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達製造董事長邊程在北航校友會上講話。圖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微
作為市值135億元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邊程慷慨地將其一半股份劃給前妻。
9月19日,國內陶瓷機械龍頭科達製造(600499.SH)的一則股東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透露了一宗“天價”離婚案,公司董事長邊程與關琪協議離婚,邊程將其所持有的5.146%股權中的一半(2.573%)分給關琪,按照目前市值,價值約3.5億元。
邊程雖然是科達製造董事長,但隻是第4大股東,股份劃分前持股比例是5.146%,劃分後是2.573%,按照這個比例邊程滑至股東第6名。但關琪隻要股權,沒有爭表決權,而是委托邊程行使,因此邊程在股東裏的地位不變。
科達製造的股東結構較為分散,創始人和董事長均不是第一大股東,公司沒有實際控製人。
對此,科達製造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個事件對公司經營不會造成影響。我們公司從2016年開始就沒有實際控製人,公司創始人是盧勤,持股6.57%,第一大股東梁桐燦持股19.52%,他先是通過二級市場買到持股5%以上股東,然後在2020年通過定增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當時他已經做過不會謀求控製權的承諾。”
一同度過青春時光
邊程是科達製造的元老,現任董事長,但並不是創始人。
資料顯示,科達製造創始於1992年,在佛山這片建築陶瓷產業的熱土上,科達選擇了建築陶瓷機械設備這個細分賽道,其創始人是盧勤。邊程是1998年進入科達製造的,2012年被提拔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董事長這個職位上,他已經坐了12年。
邊程出生於1964年,今年已到花甲之年。他出生於沈陽,1981年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動機係,後來又在北航就讀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關琪是他的大學同學,二者同時考入北航發動機係。
邊程在北航校友會上較為活躍,2023年3月6日,邊程在北航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經英歸航”優秀校友報告會上發表了演講。據說,邊程“分享了在科達任職期間的管理經驗,鼓勵同學們將所學知識及理論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此外,邊程還講述了自己在創業路上遇到的艱辛與困難,以及如何通過堅定信念、樹立信心、提升自我來渡過低穀期。”
2018年,邊程在北航2018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並提到了他大學時期的女朋友,而這個女朋友應該就是他後來的妻子關琪。他說:“當時不敢隨大流,自認北京能人太多,下決心追隨同為北航同學的女朋友去了河南省政府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政府待了三年,中間下海一年半,初試創業,深感營商環境很重要,要想成事還得往南飛。於是1990年我們舉家南下,來到一個以民營企業為主的小城市佛山。剛來佛山我在市經委的企管科工作,正趕上佛山的國有企業改革,我就積極參與,從國有企業獎勵機製,承包經營機製,到後來股權製改革,到企業上市,我們都參與其中。”
根據他的講述,1998年他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科達製造的創始人盧勤,當時他隻有34歲,於是從一個大型國有企業佛陶集團鑽石陶瓷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的職務到了科達陶瓷機械公司任副總。這在當時是下了很大決心的。
從上麵的資料可以看到,邊程與關琪從大學結識,結下姻緣,二人在二十多歲時一同赴河南,又南下佛山,一起經曆了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抉擇。而至於二人為何要在花甲之年離婚,不得而知,隻知道二人簽訂了《離婚協議書》和《表決權委托協議》,平分了近7億元市值的股票。而關琪隻要錢,對公司的表決權沒有訴求。
到非洲掘金
身處傳統的建築陶瓷行業,科達製造不免會受到增長不足和需求下降的衝擊,但它一直在求變。
2015年,科達製造看到“一帶一路”的機會,它發現,國內建築陶瓷行業已經處於過剩的狀態,產能很高,競爭很激烈,所以就製定了出海的戰略。
對於這一轉變,邊程在北航的演講上曾說:“我們迅速應對這種形勢。首先大力發展設備出口,同時我們在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加納建了三家陶瓷廠,同時也在探索亞洲,東歐和俄羅斯等地拓展新的業務。”
為何把重點放在非洲?邊程稱,我們積累的20年大型設備設計、生產、集成和服務經驗使我們成了建陶機械領域全球老大,一大批比我們落後的國家要走我們國家的發展之路,而我們國內相對過剩的傳統裝備,正是他們今後發展最需要的。
雖然邊程強調科達製造始終“堅守住經營底線,不投機,不追求超常規發展”,但真正給公司業績帶來質的飛躍,還是投資鋰電。
2017年,科達製造耗資超過13億元間接收購鹽湖提鋰企業藍科鋰業43.58%股權,並於2021年與其控股股東對其共同增資6.2億元。一共約19.2億元的投資給科達製造帶來豐厚的回報。2021年—2023年,科達製造從藍科鋰業身上賺了51.88億元,相比當初19.2億元的成本,投資回報率高達170%。
但也是從2016年開始,科達製造變得“群龍無首”,沒有控股股東。據科達製造工作人員介紹,此前的實際控製人是創始人盧勤,2016年6月15日,盧勤把部分股份賣給邊程,後者成了第一大股東,但其當時的持股比例(12.33%)仍不足以使其成為控股股東。
2018年,一個叫梁桐燦的自然人正在二級市場大量購入科達製造的股票,到當年年底成為持股3.75%的第四大股東。2020年,梁桐燦成為持股20.16%的第一大股東,但依然無法控製科達製造。與此同時,他也做了不謀求控製權的承諾。
至此,科達製造不存在持股50%以上或可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股東;公司任一股東所持有的股份不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決定性影響,公司不存在某一股東控製董事會半數以上席位的情形,亦不存在其他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且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無一致行動協議或約定。因此,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製人。
對於無實控人的現狀,科達製造不但不介意,反而認為是一種優勢。其在2020年年報中說:“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利於在維持公司在職業經理人文化的基礎上,讓經營決策效率更高、經營機製更為靈活、管理更加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