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從電池大王到汽車大王

來源: 電動湃 2024-07-10 20:09: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964 bytes)

2011年5月,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主持人提到了一家中國汽車廠商。

馬斯克忍不住嘲笑道:

「你見過他們的車嗎?」

「我不認為他們有一款好的產品。」

「他們的產品並不吸引人,也沒多少技術含量。」

「並且他們在中國本土,就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我認為他們的目標是:“別在中國死掉”。」

這家公司,在國內也常常被嘲笑,被質疑。

十一年後,它和特斯拉分別公布2022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以646399輛的成績力壓特斯拉564743輛的銷量,登頂全球第一。

它,就是比亞迪。

而它的創始人就是王傳福。

提起王傳福,要從安徽農村的三間破瓦房說起。

1966年,王傳福出生於安徽省無為市王家咀村,家裏一共十口人擠在三間破瓦房裏。

王傳福13歲那年,父親在肺癌的折磨中去世,王家失去了頂梁柱,重擔落在母親一人身上。

為了減輕生活重擔,王傳福的姐姐相繼出嫁,妹妹無奈被寄養出去。

但命運無常,王傳福中考那年,積勞成疾的母親也不幸去世,王傳福也因此缺考,沒有被中專錄取。

父母的相繼離世,家庭的貧困生活,讓年少的王傳福感到前途泥濘。

幸好,王傳福有個好哥哥。

當時,王傳福的哥哥王傳方剛結婚不久,作為家裏的頂梁柱,各種各樣的壓力向哥哥湧來。

王傳方心裏明白,王家必須要有一個讀書人,不管日子再難熬,也要把這個弟弟供出來。

王傳福看到哥哥為了自己很辛苦,不忍做哥哥的累贅,決定輟學去南方打工。

但此舉遭到哥嫂的強烈反對,大罵了王傳福一頓,拒絕了王傳福輟學的提議,並讓他安心學習,別的事情不用操心。

聽完此話,王傳福選擇繼續讀書。

王傳福深知讀書機會的不易,學習也一直名列前茅。

高考結束,王傳福沒有辜負哥嫂的厚望,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中南礦冶學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南大學,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

那是1983年,王傳福那年17歲。

考上大學後,王傳福的哥哥和嫂子也是非常高興,為解決王傳福的生活費,哥嫂二人把家搬到長沙,在學校附近擺攤謀生。

王傳福看到哥嫂如此幸苦,在大學期間也是努力學習。

1987年,成績優異的王傳福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讀研,從此和電池結緣。

由於研究成果突出,他得到老師賞識,三年之後留院任職。

工作的第二年,王傳福被破提拔為有研院副主任,作為全院最年輕的處級幹部,統籌總體工作。

那年,王傳福才26歲。

此時的王傳福前途一片光明,他離他最初的夢想“吃公家飯”最為接近,在外人看來,已經是人生贏家,這種日子可以安穩的過下去。

到了1993年,研究院決定在深圳成立一家鎳氫電池製造公司。

由於王傳福本科,碩士期間一直專注於電池研究,他被委任為總經理,派往深圳負責公司的籌建。

而當時的深圳正是鄧公南巡後的第二年,一片生機勃勃。

在深圳,王傳福看到很多人在用“大哥大”這個大磚頭一樣的電話,售價高達萬元,光是裏麵一塊小小的鎳鎘電池,就能賣到上千塊。

鎳鎘電池,當時是日本企業的行業龍頭。

1994年,王傳福從新聞中得知,日本出於環保考慮,要放棄傳統鎳鎘電池的產業。

也就是說,電池市場會出現供給短缺。

王傳福意識到,這無疑是一個巨大商機。

「日本不造鎳鎘電池了,那麽鎳鎘電池市場就會麵臨巨大缺口。」

王傳福將這一發現向上級請示。

無奈的是,領導沒有批準。

很快王傳福意識到,如果繼續待下去,隻會讓大好的機會從手中溜走。

於是王傳福辭去總經理職位,決定扔掉“鐵飯碗”,自己單幹。

這一舉動在外人看來太過於冒險。

但王傳福相信一點:

「最燦爛的風景總在懸崖峭壁,富貴往往在險境之中凸現。」

要想創業,就要有啟動資金。

王傳福之前攢的那點工資,對於開工廠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於是王傳福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呂向陽。

起初,表哥並不支持王傳福,認為他這一行為太過於冒險。

但,王傳福說道:

「我是研究電池出生的,也有電池企業管理的經驗。」

「我相信我能做好,你也知道我的能力。」

「至於市場,你可以不相信我的眼光,但你一定要相信電池行業的潛力。」

最終,通過商榷後,表哥決定,借給王傳福250萬創業。

於是,王傳福帶著十幾個人正式成立公司。

但到了工商局注冊卻犯了難,起公司的名字,報上去都被告知有人注冊,改了再報,還是有重複。

如此三番五次後,王傳福想了一個奇怪的名字“比亞迪”。

王傳福後來表示道:“沒有任何意義,純粹是為了通過注冊”。

在那個時候,日本的一條鎳鎘電池生產線需要幾千萬元的投資,加上日本禁止出口,王傳福買也買不到這樣的生產線。

於是,王傳福結合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自己開發部分關鍵設備。

最終以半自動半人工這一形式來完成生產,王傳福在這裏打造了獨有的“比亞迪模式”。

王傳福以這種模式,建成了一條日生產量達4000個鎳鎘電池的程生產線,同時,生產成本比日本廠商低了40%。

要知道的是,21世紀初,正是手機行業百花齊放的年代。

摩托羅拉、諾基亞和TCL品牌不斷進軍中國市場,在巨大的市場增量需求麵前,王傳福憑借著低成本和靈活多變的交易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大廠”的認可。

獲得認可後,公司的訂單源源不斷。

1997年,比亞迪公司鎳鎘電池銷售達到1.5億塊,成為全國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的電池製造廠商。

王傳福的下海經商,掀起了一波巨浪,衝走了王家的辛酸過往,淘出了改變命運的奇跡。

同時,王傳福也收獲“電池大王”的稱號。

在港股上市後,比亞迪融到20億資金,此時的王傳福手握巨款,打算再進軍一個產業。

當時的選擇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如今的比亞迪汽車,第二個方向則是半導體。

「如果說扔掉“鐵飯碗”對於王傳福來說是一次冒險的話,那麽決定造車將是他的“瘋狂之舉”。」

2002年10月,王傳福得知西安秦川公司經營不善,打算把股份賣掉。

這個機會讓王傳福動了心,認為汽車是未來的必然大勢。

但有個很大的問題,一個電池廠商,為何要去做汽車?

要知道的是,當年的電池市場產業年增長率高達80%,而全球汽車產業已經比較成熟了,年增長率僅有3%-5%。

而且在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是進口車和合資車的天下,比亞迪毫無造車經驗,不得被別人踩死?

所以有外界評論說:

「有錢隻是拿到了賭場的門票。」

「沒準還沒搞清楚汽車的遊戲規則,手中所握的巨資就已經蝕掉了。」

另外,香港投資者得知王傳福要造車,打電話給王傳福怒斥到:

“我們要拋你的股票,拋死為止”!

麵對著接連不斷的負麵聲音,王傳福回應道:

「汽車?說白了就是一堆鋼鐵!」

「我下半輩子就幹汽車了!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幹不幹的問題,是怎麽幹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好了,就肯定要幹。」

還有人議論道:

“如果比亞迪真要造車,也繞不開國外的技術專利”。

但在王傳福看來確是,一種產品的開發,實際上60%來自文獻,30%來自樣品,5%來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實際上也就5%左右。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宣布,以2.69億元人民幣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份。

此時的王傳福,甚至還不會開汽車。

此消息一出,大小股東瞬間炸開了鍋,認為王傳福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他們紛紛拋售股票,比亞迪的股價,跌了將近50%。

如果照這樣下去,不僅比亞迪汽車會胎死腹中,連一開始的電池行業也會被反噬。

王傳福也是考慮到失敗的後果,並說道:

「買秦川汽車的話,一年產值也就5、6個億吧。」

「基本上虧損也是很低的,也就是1、2個億。」

「我們這個研究能力,遠遠可以覆蓋這個虧損能力。」

「即便我虧損了,我拿出一個季度的利潤就可以覆蓋掉了。」

這,便是王傳福的底氣所在。

在當時,秦川汽車公司沒有自研能力,之前造的車叫福萊爾,基本上都是奧拓的仿製品。

而且其所有零部件都是買回來的。

王傳福真正買到有價值的產品,就是國家批給他的汽車生產照牌。

而比亞迪當時沒有汽車研發人員,所以第一款車型是外包公司設計的,代號“316”。

2004年2月,比亞迪在上海召開經銷商大會。

“316”也在大會上亮相。

經銷商站在“316”的前麵,有六成表示不滿意,四成沒有表態。不少人看完之後,是一言不發地回去了。

而這款車就是加長版的福萊爾,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力。

正如外界質疑的那樣,比亞迪的跨界造車,栽了跟頭。

王傳福也因此受到打擊,他決定舍掉投入的研發成本,不讓“316”上市,讓其永久雪藏。

但,造車還要繼續。

此事過後,他不再把汽車設計外包,而是自己掌控。

2005年9月,比亞迪向市場推出了車型F3,由於自身底子不夠,他們設計這款車的時候,山寨了一點日韓汽車的味道,尤其是豐田花冠。

但豐田並沒有起訴比亞迪,因為嚴格來說,比亞迪確實沒有侵權。

那麽王傳福是怎麽幹的?

他買了將近50輛各大品牌的二手車,和員工一起將他們拆成零件研究。

要求學習同行的非專利技術,但隻要是涉及到專利技術的,都要一條條修改。

盡管這套拆解的方法給比亞迪帶來了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這也是王傳福的製勝關鍵。

正如他說的那樣:

「想和別人競爭,還要走別人走過的路,那就是自尋死路。」

「你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打法,你憑什麽贏?」

「必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值得一提的是,F3的售價更便宜,在當時也是成為了市場爆款,到2007年1月,單月的銷量就突破了一萬台。

這也是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次憑單一車型月銷量破萬。

2007年8月9日,王傳福提出一個戰略,兩個目標。

一個戰略是:

依托自家電池產業,向混動車和純電車領域進軍。

兩個目標是:

1、2015年比亞迪的產銷量要達到國內第一。

2、2025年,比亞迪要問鼎全球第一。

這樣的豪言聽起來就像是笑話,比亞迪在國內排名也不過第19名。

可是在大洋彼岸,有一位像是會算命一樣的先生,看到了比亞迪未來的版圖。

查理·芒格,他對王傳福讚不絕口。

「這家夥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合體」

「既能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難題,又能像韋爾奇那樣把事情搞定。」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

芒格的言語,讓老搭檔巴菲特也有些心動。

於是,2008年9月28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和比亞迪召開新聞發布會:

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買入比亞迪2.25億股。就這樣比亞迪成為繼中石油之後,第二個巴菲特入股的中國企業。

有著股神的加持,比亞迪風光無限,汽車的銷量在國內也是達到了冠軍的成績。

到2009年,已經是中國自主品牌中的銷量冠軍了。

那一年,王傳福以350億的身價,躍居中國內地首富。

43歲的王傳福躊躇滿誌,準備以中國汽車領軍者的身份,向歐美日韓廠商發起挑戰。

然而好景不長,從2010年4月開始,陸續有經銷商與比亞迪終止合作,寧肯賠付違約金,也要退出銷售網絡。

比亞迪正在快速崛起,經銷商跟著比亞迪應該有肉吃有湯喝才對,為什麽會掀桌子呢?

原來,2009年的銷量爆發,讓比亞迪開始了擴張,打算在一年內,讓汽車的銷量從44.8萬增長到100萬。

為此公司建立了四個銷售網絡,共計1200個銷售網點,員工數也是翻了一倍。

巨大的擴張,使其負債累累。

並且,產量的提升也使比亞迪的汽車出現質量問題。

王傳福後來說到:“公司確實是被銷量衝昏了頭腦,每次開會,都在商量怎麽提高產能”。

這也導致其走向了誤區。

比亞迪陷入低穀後,王傳福獨自扛起巨大的壓力。

之後比亞迪進入長達三年的調整期。

這三年裏,王傳福把之前的四個銷售網絡合並成兩個。

並且王傳福表示:“不能依靠傳統燃油車強攻,要利用新能源車突襲”。

要知道的是,比亞迪在成立初期就確定了燃油,混動,純電三大戰略方向。

燃油車隻是起步,混動是過度,純電才是歸宿。

因此,可以說比亞迪就是為了純電汽車而來。

那麽王傳福是如何判斷出,純電車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呢?

他也是從人人可見的現實中推出了電動車的市場需求。

中國石油大部分依賴進口,假設完全斷供,儲備的石油隻能使用一個月左右。

並且,石油一直是我國的軟肋,在國內石油消耗中,大部分是來自於車用燃油。

王傳福認為,要想解決能源問題,發展生態文明,國家肯定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理所應當。

經過整合和重新調整戰略,2013年,比亞迪迎來了春天。

王傳福將那年視為公司“二次騰飛元年”,汽車方麵有了良好的局麵,其中電動出租車公司——鵬程電動已經實現了盈利。

那時候,馬斯克說到:比亞迪的車很爛,但電池還不錯。

對此,王傳福回應到: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鍾造特斯拉。

2013年12月17日,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在北京上市。

百公裏加速時間5.9秒,最高時速185km/h,綜合油耗隻有1.6L。

它用一句“我是趨勢,我是秦”宣告了比亞迪“王朝”係列的開始。

隨著政策的推動,造車新勢力開始入場了,2014年,小鵬汽車在廣州成立,同年11月25日蔚來汽車公司在上海注冊。2015年理想汽車在北京登場。

新能源的市場也熱鬧起來,比亞迪也不再寂寞。

在新市場的環境下,比亞迪開啟了加速模式,陸續推出了唐、宋、元三款同樣以朝代命名的SUV。

當比亞迪要把汽車按鍵采用漢字標識時,有人斷言這樣做會影響銷量。

但王傳福回應:

「中國人要有骨氣和信心,中華民族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漢字,為什麽不能用?」

「我們就是這麽走,錯了就錯了,中國人的尊嚴要靠自己爭取。」

2015-2017年,比亞迪連續三年霸占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

但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兩年,這個名頭都被特斯拉奪走。

2019年12月,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同月,比亞迪的銷量隻有13099台。

同年,寧德時代和特斯拉簽訂了量產供貨定價協議。

比亞迪可以說是背腹受敵。

這一年新能源汽車的國內市場份額隻有5%,而比亞迪的總銷量連前15都未達到。

2020年3月29日,王傳福宣布:比亞迪又研發了一項新技術:“刀片電池”。

以前的磷酸鐵鋰電池密度較低,續航方麵不占優勢。

比亞迪通過結構創新,改變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傳統形態,同樣的體積空間內,可以放置的電池量提高50%,也就意味著續航也提高了。

除此之外,刀片電池還有著領先全行業的安全保障。

三個多月後,比亞迪打造的旗艦產品“漢”橫空出世,是首次搭載刀片電池的量產車型,上市四個月後,銷量就實現過萬。

雖然處在Model 3的陰影下,但比亞迪·漢給中國車企豎起了一麵旗幟。

2021年1月11日,比亞迪一口氣發布了三款新車,分別是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唐Plus DM-i。

然而更加震動業內的,其實就是這三個名字後綴的含義——DM-i超級混動技術。

駕駛比亞迪的DM-i混動車型,體驗上接近於純電車,不用擔心續航,而且油耗特別低,把電動車和燃油車的長處合為一體。

超級混動技術,刀片電池,比亞迪像變戲法一樣掏出來。

王傳福說道:

「比亞迪技術有“魚塘”,裏麵有各種各樣的技術。」

「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出來一條。」

「技術不會騙人,消費者也不是傻子。」

2021年,比亞迪汽車銷量超過72萬輛,但在品牌中排名隻在第13位。

對此王傳福並不著急。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戰爭引發石油價格大漲,相比於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優勢迅速凸顯。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宣布,今後徹底停止生產燃油車。

電池研發的生產經驗,是它能夠最早進入新能源賽道的基礎。

王傳福將帶領比亞迪向傳統燃油車廠商發起衝鋒。

同月,比亞迪乘用車銷量暴增,有6款車銷量過萬,其中秦、漢、海豚三款,殺入銷量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排名,而是包括燃油車在內的整個市場。

比亞迪一舉創下三項曆史記錄,首次登頂中國月銷量榜首,這也是新能源車企首次超燃油車品牌。

攻勢還在繼續,7月29日海豹上市,10月,比亞迪銷量刷新到217816輛。

正如王傳福曾經說過的:

「任何新事物的替代都不是等比例的,而是先低再高。」

同年,11月16日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中國第一家達成此成就的新能源車企。

要知道,王傳福在傳統汽車企業家中,他是最早舉起反旗的。

但對於王傳福而言,他的目標是要把比亞迪打造成為一家百年老店。

正如采訪時所說道:

「我首先是一個工程師,然後才是個企業家。」

「因為技術可以改變生活,改變城市的痛點。」

「我們每天都在奮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隻要靈魂不屈,就一定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找準方向,定好戰略,然後就不顧一切的沿著這個方向去克服困難。」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有多大的壓力,就會有多大的動力。」

「創新的原動力,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生存而創新,因為競爭和過剩,我必須要創新。」

回顧王傳福的過往曆程:

出身是一窮二白,家徒四壁。

從天崩開局到春暖花開。

每一次大膽的嚐試,都使他更接近山頂。

王傳福的敢想敢幹,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比亞迪。

因此,王傳福向世界證明:

「比亞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國品牌可以。」

而對於57歲的王傳福來說“夢想已然實現,但傳奇還在繼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