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多家媒體介紹的今年7月份的跨境貨幣交易數據文章,南生發現它們都忽視了其中的亮點,把SWIFT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遺忘”了,著墨最多的反而是“我們早已爛熟於胸的國際支付比例”。
上圖就是今年7月份的國際支付比例
我們可以看到:美元占比高達47.81%,繼續領跑全球;歐元雖依舊排在第二的位置,但占比卻下滑至22.47%。要知道數年前的歐元與美元的國際比例可都是非常接近40%的,歐元甚至一度超過美元。
那是發生在2020年10月份的事情,當時的美元國際支付比例降至37.64%,而歐元占比卻擴張至37.82%,第一名。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的1多年時間內,歐元占比基本都是在35%至40區間內波動。
與美元共同形成了並行領跑狀態,但可惜的是: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與美國攜手製裁俄羅斯。而當時的俄羅斯,跨境交易主導貨幣是歐元。當俄歐交惡後,歐元被普京定義為“有毒貨幣”。
當俄羅斯開始拋棄歐元後,歐元的國際支付比例迅速下滑——這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並非是全部原因。畢竟俄羅斯一國的跨境交易量不能讓歐元占比由曾經的接近40%,暴跌至如今的22.47%。
另外一個核心原因是:各國曾經追捧歐元,本意是希望“當遭受美國的金融製裁”時歐元可以成為替代品。但在歐盟對待俄羅斯、伊朗等國一事上,讓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歐元,原來是美元的“影子貨幣”。
美歐的金融政策高度一致,讓眾多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央行等深刻的感受到:持有美元帶來的風險,在持有歐元身上一個都不會少。
那還持有歐元幹什麽呢?要麽拋棄歐元,要麽增持美元——危險性反正都是一樣嘛,而持有美元及其資產反而能獲得美元升值帶來的“匯率波動的額外收益”。於是美元占比大漲,歐元急速衰落。
接下來的核心亮點了
在國際支付領域,英鎊7月份占比7%,繼續排在第三的位置;我國人民幣占比4.74%,再一次位居全球第四名。之後是日元、加元、澳元、港幣、新加坡元——就是本文開頭圖片中的SGD,排第九名。
但SWIFT同時還給出了南生認為更加重要的指標,單獨考察全球跨境貿易領域的貨幣排名,這裏麵:美元占比高達83.22%,人民幣占比6%(如上圖),歐元占比5.83%、日元占比1.46%。前十名沒有英鎊、港幣和新加坡元。
國際支付,不僅包括了跨境貿易,還有初次和二次收入的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等。在全球跨境貿易層麵,人民幣排第二,這是值得炫耀的事情,這體現了中國經濟的特點。
在國際支付領域,英鎊排第三,港元和新加坡元都進入前十。但在跨境貿易領域,這三大貨幣都沒有進入前十,也反映了他們的經濟和產業特征。
倫敦是和紐約並列的世界級金融中心,支持英鎊國際地位的是“資本市場”。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要麽是我國香港,要麽就是新加坡。當其中的一個排第三的時候,另一個往往就是第四。
這說明了什麽呢?
除了美元一家獨大外,人民幣、歐元、英鎊、港幣、新加坡元都存在著短腿現象。人民幣的優勢是跨境貿易,在資本領域較弱。而後麵四個貨幣的優勢是資本領域,不足的是跨境貿易。
看到了優勢和不足,就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人民幣為例,在繼續強化全球貿易中的份額時——重點是和石油、天然氣、煤炭、糧食、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出口國談判,推動人民幣的定價和交易地位。
這個難度比較大,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糧食出口國,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一大鐵礦石出口國。但巴西這個全球排名第二的鐵礦石出口國,中東地區的石油出口大國,俄羅斯這個能源和糧食出口大國,卻是可以爭取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隻要美國對外的霸權政策不改變,隻要美國糾結它的所謂盟友共同遏製中國崛起的“餐桌論”不改變,我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戰略領域的政策就不能改變——共同對抗霸權。求同存異,擱置爭議,保持戰略協同性。
然後是全球資本跨境流通的不足,需要我國在自己的跨境交易中“大規模推動人民幣的流出”。網友們,在岸人民幣是不能自由兌換,雖然已在我國多個地區試點。但試點就是試點,並未全麵化。
但在國際社會流動的“離岸人民幣”卻是可以自由兌換的。離岸人民幣不受我國央行監管,受各國、地區的貨幣當局或央行監管,隻要他們不阻礙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和流動,就能自由兌換。
但指望別人的好心,是不可以的,我們不能被動等待!需要我國主動出手和相關國家、地區共同建設離岸人民幣的金融基礎設施——需要我國積極推動,成為主要角色。若對方想擔任主角,我國也可做個配角。
這個離岸人民幣的金融基礎設施包括且不限於貿易結算、融資貸款、現金管理、金融市場、清算結算、債券及證券投資、資產管理、個人財富管理等全業務品種,探索跨境人民幣全流程閉環使用的新模式。
美元在全球橫衝直撞背景下,中國資本項目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較難也不宜實現完全自由兌換——需吸收那些過早開放,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中經濟體的教訓。中國需要探索新的路徑來實現更加安全、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
可以在短時期內為境外主體構建一個非管道式開放平台,並輔之以開放的、完善且較為配套的金融基礎設施,滿足和激發國際社會“希望擺脫美元、歐元、英鎊”的風險,而願意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避險需求。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