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吧,隻要體製內的飯碗是鐵的,它永遠都是香的。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十年過渡期即將結束,體製內外養老金正式完成,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這意味著體製內人員和體製外的職工一樣,自己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單位繳納一部分,到退休後,也是按照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錢來發放待遇。
優厚的退休待遇,一直是體製內的優勢之一。如今和企業職工執行一樣的養老保險製度,那還有什麽優勢嗎?今天就來講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體製內過渡期內和過渡期結束後退休,待遇會不會有差別。另一個是並軌完成,體製內外的退休待遇真的沒差別嗎?
實際上,養老金並軌是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的,體製內的人員如果在這一天開始參加工作,那就完全執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
但是為了平衡新老退休製度的差異,所以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什麽意思呢?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員,就按照原來的老辦法,而2024年10月1日開始退休的人員,就按照新辦法。中間這10年退休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相結合的辦法。
具體的算法也很簡單,就是按照新老辦法分別計算養老金,如果新辦法低於老辦法,就按老辦法執行。如果高於老辦法,那超出的部分就按一定的比例發放。2014年退休按照10%,到2024年退休就按照100%。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比例不是疊加的,不是說你第一年10%的比例,第二年就漲到20%。
其實,這套算法就是為了保證新老退休製度在計算方式和待遇水平上不會存在太大差異,這意味著不管是過渡期內退休,還是過渡期結束後退休,同等條件下,養老金待遇差距很小。所以,有些人擔心過渡期結束後退休待遇會下降,想提前辦理退休,這完全沒必要。
隻能說一句,體製內怎麽會虧待自己,根本就不用擔心。那從今年10月1日起,養老金並軌正式完成,體製內的退休待遇會下降嗎?萬元退休金時代會結束嗎?那是不可能的。
體製內養老金依舊有兩個優勢,一個是繳費額度高,時間更長。體製內都是百分百按照實際工資足額繳納,甚至可能還更多,有些單位不隻有一種養老保險。體製外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往往是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
最低工資標準,你想想有多低?按照2024年最新的標準,全國最高的上海,也才2690元。最低的吉林和新疆,第四檔隻有1540元。
再說繳納時長,這就體現出鐵飯碗的優勢,隻要你不主動辭職,或者是違法犯罪被開除,那你的工作就是穩固的,直到退休。一個男性22歲大學畢業,到60歲退休,足足可以交38年。
但是體製外的很多人還在盤算時間,爭取達到15年最低繳費年限。失業斷繳很可能發生,特別是到了四五十歲之後,工作就更難找了,繳納時長很難和體製內相比。
另一個是職業年金,體製內都有,但體製外基本都沒有。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體製內的養老金還是很有優勢的。
唯一不同的是體製內要自己掏錢交養老保險,要多付出一點而已,這本來就是應該的。至於說拿萬元退休金的情況,那肯定會繼續存在,而且還不少。
說實話,養老金能夠實現並軌,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原來他們可是一分錢不掏,每年卻從養老金的池子裏拿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