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意外降息,為什麽說是曆史性的一幕

來源: 吳曉波頻道 2024-07-26 02:11: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67 bytes)

“此次降息,是邁向價格型調控改革、建立現代央行體係的關鍵一步。”

文 / 巴九靈

台風“格美”登陸了,在即將到來的暴風閃電中,央行也超預期地降息了。

先是3天前的7月22日宣布LPR降息10個基點,1年期和5年期的LPR分別降到3.35%和3.85%,接著將7天逆回購操利率從1.8%調整為1.7%。而在昨天7月25日,央行又將中期借貸便利(MLF)下調20個基點。

與此同時,五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集體降低存款利率。這是2024年年內首次降息,也是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建立以來的第五次。調整後的利率中,五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下調20個基點,從之前的2%降至1.8%,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下調了10個基點,為1.35%。

存款利率首次跌破“2%”,是銀行必然之舉。

因為整個2023年,21家A股銀行存款新增超17萬億元,工行、農行和建行的存款規模增速均超過10%。2024年上半年,新增存款超過9萬億元。

然而,上半年住戶貸款隻增加了1.46萬億元,同比幾乎砍了一半。存款猛增,貸款猛降,銀行自然受不了,如今淨息差已經降到1.5%,低於1.8%的警戒線。隻有不斷降息,銀行才能化解危機。

但是普通老百姓恐怕不樂意了,在就業和收入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大家傾向低風險資產,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已經從2017年的“六四開”變為如今的“七三開”。而近一年多來,老百姓為了那點“卑微”的利息(保命錢)想盡千方百計。

有人開啟了“特種兵”模式,他們盯上了國有大銀行和地方小銀行的利差,從一個城市跑到另一個城市,騰挪存款,甚至穿梭於高息的村鎮銀行;有人積極地“走出去”,將錢投到了港股,或通過購買QDII基金等方式,在歐美、印度、東南亞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沒有門路“走出去”的,就配置長期國債,導致國債收益率大跌,或者購買鎖定利率的理財型保險。

還有一種“變相”理財——提前還房貸。這就是為什麽今年居民存款增量同比去年少2萬億元。

如今,存款利率曆史性地滑入“1字頭”時代,根據“國有大行帶頭調整、股份製銀行快速跟進、中小銀行陸續跟進”的規律,以及繼續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的邏輯,未來利率將可能繼續下調——那時,理財特種兵們將集體“破防”。

降息,說到底還是在於提振信心,抬高資產價格。事實上,房子和股市,隻要有一個開始向好,普通人的預期和信心也就起來了。但是,明明降息能釋放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是一個好預期,但這兩天的A股有點“不太爭氣”,昨天滬指又失守2900點……

這是降息的微觀層麵。

不過從宏觀層麵來說,這兩天的降息卻有一定的曆史性意義。

我們知道,中國的利率傳導路徑為“央行—政策利率—市場基準利率—市場利率”,以前的政策利率是MLF,通過影響貨幣端的LPR和債券端的10年期國債利率來影響存款利率,而如今變成了7天逆回購利率(OMO),印證了此前央行行長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的發言。

7天逆回購利率,指的是央行從銀行手中買進有價證券,把錢給到銀行,成為銀行的資金成本,相當於央行短期向市場投放貨幣。等7天一到,銀行把錢和這7天的利息一起給回央行,這個利息就是7天逆回購利率。

OMO不僅體現了短期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情況,也直接反映央行調控的意圖,而且是每日更新,意味著每天都能傳遞降息或升息的信號。而7月22日的那次降息,公告中說將OMO從原來的招標改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提前宣布利率變化。

因此國內外經濟學家將LPR和存款利率下調視為新利率框架的“首秀”。

智本社社長薛清和認為,“上周央行先下調了七天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緊接著LPR下調10個基點,標誌著中國貨幣政策中樞從MLF轉向七天逆回購利率,LPR與MLF脫鉤,開始錨定短期利率,向價格型調控改革、建立現代央行體係的關鍵一步。”

而從全球競爭的層麵來說,降息更具有重要意義。

自疫情以來,中國一直在降息通道中,而美國處於加息周期,由此形成利率倒掛。一個本應該高收益的新興國家長期低利率,資金自然會外流。不過今年以來,隨著美國通脹超預期回落,美聯儲正考慮進行降息,隻是遲遲沒下定決心。

但還是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特朗普從刺客槍口活命,大大增加了當選總統的概率,到那時美聯儲降息基本上板上釘釘。特朗普出身產業資本,傾向自由競爭和降息刺激經濟,通過貨幣寬鬆能讓美元貶值,促使產業回流。他曾公開警告,如果美聯儲在大選前不降息,上台後將不會解雇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美聯儲降息意味著中美利率倒掛縮小,中國將有更大的貨幣政策空間。

什麽意思呢?就是主動權將在中國,我們可以選擇繼續降息,從而進入流動寬鬆周期。極低的利率,對實體、股市、債市都將是利好。因為美國降息,人民幣會相對升值,而中國跟著降,人民幣甚至還會貶值。

在財經評論員劉曉博看來,貶值並不是一件壞事,有利於增強中國商品競爭力,也降低了外國友人的旅遊成本,特別是傾向把資金移到海外的高淨值群體,資金恐怕要“打折”。

所以在低利率的背景下,資金恐怕會投入到“新質生產力”中去。

先簡單地交代完背景。而後續的問題是:未來到底會不會繼續降息,降息對宏觀經濟和投資的影響又是什麽,以及現階段普通人到底還有哪些投資策略,這些專業的問題,我們交由經濟學家解答。

大頭有話說

??首先,本次降息並不意外。

一是二季度名義GDP跌破4%,且連續五個季度名義GDP低於實際GDP,反映出需求不足和通脹較低,如果名義GDP增速持續下降,容易推高債務風險。

二是金融指標,6月份M2同比增速繼續下降,M1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反映出市場流動性和資金活躍度均下降。

三是通脹指數,PPI和CPI延續較為低迷的態勢,提振通脹任務加重。

四是房地產投資、融資和銷售降幅均有所收窄但距離止跌企穩還有距離。

五是大會後,需要通過降息來釋放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

??其次,從央行貨幣政策改革角度來看,本次降息具有曆史性意義和標誌性意義。

上周,央行先下調七天逆回購利率10個BP,緊接著LPR下調10個BP,這標誌著中國貨幣政策中樞從MLF轉向七天逆回購利率,LPR與MLF脫鉤,開始錨定短期利率,這是向價格型調控改革、建立現代央行體係的關鍵一步。

??第三,為什麽7月25日MLF利率下降20BP,而且是不按慣例出牌,在15日後開增加一次MLF操作窗口?

原因是:今年以來,國債利率持續下降,壓低了市場中長期利率,加上本周七天逆回購利率推動LPR下降,進一步推動市場中長期利率下降,作為央行中長期的政策性利率MLF需要跟隨自然利率和新的短期政策性利率而下降。這說明七天逆回購利率正在成為新的政策性利率,而MLF隻是跟隨性操作。所以,這次MLF下降幅度較大,而且是增加操作。

??第四,盡管七天逆回購利率、LPR均下降10BP,MLF下調20BP,降幅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但這不能理解為過度寬鬆,隻能算溫和寬鬆。

原因是:當前的經濟名義增速下降,需求不足,通脹較低;由於通脹持續較低,實際利率持續上升,而且維持較高曆史性水平,這容易抑製投資和消費,增加償債負擔和融資成本。基於當前的名義增速和通脹形勢,建議進一步較大幅度降息。

??第五,央行降息直接推動六大行和商業銀行降低存款利率。

原因是:近些年,隨著央行穩步降息,推動貸款利率下降,商業銀行淨息差持續萎縮,今年上半年六大行下降到1.5—1.6%的水平,這已低於合意淨息差1.8%的水平。本周,央行再度降息,商業銀行選擇同步下調存款利率,以降低付息成本和負債端的壓力,保淨息差和利潤。

本次“降息”寬鬆比預期來的更快。

雖然二季度央行有點“收緊”的意思,但降息寬鬆是遲早的事。核心邏輯在於我們現在仍處在經濟弱複蘇的周期當中,國內的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即便降息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壓力,但當前還是要以國內的經濟目標為核心,寬鬆的必要性有增無減。

但從時點上而言,比我們想象得要早一點。

因為原本央行正在通過賣債等一係列措施釋放“警示性收緊”的信號。主要目標是防止之前貨幣空轉的金融風險。因為之前的貨幣寬鬆力度較大,以至於有大量的資金沉積在金融體係內,比如大量銀行的資金湧入債市,尤其是這個長債市場,長端利率被空前壓低,央行多次提示風險但機構還是買買買,所以央行也是想通過收緊倒逼金融機構控風險。

所以我們看到本月的15日央行的MLF其實沒有降息。而一般而言,15日MLF不降息的話,後麵LPR也不會降息,但意外的是,這次先降了LPR,然後臨時又增加了一次MLF,同步下調利率,形式上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寬鬆”舉措。

之前我們判斷目前的經濟基礎不支持收緊,一旦收緊經濟必然會再次回落,所以這種警示性收緊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應該在三季度的後期就能看到寬鬆的回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切換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快,7月份就開始釋放一個相對寬鬆的信號了。

當然,政策效果不會馬上體現出來,短期之內還是會經曆一個漸進式的滲透過程。

實際上,我們的貨幣寬鬆其實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隻是政策到實體經濟之間,有一個傳導鏈條,即通過更低的利率、更低的負債成本來刺激大家加杠杆,去支撐經濟需求的複蘇,但過去一兩年這個反應鏈條非常不順暢,尤其在居民部門。

由於當前買房的需求係統性下降,居民部門加杠杆的意願非常弱,而房地產市場和居民杠杆的這種走弱並不隻是單純的周期性現象,而是疊加了人口老齡化和供給過剩等中長期壓力。

貨幣寬鬆雖然有助於緩解房地產部門的短期下行壓力,但卻無力改變房地產的中長期基本麵。所以和以往相比,這種寬鬆的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

目前的政策及經濟基本麵的變化對投資有一定影響。

??第一,長期來看,還是要降低收益的預期,因為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實體資產還是金融市場,投資的預期收益率都會下台階。

??第二,債券牛市短期來看還沒結束,主要受益於貨幣寬鬆和有效需求不足,但中期來看,性價比明顯下降,如果經濟逐步走強的話,債市的風險會逐步體現出來,相對而言,股市的性價比會隨之提升,但這種切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主要問題在於,經濟複蘇力度偏弱、通縮沒有結束,A股基本麵的企業盈利周期還看不到上行動力。所以盡管A股的估值已經很便宜,但目前仍處於磨底的階段,上行趨勢仍需等待基本麵的共振。

??第三,相對比較堅挺的,還是一些防禦性的資產,就是盈利比較穩定、出清壓力比較小的防禦性行業。但對於高成長性、高估值的進攻性行業,目前還沒有實現業績反轉,仍需要謹慎對待。

美國宏觀經濟數據疲軟讓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加,造成美元匯率回落。如果美國經濟數據穩步放緩,那麽美元可能會全麵走弱。但是人民幣的情況例外,因為中國經濟數據也弱於預期。

除此之外,如果特朗普獲勝,人民幣也麵臨著下行壓力,因其擬對中國商品收取高額關稅。根據瑞士銀行的預期在極端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有可能上探8.0。

至於現階段中國股市主要的製約因素,一是投資者缺乏信心,二是宏觀經濟數據的疲軟,例如第二季度GDP增長不及預期,六月房價和消費數據也不理想。

因此此次降息被認為是對弱於預期的第二季度GDP數據的回應,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中國人民銀行繼續支持性偏見。近期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越來越高,也可能為中國人民銀行現在降息提供一些回旋餘地。

投資角度,建議防禦型投資,例如黃金。在股市中尋求板塊的話,高息股票是避險區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