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3點,退市商城(600306.SH)的股價定格在0.29元,這是上市近24年的沈陽商業城股份有限公司留給A股的最後交易印記。
這家以百貨業經營為主的公司曾是A股有名的“不死鳥”,過往多次披星戴帽,又憑借賣資產保命,但這次,它沒能“重生”。
不過,沈陽商業城在退市的路上並不孤單。界麵新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2024年已明確退市命運的A股公司(含B股)數量達46家,逼近此前兩年的全年退市規模(2022年、2023年分別為47家、46家)。
“A股當前處於陣痛期,強退市監管機製必須做。”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對界麵新聞直言,我們隻能這樣做,對於那些造假或欺詐上市的公司,必須要采用嚴刑峻法手段,把市場清理幹淨。“但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資本市場平穩發展的速度和投資者能夠承受的力度。”
加快淘汰節奏
退市商城、正源股份已確定將分別於6月26日、6月27日從A股退市。據此,2024年以來,A股退市公司將增至14家。此前,有世茂集團、貴人鳥、泛海控股等12家公司完成退市。
當前,A股退市機製仍以強製退市為主。2012年以來,退市製度先後經曆了六次大的改革,已經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製退市指標體係;其中,近年來1元麵值退市成為退市主流。
界麵新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2024年已明確退市命運的A股公司(含B股)數量達46家,逼近此前兩年的全年退市規模(2022年、2023年分別為47家、46家)。
多位長期關注中國資本市場的經濟學家對界麵新聞強調,當前增加市場淘汰出清是必然之舉。“不這樣做,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劉紀鵬對界麵新聞指出,從方向上看,要嚴刑峻法、大力整治,這是毋庸置疑的,必須要過這一關,“不能讓那些騙子公司繼續在市場上鬼混了。”
4月30日,深滬交易所發布《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9項規則。其中,《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嚴格強製退市標準,堅決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
本次新規擴大了重大違法強製退市適用範圍,增加一年嚴重造假、多年連續造假退市情形。對“連續兩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達到5億元以上,且超過該兩年披露合計金額的50%”的造假退市指標進行修改,區分一年、連續兩年、連續三年及以上三個層次:一年為虛假記載金額“2億元且占比30%”;連續兩年為“合計3億元且占比20%”;連續三年及以上被認定虛假記載即退市,堅決打擊惡性和長期係統性財務造假。新增三項規範類退市情形。第一,新增控股股東大額資金占用且不整改退市,即“公司被控股股東(無控股股東,則為第一大股東)或者控股股東關聯人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餘額達到2億元以上或者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絕對值的30%以上,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內完成整改的”。第二,新增多年內控非標意見退市,連續兩年內控非標或未按照規定披露內控審計報告實施*ST,第三年內控非標或未按照規定披露內控審計報告即退市。第三,新增控製權無序爭奪退市,增加一類“信息披露或者規範運作重大缺陷”情形,即“公司出現控製權無序爭奪,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取公司有效信息”。就財務類退市指標調整,此次提高虧損公司營業收入退市指標,將其“淨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中的營業收入從“1億元”提高至“3億元”,加大力度淘汰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公司;將“利潤總額”納入“虧損”考量,修改後的組合指標為利潤總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創業板、科創板為低於1億元)。此外,對財務類*ST公司引入財務報告內部控製審計意見退市情形。在交易類退市指標方麵,此次提高A股公司市值退市指標。將主板A股(含A+B股)市值標準從現行“3億元”提高至“5億元”;純B股市值退市指標本次不作調整,維持“3億元”不變。
原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認為,A股退市公司出清加速,並不是說監管在加速踩油門出清上市公司。“關於退市的監管規則都是陸續出台的,隻是現在執行較為嚴格罷了,退市政策僅是客觀上加速了退市節奏。當前資本市場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不能避免或延遲有問題的上市公司退市。”
目前已明確退市命運的公司中,*ST三盛(300282.SZ)等8家公司處於退市整理期。ST迪馬(600565.SH)、*ST巴安(300262.SZ)等15家公司已收到交易所下發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
建車B(200054.SZ)因5月17日至6月14日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成為第一家因市值不達標、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的上市公司。
中銀絨業(000982.SZ)、*ST洪濤(002325.SZ)、ST長康(002435.SZ)等9家上市公司已鎖定麵值或市值退市命運。其中,中銀絨業於5月24日至6月21日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ST深天(000023.SZ)自6月4日至今已連續13個交易日收盤市值均低於3億元。根據相關規定,若因觸及交易類強製退市情形而終止上市的,公司股票將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此外,因麵值或市值存在退市風險的還有*ST美訊(600898.SH)、廣匯汽車(600297.SH)、嶺南股份(002717.SZ)等9家上市公司。
加快市場淘汰出清節奏,離不開持續的強監管。界麵新聞粗略統計顯示,截至6月22日,2024年以來累計約110家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近70家上市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調查告知書,超600家公司陸續收到證監會、交易所等監管部門下發的各類行政處罰。此外,上交所、深交所合計向約300家A股公司發出約330份年報問詢函(含上交所26份、深交所主板144份、創業板161份)。
已鎖定退市命運的ST愛康可謂近期監管核查的典型風險股。該公司於2011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曾經是光伏製造板塊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ST愛康上市以來累計實現淨利潤-31.3億元,累計現金分紅僅2.12億元。來自Wind的另一組數據則顯示,ST愛康上市13年多來累計募資額約98.64億元,包含直接融資62.3億元、間接融資36.34億元。該公司實控人鄒承慧家族賺得“盆滿缽滿”,僅2015年至2022年就減持累計套現超20億元,持股比例從最初的43.63%降至2024年3月31日的6.4%。
5月6日,因最近三年淨利潤為負且被會計師出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以及內部控製為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ST愛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此前4月中旬,該公司還在互動平台回複投資者稱“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時隔半個多月便“打臉”爆雷,該公司近28萬戶股東遭“悶殺”(截至5月20日仍有27.68萬股股東)。5月6日至6月18日,該股票連續31個交易日跌停,股價已累計20個交易日跌破1元。6月21日,ST愛康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
瀕臨退市之際,ST愛康及實際控製人鄒承慧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對此,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涉嫌信披違規的公司,不能一退了之,監管部門對ST愛康的立案調查是這一監管政策的又一例證。
6月19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強調,對各類證券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從嚴打擊,切實維護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
資金“逃離”風險股
強退市監管環境下,投資者也在加速“逃離”相關高風險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4.30退市新規”施行以來,ST股票普遍大跌。截至2024年6月22日,滬深兩市合計有159隻風險警示股票,5月以來股價累計下跌的有131隻,隻有23隻ST股票股價上漲。其中,41隻風險警示股票5月以來股價跌超50%,退市園城5月以來股價累計跌96.34%,退市商城、退市碳元跌近85%。
此外,5月以來合計31個交易日中,累計跌停超15個交易日的風險警示股票有36隻,其中*ST超華、ST長康全部處於跌停狀態,ST億利、ST愛康、ST富通、ST聯絡、*ST中潤累計跌停30個交易日及以上,*ST美吉、ST陽光、ST航高、ST新綸累計跌停28個交易日。
6月第一周,ST板塊跌停潮達到高峰。其中,6月3日至6月7日,日均跌停的ST股票約50隻左右,6月6日近百隻ST股逼近跌停線。
從資金流向來看,主力資金正在加速“逃離”ST板塊,5月1日至6月2日,159隻風險警示股票的主力資金淨流出額累計69.91億元。具體來看,159隻風險警示股票中,124隻獲主力資金淨流出,主力資金淨流出額累計77.44億元;其中,ST康美(600518.SH)、*ST銀江(300020.SZ)期間主力資金淨流出分別是4.96億元、4.64億元。這期間,僅31隻風險警示股票獲主力資金淨流入,主力資金淨流入額累計7.53億元,ST新潮(600777.SH)、*ST亞星(600213.SH)累計淨流入額分別是1.52億元、0.98億元。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付立春對界麵新聞表示,當前監管規則越來越完善,退市要求更加全麵細致、執行起來也更加嚴格,“目前市場行情出現機構性分化情況,投資者對於保值的要求越來越高,部分優質上市公司的市值、股價就表現比較理想,有些觸及監管紅線、在經營層麵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或出現重大變故問題的上市公司就麵臨更多挑戰和風險。”
“隨著監管力度加強,近年來,炒殼、借殼上市等投資思路早有改變。目前這種投資思路已經完全不適合中小投資者了。”從業20餘年的前基金管理人對界麵新聞指出,在沒有信息優勢和機會減少的情況下,大部分投資者現在也不太敢參與這種“尋寶遊戲”,“這也是市場教育出來的結果。現在部分投資者都成了‘驚弓之鳥’。隨著監管力度加強,不少公司違法違規行為被查處,他們就很擔心買到這種突然暴雷的股票。”
一位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對界麵新聞直言,“肯定擔心遇到退市股,很擔心財務造假等問題,我們中小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就是業績報表和公司公告,連這兩個渠道都是假的話,怎麽能看出問題避雷呢?中小投資者無法預知上市公司等的違規違法行為,隻能被動承受,我們肯定不希望碰到退市股,但是信息太不對稱了。”
最近兩周,ST板塊個股表現走向分化,“跌者恒跌”,個別風險股股價回升。界麵新聞統計數據顯示,6月10日至6月21日,159隻風險警示股票中,68隻股價呈現上漲趨勢,81隻仍持續走低。
“殼股”還有價值嗎?
退市危機來臨時,部分上市公司開始緊急“自救”,但成功者寥寥。
6月18日,*ST巴安努力19天,還是在最後10分鍾功虧一簣。6月5日,股價已跌至0.48元/股的*ST巴安突然開始拉升,於6月5日至7日連收三個漲停板,並於6月11日繼續漲超15%。到6月17日,*ST巴安股價拉升至0.85元/股,若6月18日再漲超18%將擺脫退市命運。然而,6月18日最後10分鍾,該公司走向20%跌停,收盤價0.68元/股,鎖定退市命運。*ST美訊6月5日收盤總市值2.91億元,跌破3億元關口;其收盤價於6月6日跌破1元。6月11日盤後,該公司宣布,鑒於股價近期大幅下跌,控股股東關聯方國美信科技有限公司計劃10個交易日內合計增持200萬元至400萬元。消息一出,*ST美訊股價持續5個漲停板,將股價拉升至6月18日的1.11元/股,市值升至3.17億元。但隨後該公司股價仍波動下滑,其6月21日收盤價1.05元,市值29965萬元,再次低於3億元市值退市紅線。ST迪馬自5月24日起開始低於1元/股。6月13日午間,ST迪馬官微突然稱,重慶市政府當天召開專題協調會,全力支持推動東銀集團、迪馬股份戰略重整工作。消息發布後不久,ST迪馬快速拉至漲停,並在隨後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股價一度回升至0.99元/股。但6月19日,該股票再次跌停至0.94元/股。當晚公司公布總裁羅韶穎300萬至500萬元增持計劃,這並未進一步刺激其股價。到6月21日,ST迪馬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遭上交所下發擬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從事建築裝飾業務的*ST洪濤也試圖“自救”。該公司已連續4年虧損,2020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分別虧損3.5億元、2.2億元、7.1億元、14.04億元、9857.15萬元;其2023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6月21日,*ST洪濤收盤價0.48元/股,連續15個交易日低於1元,存在可能因股價低於麵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6月14日午間,*ST洪濤微信公眾號發布未公開信息,據傳與增持有關,刺激當日股價出現“地天板”走勢,但隨即又“天地板”結束。6月17日淩晨,該公司一連發布10條公告,涉及控股股東或變更、總裁辭職等事宜;公司將與贏古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控股股東變更為贏古能源,實際控製人變更為陳秀花、唐碧琦。該公司因此遭深交所下發關注函、監管函。
6月17日下午,*ST洪濤實控人、董事長劉年新發表公開信稱,“本人及家人親屬為公司多次提供財務資助5億元左右,提供了超過10餘億元的擔保,為洪濤集團提供財務資助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於股票質押及房產抵押,本人已瀕臨傾家蕩產”“2023年度審計報告的‘無法保留意見’(無法發表意見)是無法接受的,個人不存在惡意退市的主觀和故意。”
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不僅經曆了大悲大喜,也意識到此前堅守的投資理念失效了。
“隨著‘炒殼’等概念被強監管,不少經營不善的所謂殼公司無法通過重組等方式來逃避退市。”一位曾有審計從業經曆的投資者對界麵新聞坦言,“此前投資者普遍追捧重組概念股、小盤股,主要是追逐這些股票的高成長空間。現在投資邏輯已經變了,拿不準後續投資思路是怎麽樣的方向。”
某位持有中期退股票的投資者對界麵新聞稱,“很多殼公司曾經也是優質企業,比如中國中期近10年進行了7、8次重組,投資者抱著重組必成的信念守候10多年,看著這家公司從一隻績優股變成別人眼中的垃圾空殼,最後受傷害的也是這些長久持股的中小投資者。”
投資者保護賠償
目前,擬退市或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保護機製上,並不能讓投資者滿意。
當被問及是否有安排投資者保護賠償措施,ST高升證券部人士對界麵新聞表示,公司屬於麵值退市,不屬於重大違法類退市情形,不需要對投資者進行賠償;後續收到深交所的退市決定書,公司會發相關的退市安排公告。因5月8日至2024年6月4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ST高升於6月6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擬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截至3月31日,該公司股東總戶數18525戶。
即將告別A股的退市商城,截至3月31日股東戶數是8593戶。該公司證券部告訴界麵新聞,退市這事對全體股東都是很大的損失,對公司大股東而言可能損失更大。“我們之前也努力過,不想讓公司退市,但最後還是無法避免退市的結局。我們是正常退市,也沒有什麽違法行為,對普通投資者不負有賠償義務。之前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主要是黃金營收存疑。當時審計機構的審計很嚴格,要我們提供相關購買方的聯係方式或訪談,但行業的人或者去過商場的人都很了解,這個要求我們是很難完成的。”
朗源股份(300175.SZ)於6月3日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被要求說明在其控股子公司廣東優世聯合控股集團連續四年造假的情況下,公司是否觸及風險警示、退市規定。朗源股份證券部對界麵新聞稱,四年財務造假是否會導致公司退市,是否會對中小投資者進行賠付,請以公司問詢函回複為準。截至3月31日,該公司股東總戶數是19027戶。
6月26日,退市同達將結束其A股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3月31日的股東總戶數是7456戶。該公司中小股東代表郭慶輝對界麵新聞表示,我們是願意和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一起努力改善公司局麵的。“希望上市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能夠給出一個比較明確的態度,或者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經營計劃。目前,中小投資者想要去了解、支持並參與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等渠道都是不暢通的。”
“當前中小投資者的賠償和救濟製度還沒有完全跟上。”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對界麵新聞表示。
銀河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界麵新聞表示,在退市機製實施的同時,投資者保護機製也應該配套進行完善,相關政策要有可操作性,要讓上市公司有可操作性,讓股東有可操作性,要讓投行、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有可操作性,讓參與各方都能夠很明白地操作。應該進一步細化投資者保護的具體操作,寫清楚怎麽保護投資者。
6月19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強調,投資者是市場之本,堅持把保護投資者貫穿於資本市場製度建設和監管執法全過程。
可以看到,在退市強監管中,A股生態正加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