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將易主?想多了

前段時間,關於“經濟第一大省會否易主”的討論不絕於耳。

GDP的你追我趕,是區域發展的常態。從國際經貿關係之變到地緣衝突、能源變局,乃至類似疫情這樣的超預期衝擊,都會造成短期波動。

但是,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還是省市之間的競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產業和企業,而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在於科技創新

自1989年以來,廣東能連續35年穩居中國經濟第一大省,正是一輪又一輪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創新驅動帶動高質量發展的結果。

廣東擁有無數個“第一”,經濟、人口、工業、外貿上的第一是規模實力的寫照,財政轉移支付淨貢獻、養老金上繳淨貢獻方麵的第一是廣東重要性的體現,科技創新層麵的第一則是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

家裏沒“礦”,各類資源稟賦都不算突出的廣東,卻能躋身全球第二、中國第一大科技集群,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連續8年第一,且連續7年穩居中國科技創新第一大省之位,正是得益於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產業創新。

這是廣東繼續捍衛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底氣,也是劍指全球經濟第一大省的支撐。

01

全球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何以力壓北京、上海-蘇州?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二、中國第一,北京、上海-蘇州分列第三、第五。

作為全球最權威的科技榜單,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通過PCT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識別全球科技發明和創新活動最活躍、最集中的城市或地區。

任何科技集群的形成,都有賴於眾多創新主體的發力,而創新主體的差異,決定了不同的創新模式和產業發展路徑。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發布“全國公眾科技創新認知度調查報告”,公眾對科研院所、民營企業的科研創新貢獻認可度最高,高等院校、政府機構次之,而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評分較低。

而全球科技集群的競爭,既要考慮基礎科研水平,也離不開產業實力的較量。

前者體現為科學論文發表量,與科研院校、高等院校緊密關聯,後者體現為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這是科技企業的主場。

因此,科研院所極其發達的北京,在科學論文發表量上一騎絕塵,而民營企業眾多的大灣區,則在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上遙遙領先。

根據WIPO報告,“深圳-香港-廣州”集群PCT專利申請量超過11萬件,相當於北京、上海-蘇州、南京、武漢、杭州等集群的總和。

這背後,龍頭科技企業是最大貢獻者。

2023年,共有14家中國企業入圍全球PCT專利申請量50強,其中來自廣東的企業占了半壁江山,華為、騰訊、中興、OPPO、vivo、榮耀等民企榜上有名。

這些企業,來自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智能製造等領域,這也正是大灣區與其他世界級灣區同場競技的關鍵。

事實上,這些優勢產業的創新力之強,既得到世界組織的權威認證,也為公眾所高度認可。

根據人大調查報告,公眾對於5G通信、消費互聯網、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四個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表現出較高認可度和滿意度。

廣東,正是這些產業的集大成者。廣東既是電子信息製造第一大省,也是數字經濟第一大省,在5G通信、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新賽道領跑於全國。

如今的廣東,互聯網軟件業連續多年領跑全國,智能手機、消費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工業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因此,科教資源存在一定短板的大灣區,正是憑借大量科技企業的存在,顯著改變了區域創新地理格局。

02

“國家級科技競賽”,廣東何以躍居第二?

日前,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頒發,這是繼2020年度之後,時隔三年,我國再次頒發國家最高科技獎項。

根據名單,由北京地區單位主持完成的成果有58項,再次蟬聯全國第一;而由廣東牽頭或參與合作完成的獲獎成果共有53項,比2020年增加47%,總量從前五躍居全國第二。

要知道,過去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頒發一次,而此次間隔了三年之久,且獎項有所瘦身,競爭更趨激烈,獲獎難度陡增,獎項的含金量有增無減。

同時,國家科學技術獎側重於基礎研究,要求服務“國之大者”,而這些領域通常都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大型央企的“主場”。

不過,近年來,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逐步崛起,加上全球科技競爭日益加劇,企業被推到了科技競爭的前沿,一眾科技企業在國家級科技競賽中嶄露頭角。

打開10多年前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幾乎清一色都是科研機構和高校的身影。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置身其間,華為、比亞迪、騰訊、中興、大疆都曾名列其中。

據媒體統計,今年發布的2023年國家科學技術獎,250多個獎項中,企業參與的多達100多個,而5年前隻有60多個。

廣東,正是科技企業引領創新突破的最大受益者。

廣東主持和參與的53個獲獎項目中,企業參與的多達34個。而深圳26個獲獎項目中,企業牽頭和參與的共有22項,幾乎都是民營企業,且集中於新興產業。

在公眾的科技認知中,科研院所、高校著眼於基礎研究,國有企業側重於“大國重器”,而民營企業更擅長技術創新,但這一傳統分工模式正在被打破。

從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變化趨勢就能看出,民營企業不再隻是簡單的參與者,而向項目的牽頭人的身份轉換。

這與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政策導向相一致。

根據重要會議改革決定,“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製,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事實上,在5G、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消費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諸多新興領域,民營企業都在擔當起創新主力的角色,向上連通政學研,向下打通市場需求,成為“從0到1”科學探索和“從1到100”產業實踐的連接器。

不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在本國基礎研究支出中的貢獻度多在?30%?以上,而研究顯示,中國企業的科技活動支出中基礎研究支出占比不到1%。

讓民營企業挑起重大技術攻關的大梁,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3

科技創新第一大省,廣東憑什麽後來居上?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位居前五,而廣東已連續7年蟬聯榜首。

在各領域排行中,廣東的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和知識獲取3個指標排名全國第一,知識創造和創新環境指標排名全國第二。

當前,廣東已成為全國科技創新第一大省,研發經費支出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第一,研發強度排在各大省份(除直轄市)首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然而,20多年前,廣東隻是以“世界工廠”著稱,以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製造業為主導,科技含金量有限,研發支出長期跑輸北京、江蘇。

究其原因,北京、江蘇都是科教大省,坐擁眾多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廣東有著更好的科技底蘊和研發優勢。

不過,近年來,隨著廣東開啟“騰籠換鳥”乃至“鳥槍換炮”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完成從“廣東加工”向“廣東製造”再到“廣東創造”的跨越,一眾科技企業崛起,成為最大的創新主體,徹底扭轉了區域創新格局。

直到2011年,廣東研發支出首次超過北京,而2016年趕超江蘇,從此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並不斷擴大領先優勢。

這背後,來自企業的研發支出是最大貢獻力量。

2012年-2022年,廣東各類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從1091億元大增到3842億元,增幅高達252%,占整體研發支出的比重上升到87%,而北京不到一半。

廣東企業研發支出一項,就超過了江蘇全省各類研發支出的總和,接近包括四川、陝西、重慶、雲南在內的西部12個省份所有研發支出的總和。

作為廣東科技研發的重鎮,深圳94%左右的研發支出來自於企業,這就與北京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發支出占據半壁江山。

深圳有很多標簽,但“創新之城”無疑有著更高的識別度,而深圳眾多龍頭企業的創新實力,在全國也有著相當高的識別度。

根據人大報告,在公眾對30家典型企業創新成果的評價中,華為、大疆、比亞迪、騰訊評分最高,四大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且均來自廣東。

當然,任何評價都存在主觀因素,但深圳四大科技龍頭能躋身最前列,背後有著堅實的數據支撐。

根據《2023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中國共有679家企業上榜,其中民營企業478家,占比從10年前的31%上升到75%,集中於信息與通訊、健康產業和其他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研發投入排名最高的20家企業,中國僅有華為、騰訊2家企業入圍,均來自廣東

實際上,這兩家企業的研發投入一年加起來就在2000億以上,占到我國社會總研發投入的5%以上。

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今,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6000億元,騰訊累計超過3000億元,分別是我國製造業、互聯網行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對於廣東科技創新的貢獻可想而知。

以華為、騰訊為雙龍頭,再加上大疆、比亞迪、中興通訊、美的、TCL華星光電、立訊精密等科技企業,形成強大的科技創新天團,並帶動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協同創新,是廣東科技創新最為獨特之處。

企業強則產業強,企業創新強則科技產業強,借助企業創新,廣東走出一條非常尋常的科技突圍之路。

04

廣東的第一大省,是怎樣煉成的?

從重點企業的變遷,可以一窺廣東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東以出口加工業為主導,借助“前店後廠”模式,從農業大省變身工業大省,彼時的重點企業,除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外,港澳台資和外資企業占了相當大比重。

新世紀以來,廣東開啟“騰籠換鳥”之路,在全國率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抓住了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醫藥等產業的崛起機遇,一眾本土民營企業成長壯大。

2010年廣東1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千億級企業7家,中國平安、華為、美的等民企在列。

近年來,全球產業轉移和國內產業梯度轉移進一步加速,國際博弈、經貿衝突和科技競爭日益白熱化,廣東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培育出眾多中國500強乃至世界500強企業。

在2023年廣東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一半以上,千億級企業增至39家,而20強企業中湧現出華為、騰訊、比亞迪、美的、順豐、立訊精密等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廣東共有17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其中包括9家民營企業,為上榜民企最多的省份。

這一變化背後,並非國有企業或外資企業減少導致的此消彼長,而是新的增長極的拔節生長。

在國有資本不斷壯大、引進外資保持持續增長的同時,本土民營企業作為一股新生力量脫穎而出,以更快的增長速度,成為廣東經濟的重要一極。

數據顯示,廣東民營經濟為全省帶來了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業,而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從2010年的20%左右,大幅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64%。

正是以民營經濟為特色的產業結構,讓廣東在這幾年麵對各種超預期衝擊下,都能保持較強的經濟韌性,千億級萬億級產業不斷湧現,而出口增速也大幅領跑於全國。

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科技企業在廣東的湧現,與“敢為人先”的改革探索、鼓勵財富創造的社會氛圍、支持創新的政策環境不無關係。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廣東曆來是市場競爭最為激烈之地,也是各類風險資本匯聚之處。

正是開放、包容、審慎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助力無數風險資本轉化為“耐心資本”,成為企業創新的最大助力之一。

嗬護民營經濟,鼓勵企業創新,培育“耐心資本”,這是廣東曾經的優勢,也是逐鹿未來的底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