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手卷在"秒送"中,順豐同城、達達們拿出億元獎勵

用真金白銀撫慰一線員工的“風”吹到了即時配送行業。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7月3日,達達快送宣布近期投入5000萬元,用於新老騎手的獎勵和激勵舉措。近兩個月以來,達達已累計投入超1億元為騎手提供獎勵。

更早前,順豐同城宣布設立500萬元委屈關懷基金,若騎手在日常配送過程中遭遇不公正對待或感到委屈,可通過申請、審核後獲得最低100元、最高5000元的委屈關懷金。

行業越卷,越需要人性關懷。當前,即時配送成為剛性需求,平台玩家卷向“秒送”,壓力也傳導至服務於最後一公裏的騎手身上。

比起安撫情緒,騎手更在意配送單價

“在這一行做了這麽多年,第一次聽到委屈金。”跑過多家配送平台的李康對時代財經說道。

今年4月,順豐同城就成立了委屈關懷獎,而此次500萬的委屈關懷基金是為了擴大騎手關懷範圍。截止目前,順豐同城已經為70多位騎手發放了委屈慰問金。

根據關懷細則,順豐同城騎手在日常配送過程中,若遭遇不公正對待或感到委屈,可向平台提出申請,經過審核後,每位騎手將獲得最低100元、最高5000元的委屈關懷金。

京東集團旗下即配平台達達快送也在5月宣布投入5000萬元用於騎手補貼,全力保障即將到來的520、618和暑期等重要節點的即時配送服務;隨後又追投5000萬元夏季補貼,累計補貼達1億元。

不同的是,達達快送的夏季補貼更多用於拉新推薦獎勵、跑單激勵等。據時代財經了解,新騎手入行即有獎勵,首月獎勵高500元;與此同時,達達會對積極邀請新騎手完成實際訂單配送的老騎手進行獎勵,獎勵金額最高2100元。

對於上述關懷和激勵,騎手們褒貶不一。

李康在順豐同城跑了接近五年,其稱盡管平時配送的餐飲單(對時效要求較高的訂單類型)比例不多,但是“感到壓力和委屈”是家常便飯。“單子快要超時了,遇到客戶無理的投訴和差評;不小心磕壞蛋糕全單賠付;平台亂分訂單……數都數不過來。”李康稱,如果能真正補貼到位,估計許多騎手的負麵情緒會少很多。

優化騎手跑單環境越來越受到即配物流企業的重視。今年1月,順豐同城發布《騎手健康調研報告》顯示,53%的受訪騎手會因工作繁忙、客戶差評導致罰款等而感到壓力;65%騎手會因雨、雪、熱浪等惡劣天氣感到不適。

“騎手跑單時,會碰上商家虛假出餐、態度惡劣,顧客不合理要求,物業禁止入內等問題,如果騎手的情緒得不到解決就會長期積壓,勢必會對騎手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順豐同城相關人員稱,希望通過實際的物質保障,增強騎手們的歸屬感。

不過,也有部分騎手認為,相比於安撫“情緒問題”,改善騎手的投訴反饋機製、增加配送單價才是關鍵。

“設安慰金是好事,但是提高每一單的配送單價可能更實際。”眾包騎手(即在多個平台兼職配送)王振稱,其注冊了美團配送、達達快送、順豐同城、閃送4個配送平台,一天跑接近12個小時,但到手收入約兩三百元,“去年還能維持三四百一天,今年不行了。”

王振透露,自己每個月到手收入勉強能達到七千多元,“這還是全月無休的情況,休息一兩天的話,等級掉了,任務完不成了,派的單子更差,也會影響收入。”

相對來說,綁定平台的專職騎手收入則要更穩定一些。某平台北京專職騎手告訴時代財經,“努努力每天也能到手超四百元”,但該騎手稱,專職也意味著時間不自由、接單不自由,同時考核任務也會更重,“現在大家都喜歡眾包了,哪個平台有單接哪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即時配送卷時效,訂單價格卻在下探

卷時效、卷價格,2024年,即配市場硝煙不斷,末端履約的騎手也感受到了變化。

今年以來,各大互聯網大廠不斷加碼,將即配尤其是即時零售作為新擂台。從跑腿代辦到超市便利、鮮花蛋糕、手機數碼、個護美妝、餐飲外賣,即配行業的服務邊界不斷被拓寬。

運力和時效是即配平台玩家們的護城河之一。

5月,京東宣布將“京東小時達”與“京東到家”兩大服務合並為“京東秒送”,最快可實現9分鍾送達。對於此次投入過億補貼,達達方麵相關人士就表示,一方麵是由於夏季即配訂單本來就比較多,另一方麵是因為達達是秒送的服務商,品牌升級後整體訂單量量也會上漲。

作為第三方服務商,順豐同城的時效也隨著接入電商及服務商家需求提升而提高,如天貓超市“小時達”、抖音“小時達”、東方甄選“小時達”、“小米商城App”即時配等,都是由順豐同城接入提供配送服務。除此外,閃送、美團跑腿、餓了麽旗下蜂鳥即配也都在釋放提速信號。

過去,用戶除了對純餐飲外賣的訂單時效要求較高外,對一般的即配訂單時效往往較為寬鬆。但近幾年,線下零售實體的轉型及用戶即配需求的培育,推動著即配平台進一步壓縮時效。

如今,不少即配平台騎手都有一個共識,訂單越來越容易超時、路線規劃不合理。“每一個訂單基本比幾年前壓縮了10-15分鍾。”王振稱。

時效越來越緊張,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但許多受訪騎手感慨收入沒有相應增多。據時代財經了解,目前大部分平台的訂單單價已經下探至2元/公裏以內,其中部分平台低至1.4元/公裏;而四五年前巨頭們剛剛殺入同城配送行業之時,訂單單價大多在2.5-3元/公裏以上。

“跑了這麽多年,今年感覺很難。”李康回憶起7月初的一天,從早上9點上線跑到傍晚6點多,9個小時的收入不到200元,“以前一天 300元打底,月收入勉強還能過萬。”

騎手工作量與收入失衡的背後,同城即配平台同樣麵臨盈利難題與履約成本壓力。

百聯谘詢創始人莊帥指出,從目前的技術局限性來看,同城配送業務的競爭優勢仍大量依靠人力。騎手決定了履約的即時性。此前,同城即配行業深陷盈利難題,數家即配平台的財報中都反映出人力成本常年高企的問題。

以順豐同城為例,2019年-2022年,其勞務外包成本逐年增加,截至到2022年底這一成本已占到總營業成本的97%。

2023年,順豐同城的騎手勞務外包成本錄得約115億元,占總運營成本降至92.7%,履約成本占比有所下降,順豐同城也首度扭虧為盈。

不過其他即配同行還尚未走出泥淖。去年,達達集團在二季度經調整淨利潤獲得盈利,但從淨虧損指標看,截至2023年,達達集團仍錄得淨虧損19.58億。此外,閃送亦傳出上市消息。

莊帥還指出,騎手的收入與當前供需格局有關,“現在的用戶需求與騎手的匹配度很快就要超出閾值,也就是騎手高於訂單需求。”

多位騎手也告訴時代財經,現在平台上跑單的騎手越來越多。順豐同城提供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順豐同城活躍騎手規模達到95萬名,同比增長21%;達達的數據則顯示,2023年平台活躍騎手超過120萬,同比增長超20%。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高追猛打的補貼戰遠去,騎手們單個訂單的收入或將進一步減少。

“有時候跑了14小時,一不小心弄壞蛋糕訂單,200元又白幹了。”李康感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