身價位列全球第38名。也就是說,僅三年時間張勇夫婦身價就蒸發了1920億。
擴張的“後遺症”
海底撈上市後,張勇開啟了海底撈的擴張新時代。
瘋狂地開店遭遇特殊時期,張勇很快就遭遇到了上市以來最大的“打擊”,巨額的虧損,讓他不得不咽下自己結下的“苦果”。麵對擴張帶來的問題,他沒有選擇硬扛,而是快速認錯,並且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張勇的管理水平則處於較高水準。
麵對跌跌不休的股價以及巨虧的業績,楊利娟臨危受命,接替創始人張勇成為海底撈CEO,然後主導了海底撈這次史無前例的改革,最終將海底撈拉出了泥潭。
在任期的兩年多時間裏,楊利娟的這份答卷,堪稱完美。
8月27日,海底撈公布了2024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214.91億元,同比增長13.8%;核心經營利潤達27.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歸母淨利潤20.38億元,同比下滑9.7%。
麵對不斷推向新高的業績,公司股價卻並不理想。資料顯示,盡管2023年海底撈業績曆史新高,但是其股價全年下跌了36.76%,2024年也僅漲了1%。
那麽,市場到底在擔憂什麽?
答案可能是,未來業績持續增長的問題。
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海底撈在大中華區共經營1343家餐廳,其中1320家位於中國大陸地區,23家位於港澳台地區。大中華區上半年所有餐廳接待顧客總數超過2億人次,翻台率達4.2次/天,已接近2019年的巔峰期。
按理說,翻台率的提升側麵反映了海底撈門店狀況的改善,但資本市場可能擔憂翻台率同比大幅提升,就意味著增長空間變小,所以擴張就成為往後的必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截至上半年,海底撈新開11家,關店43家,淨關閉門店為32家。
也就是說,市場對於海底撈未來的擴張,依舊是觀望的態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人均消費額出現了總體連續下滑。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3年,海底撈人均消費金額分別為110.1元、104.7元、104.9元以及99.1元;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再度下滑至97.4元,已經接近2017年的水平。
麵對客單價的下滑,海底撈解釋稱,人均消費額下降主要是菜品消費結構調整及優惠增加導致。
因而在這個大背景下,海底撈想要增長還是要回到門店擴張的策略上來。由於此前擴張的失利,因此海底撈想到了加盟計劃。
而作為幕後的操盤手,張勇將苟軼群放到海底撈CEO的位置上意圖就十分明顯了。畢竟不管楊利娟還是苟軼群,其本質都是張勇計劃的堅實執行者。
市場為何不買賬?
苟軼群替代楊利娟,本身就釋放了一個信號,錢不好賺了!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海底撈推出了“紅石榴計劃”,核心是多品牌發展策略。
業績說明會上,苟軼群坦言:“單一賽道的天花板、壓力都會較大,要想讓更多的海底撈員工有更多發展機會,我們就必須去創造更多的增長點。”
根據財報顯示,上半年,海底撈在營創業項目共5個,包括小嗨火鍋、苗師兄香鍋、焰請烤肉鋪子等品牌,布局涵蓋火鍋、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經營業態。
苟軼群表示,雖然未來發展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對於像焰請烤肉這樣的品牌,期望在三年內達到四五百家店的目標,這是紅石榴計劃中我們已經有明確計劃的品牌。其他品牌的開店計劃也在持續製定過程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放加盟以及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之外,海底撈也因為“服務降級”也頻頻陷入爭議當中。其中就包括,牛肉粒從料台變成手動自點、免費打印照片隻剩一張、水果零食小玩具送得不大方了、部分美甲樣式開始收費……
這一切變化的背後,足見海底撈未來業績增長的壓力。且多元化地擴張,我們認為也會削弱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優勢。
海底撈發布中報之後,各家機構對於海底撈整體預期並不算特別樂觀。
野村發布報告稱,海底撈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好壞參半,派息比率獲提升。當中,收入按年升14%,較市場預期低1%,主要由於其門店開張速度慢於預期;淨利潤按年跌10%,較市場預期低5%,主要由於有效稅率及非營運開支上升。海底撈今年上半年實現令人印象深刻的同店銷售增長,按年升15%,表現勝於九毛九等同業,主要由於海底撈在低線城市的敞口較大。綜合上述因素,野村將海底撈目標價由20.2港元下調至15.1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裏昂發表報告稱,在投資者會議上,海底撈承認需要降低員工開支比率以提升餐廳利潤率。公司再次確認開店指引目標,並計劃在下半年開設40至50家海底撈新店,其中4至10家為特許經營店;裏昂指出,發展新烤肉品牌“焰請烤肉鋪子”是新任行政總裁的主要措施。
因此,裏昂將海底撈的目標價由14.6港元下調至14.3港元,維持其“跑贏大市”評級。
摩根士丹利則發表報告稱,海底撈8月整體客座率與預期持平,但按月則上升至個位數。自營店開張率依然緩慢,8月份開店總數增2家,2024年首8個月開店總數增14家,而2024年的目標是增61家。另外,海底撈旗下新品牌“焰請烤肉鋪子”開店速度加快,8月在杭州開設1家店,自6月開業以來已累計開店6家。該行表示,將繼續看好海底撈,因其具有彈性的業績表現、對盈利能力的強大執行力,以及對股東回報的承諾。因此,摩根士丹利則維持海底撈18港元的目標價,並且維持“增持”評級。
招銀國際發表研報指出,海底撈今年上半年業績大致符合預期,惟利潤率較低。招銀國際預計海底撈下半年仍麵對一定壓力,包括宏觀環境拖累、同店銷售高基數、員工成本增加等因素。招銀國際預計,海底撈今年下半年的同店銷售增長最多5%,預期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提高及折舊與攤銷費用下降的正麵因素將會持續。另外,招銀國際將海底撈2024至2026年各年純利預測分別降7%、降1%及升4%,以反映其員工成本上升,但毛利率提升的因素。因此,其將海底撈目標價由21.52港元下調至15.94港元,但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