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發錢”是陷阱,還是“特效藥”?

來源: 中訪網財經 2024-07-17 00:07: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36 bytes)

來源|中訪網

作者|一杭工作室

7月11日,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在其個人公眾號中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建議:中國經濟急需發錢消費,建議按照家庭孩子的數量發放現金補貼。

建議一出,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不少網友拍手叫好,表示“終於有肯說‘人話’的專家了。”也有網友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一係列問題。那麽梁建章是基於什麽提出了這個建議,結合具體國情又是否可行呢?

“全民發錢”:一直被提及,一直未采用

事實上,除了梁建章之外,也有其他專家提出“全民發錢”的建議。今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毛振華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指出,建議分批發放總額達10萬億元的現金補貼(人均補貼額為7000元,約合1000美元),相應地減少10萬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

為什麽專家們會提出“全民發錢”的方案?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提振消費。

2024年上半年,我國多項消費數據和居民收入增長數據顯示出放緩趨勢,消費方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半年同比增長3.7%,相比市場預期有所轉弱。中國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於建勳表示,“整體來看,我國消費市場恢複基礎仍需鞏固,居民消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消費熱,經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部門出台了一係列刺激消費和提振經濟的政策,就比如大家都在按時搶的“消費券”,但不少政策並未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梁建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全民發錢”這個早就被討論過的方案再次成為了公眾熱議的焦點。

誰在反對“全民發錢”?

此前,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就曾對“全民發錢”這一方案做出評論,“發錢這個事非常容易得到底層百姓歡呼,但無論從國外經驗還是中國經濟發展來看,直接發錢都是弊大於利的。美國和日本都用自身教訓證明了這並不是個好辦法,越艱難的時候越不能去尋找‘特效藥’。”

其中,鄧海清提到了美國和日本的教訓。我們拿美國舉例,疫情期間美國的三輪“全民發錢”政策確實造成了一些負麵影響,讓不少專家心有餘悸。

其一是通貨膨脹,每個人都拿到錢了,居民消費需求旺盛,生產恢複偏慢,導致通脹大幅上升;其二是發錢拉動消費的總體效果遠沒有專家口中那麽顯著,據外媒報道,8000億美元的現金補助,隻有35%起到了提振實體經濟的作用。其三是美國政府債務快速上升,到了2023年,美國的預算赤字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達到美國曆史之最。

其實,第三點才是最決定性的一點,全民發錢最大的問題是成本高昂,會加劇政府債務壓力。而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912億元,同比下降2.8%,完成全年預算進度43%,而往年平均進度在45%。

雖然專家們對於“全民發錢”反對頗多,但是網友們卻對這一政策十分讚同,並針對一些質疑聲提出反駁。反對意見中,最常見的也是容易反駁的理論,就是胡錫進的“人人發錢等於人人不發錢”。

從貧富分化的角度:假設現在有100塊錢,一個人有90元,一個人有10元,比例為90%對10%,如果每人發10元,比例就變成了83%對17%,貧富分化的程度降低了。從通脹的角度:富人的財富增加了11%,窮人的財富增加了100%,而錢多了20%近似於20%的通脹,即使考慮到富人的資產升值,從上升比例上,也是窮人更占優。也就是說,人人發錢的方案是有利於窮人的。

那“全民發錢”的可能性大嗎?除了上述的財政數據之外,我們可以來看看官方發文:“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適當支出規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由此來看,在資金並不充足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實施“全民發錢”的可能性比較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