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省異地辦學,迎來轉折點。
01
這些新大學,建不成了。
日前,總投資約31.5億元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國際校區,因政策原因未能落地,這個肇始於2019年的異地校區合作項目,最終按下終止鍵。
同樣在青島,今年年初,有關部門在回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建設情況”時表示,擬解除相關協議,這一985高校的跨省異地校區也宣告終止。
即使在以“拚命建大學”著稱的深圳,也有多所異地辦學或合作辦學項目被叫停,包括武漢大學深圳分校、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學院、華南理工·羅格斯創新學院等。
如果說分校的建設門檻更高、覆蓋範圍更廣、投資更為巨大,那麽影響麵相對較小的“研究生院”能否成為例外?
答案也是否定的。
此前,西南交通大學清理了青島、唐山、深圳三地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撤銷4個異地研究院。
最近,西安交大蘇州研究生院改名“西安交通大學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蘇州)”,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改名為“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智慧港”,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更名為“佛山研究生創新學院”,紛紛失去院校之名。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國已有數十個跨省異地辦學項目被叫停或不批複,高校跨省擴張之路戛然而止,而一些地方借助“名校辦分校”的速成之路也宣告終結。
究其原因,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出台禁令,要求“從嚴控製高校異地辦學。不鼓勵、不支持高校跨省開展異地辦學。”
同年,教育部門進一步發文明確,“一律停止新設異地研究生院、研究生學院及其他類似機構。”
跨省異地辦學之路,自此戛然而止。
02
跨省異地辦學,為何被全力叫停?
跨省異地辦學,已有20多年的曆史,大名鼎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就是早期落地的產物。
這一模式的起因,在於我國高校布局,是行政分配的產物,而非市場選擇的結果,高校集中布局在以省會為代表的傳統大區中心,中西部和東北不在少數。(參閱《千萬不要選錯城市》)
近年來,隨著東部一眾經濟強市崛起,整體實力遠超中西部省會,但由於高校匱乏而麵臨“大學貧困市”的尷尬。
東部很多地市經濟強而教育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教育強而經濟弱,從而有了互補的基礎。
前者有充沛的財力,後者有一流的師資和聲譽,東西協作,跨省辦學由此蔚然成風。
據不完全統計,“雙一流”建設高校異地辦學中,西部流向東部20個、東北流向東部13個、中部流向東部15個。
而跨省異地校區,集中在深圳、蘇州、青島、佛山、無錫等地市,都是“經濟強市+大學貧困市”的組合。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東部經濟強市,最終成了高校收割機,而一些中西部的部屬高校,也借此大幅擴張,擴大自身影響力。
跨省異地分校的紛至遝來,迅速改變了東部經濟強市的教育格局,也讓偏居一隅的中西部985高校從中受益。
憑借經濟強市的加成效應,一些985高校東部分校的錄取分,甚至遠遠超過本部,哈工大深圳校區就是如此。
然而,跨省異地辦學,將會虹吸走大量來自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和生源,攤薄中西部地市的既有資源,不利於長遠發展。
城市與高校相互成就。一流高校,為城市帶來龐大的高學曆人才、創新載體,帶動知識經濟、創新經濟的溢出,而跨省異地辦學卻將資源導入了發達地區。
此外,在教育部門看來,跨省異地辦學,將會稀釋高校原有優質教育資源品牌,學校攤大餅式發展導致治理水平下降,異地校區難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學科研資源和校園文化資源,辦學積澱積累薄弱等等。
因此,跨省異地辦學被叫停,除了早期已經落地的部分高校之外,新的項目要麽不被批複,要麽改名為研究院,要麽最終叫停了之。
03
跨省異地辦學被叫停,但仍有一批新校區誕生。
前不久,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全麵完工,而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東南大學無錫校區正式啟用,四川大學眉山校區加速建設。
不僅如此,僅在廣東,就有華南師範大學汕尾校區、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等眾多跨市辦學項目,在大力推進。
這些異地辦學項目,何以成了例外?
不難看出,這些異地辦學,要麽省內建分校,要麽是都市圈內建分校,雖在嚴控之列,但並非全麵禁止。
根據教育部文件,“確需設立省內異地校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納入本省高校設置規劃,嚴控數量、嚴把條件,按照隸屬關係履行審批程序”。
如果說跨省異地辦學,更多是發達地區對中西部、東北地區的虹吸,利弊參半,因此爭議巨大。
那麽省內建分校,更像是教育強市對兄弟地市的“扶持”,而教育強市幾乎都集中在省會等傳統大區中心。
廣州、南京、武漢等教育強市是輸出地,而其他地市則是接收方和受益方。
以廣東為例,廣東的省內異地分校,幾乎都來自於廣州。
作為“老大哥”,廣州聚集了全省的7/8的雙一流高校,本科高校數量占全省半壁江山,有義務扶持兄弟地市。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校區的設立,帶動上千名教師、數萬名大學生向周邊地區轉移。
一個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就打造了17個整建製學院,匯聚1.1萬多名師生,而醫學院、農學院及部分工業院係更是整體遷入,有力彌補了深圳人才不足的尷尬。
這正是均衡發展的意義所在,也是省會等教育強市的義務所在。
04
除了省內辦學,還有哪些建大學的機會?
其一,鼓勵港澳高校在珠三角開設分校,這是基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考慮。
日前,教育部發函,批準正式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鬆山湖科學城,成為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之後又一所粵港聯合辦學項目。
這是大灣區融合的體現,以深中通道為代表的交通硬聯通,以及以合作辦學為代表的軟聯通,正在將大灣區變成一座城市。
其二,新一輪“京校外遷”開啟,在京中央高校向雄安遷移,利好的是河北。
日前,繼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之後,又一批高校宣布建設雄安校區,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
根據規劃,未來將有15所在京部屬高校落地雄安。這是基於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考慮,遷移來的資源,最終必然惠及到整個河北省。
其三,財力充足的,完全可以自建高校。
這幾年拚命建大學成為潮流,從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到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概莫能外。
大學是名副其實的人才港,是高學曆人才的蓄水池,與城市經濟發展通常是相互成就。在科技創新為主導的時代,大學的重要性有增無減。
所以,以深圳、蘇州為代表的經濟強市,正在走向拚命建大學之路,力圖扭轉“大學貧困市”的尷尬局麵。
不過,中國高校數量全球最多,不缺大學,缺的是好大學。
因此,拚命建大學不是說說而已,既需要龐大的資金,也需要持久的耐心,更需要打造一流高校的潛力,不是每個城市都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