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福建福清市曹氏家族較為知名的是曹德淦、曹德旺兄弟倆,大哥曹德淦從政後官至副省長,排行第二的曹德旺經商創立全球聞名的福耀玻璃。
如今,曹德淦、曹德旺的胞妹曹芳隨著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力新能”)申請港股IPO也走到了台前。這位退休後創業十年的曹家老三如何進入新能源產業?“玻璃大王”曹德旺又在胞妹創業過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正力新能又經營得怎麽樣?
來源:公司官網
估值達到182億元
說起“玻璃大王”曹德旺,總是會提到其白手起家創立中國最大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玻璃那充滿傳奇的奮鬥史,也少不了提到其祖上的富有和哥哥從政的背景,但曹德旺其他四個弟妹就相對低調。
其中,三妹曹芳在1997年,也就是39歲時進入創立已有十年的福耀玻璃擔任董事,此時,福耀玻璃已上市四年。
2011年2月,53歲的曹芳被曹德旺委以副總經理的重任,主管商務工作,直至2014年4月因“個人年齡原因”退休,曹芳在福耀玻璃工作共17年。
2013年3月,也就是在職期間,曹芳和同是福耀玻璃老將的陳繼程曾共同成立新中源創投,並在同年11月,與豐田合資創立了新中源豐田,為豐田的混動、插混車型提供電池係統。曹芳為新中源豐田董事長。
也正是因為上述經曆,雖然沒有參與福耀玻璃艱難的初創時期,但曹芳仍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退休後曹芳並沒有賦閑在家,反而和陳繼程在2016年8月共同創辦了正力投資。
資料顯示,陳繼程自2003年10月加入福耀玻璃,並先後在福耀玻璃集團擔任多個職位,包括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擔任福耀玻璃執行董事及於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擔任福耀玻璃副總經理。
事實上,哥哥曹旺德的福耀玻璃主要是為汽車提供玻璃,曹旺德長子曹暉“出走”創業選擇的也是汽車後服務市場領域,為品牌製造商提供零部件,均是圍繞著汽車產業做文章。而曹芳也是如此,其創立的正力投資是從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的投資。
2016年12月,正力投資與蔚來汽車旗下的蔚然南京合資創辦了蘇州正力新能源,雙方分別持股65%、35%。
2019年2月11日,正力投資以代價1.6億元認購動力電池廠商江蘇塔菲爾6.78%的注冊資本,對江蘇塔菲爾進行少數股權投資,並在於2020年5月進一步取得江蘇塔菲爾的控股股權,通過以總代價10.8億元認購江蘇塔菲爾的新增注冊資本及轉讓江蘇塔菲爾現任股東持有的注冊資本,將其股權增加至約43.47%,成為控股股東。
此後,經曆一係列重組,曹芳以正力新能作為上市主體,將蘇州正力新能源及江蘇塔菲爾的若幹部分業務納入,成為如今的擬上市公司。
在此期間,2019年,正力新能完成24億元的A輪融資,海鬆資本、南京江寧、中金上汽、新興產業基金、東南新能等機構參投,投後估值144億元。
而上文提到的蔚然南京因將蘇州正力新能源的股份賣給正力投資而“退出”了正力新能。
到了2024年7月,正力新能又完成由新中源創投、東南投控及蘇創能源投資等10億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82億元。
招股書顯示,目前,因為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和投票代理協議,公司董事長曹芳和總經理陳繼程二人合計控製正力新能64.6%股份,共同控製正力新能,其中包括曹芳和陳繼程兩位管理層股東持有的48.56%的股份,以及財務投資者合共持有的約16.04%的股份。
其中,財務投資者包括無錫正海、福建耀華、五礦元鼎、北京佳得、聚信西海、橫琴新動能、聯和嘉盈、興證投資管理、安徽海創、盛屯礦業、馬少棟及中泰融灝。
IPO日報粗略計算,通過正力投資、新中源創投、南京淼德、南京泫德,曹芳大約間接持有正力新能23.77%的股份,以最近一次投後估值182億元來計算,估值約43.26億元。
此外,作為財務投資者,福建耀華(全稱“福建省耀華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持有正力新能2.67%的股份,而福建耀華成立於1992年5月,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建設工程施工、物業管理、住房租賃及非居住房地產租賃,由曹德旺全資持股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3.56%的權益。也就是說,曹德旺間接參與了妹妹曹芳創立的正力新能的投資,以最近一次投後估值182億元來計算,估值或達3.57億元。
淨虧損27億元
那麽,最新投後估值達到182億元的正力新能是家什麽樣的企業?
招股書顯示,正力新能是一家動力及儲能電池製造商,以技術驅動開發多技術路徑電池產品組合。公司提供電芯、模塊、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係統的一體化方案,致力於拓展電化學產品在陸海空互聯全場景(LISA)下的大規模應用。
得益於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增大,正力新能的銷量迅速上漲,2021年-2023年,公司動力電池的銷量分別為2106.7MWh、3634.4MWh、5906.7MWh,翻了兩倍多。
不過,正力新能整體市場份額並不高,市場排名第十。
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統計,2024年1月6月,正力新能的整體市場份額為1.61%,較市場頭部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有較大差距。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3年,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10名。按2023年的裝機量同比增速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前十的企業中排名第2名。
2021年-2023年,正力新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99億元、32.9億元、41.6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6.6%;淨虧損分別為4.02億元、17.2億元、5.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27.12億元。
2024年一季度,正力新能實現收入7.3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24.3%,淨虧損為0.7億元。
綜合來看,正力新能尚未盈利,仍在虧損狀態。正力新能表示,淨虧損的原因有主要是因為客戶X取消采購訂單的一次性影響,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麵的大量支出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等。
正力新能目前客戶包括大型央國企、造車新勢力及跨國整車企業,包括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等。同時,公司還與中國三峽、中國電建、東方電氣等大型儲能企業合作,目前與海內外eVTOL頭部企業展開了研發和航空認證工作。
其中,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正力新能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89.1%、90.4%、77.8%及86.6%,存在明顯的大客戶依賴。其中,第一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55.2%、29.3%、28.3%及47%。
比如,2021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戶X貢獻收入8.28億元,營收占比為55.2%,但在2022年,客戶X因其業務運營發生重大不利變動,由此導致電池采購計劃變更,取消了用於BEV的三元電池產品采購訂單。這使得正力新能三元電池的銷量及銷售收入減少,從而對當年的銷售成本、毛利率和整體經營業績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虧損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