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恒創睿能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創睿能)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國芯創投、君聯資本和隱山資本等。
跟之前寫過的愛博綠一樣,恒創睿能也是專業處理“廢品”的企業,但它處理的“廢品”比較特殊。
(突發!深圳殺出超級獨角獸:收廢品年入40億,全國第一)
恒創睿能一家退役鋰電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核心業務是(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包括梯次利用、材料再生、新材料再造核心技術等。
恒創睿能創辦於2017年,總部位於深圳,創始人陳誌鵬曾在海外留學。他發現,隨著電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大,一方麵對鋰、鈷、鎳、錳等關鍵金屬原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麵對退役廢舊鋰電池的處理壓力越來越大。通過從廢舊電池中提取金屬原材料,不僅能通過循環利用方式減少資源浪費,解決電池未經科學處理造成環境汙染的問題,且相比開采礦石生產電池原材料的過程還可降低碳排放。而當時國內鋰電池回收以小作坊為主,也處於對技術的探索階段,還沒有誕生巨頭,他召集一幫海歸留學生,進入這個賽道。
2019年起,恒創睿能先後在廣東惠州、江門,江西贛州等多地開設工廠。惠州工廠主要對“退役”電池梯次利用,開發梯次電池產品應用於大型儲能、通信基站、ETC備用電池等場景;江門工廠則對於不能梯次利用的電池分解處理,提取電池中有價值的金屬原材料,向上遊企業供應。陳誌鵬透露,目前的技術下,材料回收率可達98%以上。
2020年,恒創睿能拿到了“梯次利用白名單”“再生利用白名單”資質,成為鋰電回收行業全牌照持牌企業。
陳誌鵬透露,2020年恒創睿能營收4.5億元,2021年達到10億元。另據恒創睿能企業公眾號透露,截至2023年底,恒創睿能累計回收廢舊動力鋰電池約15萬噸,總減碳量超4.5萬噸,2023年年產值超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陳誌鵬還曾向頂科基金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捐贈3000萬元,專項用於頂科協啟動創辦係列科學期刊。
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18-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規模複合增長率達到36.8%,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50億元。《中國能源報》報道,動力電池集中報廢期預計在2025年左右出現,專業人士透露“目前政策方麵一直在推動換電模式的發展,如果換電站得到普及,退役‘爆發期’可能會來得更猛。”
因此,動力電池回收風口也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目前已有超過15萬家企業,小作坊時代逐漸過去,“正規軍”批量湧現。既有恒創睿能、天能新材料 西恩科技這樣的垂直創業公司,也有寧德時代、華友鈷業、中偉股份這樣的鋰電產業鏈廠商,也有格林美、天奇自動化、光華科技這樣具有豐富廢舊處理經驗大型專業廠商。
雖然中國動力電池退役規模即將進入高速增長期,但行業也在經曆陣痛。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價格下跌、需求減弱趨勢越來越強,行業麵臨大麵積虧損”、“盈利空間進一步收窄,多家企業反饋盈利困難”,而且行業也在醞釀變革,比如越來越多電池生產商和車企開始涉足動力電池回收業務,自行建立廢舊電池處理廠,或將產生的廢舊電池外包給固定的回收處理商。
對於恒創睿能來說,在愈發擁擠的賽道,技術、市場眼光、供應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