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圈曝出大消息,“中國VC第一人”有新動作了。
投資家網獲悉,近日“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市值超7400億港元互聯網科技龍頭美團發布公告,“待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因其他工作安排,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退任非執行董事一職。”這意味著,長期陪跑公司的沈南鵬將與美團創始人王興說再見。
沈南鵬、王興的故事堪稱創投圈的一段“傳奇”。2010年,互聯網爆發“千團大戰”,與“各路神仙”廝殺的王興身心疲憊,當他困惑無助的時候,沈南鵬拉著紅杉中國參投了A輪,並多次加持該公司,主導美團、大眾點評合並,扶王興上位,拯救了生死一線的美團。
2018年,合並的美團港股上市,眾星捧月。持股12.05%的紅杉中國收獲超級IPO,締造了全球經典投資案例。此後,紅杉中國長期陪跑美團,又見證了其股價暴漲、瘋狂擴張、股價暴跌、監管重罰、謀求轉型、“出海”進擊,在合規減持下獲得豐厚回報。據港交所披露,自美團上市以來,紅杉中國至少減持超600億港元,幫助沈南鵬立於“全球VC之巔”。
如今,沈南鵬告別美團,紅杉中國持股比例降至1.86%脫離“話語權”股東序列,對時下的王興來說,是挑戰及考驗。離開“中國VC第一人”,王興還能掌舵好美團這艘航母嗎?
一
沈南鵬、王興這對親密老友,要分手了。
2015年,“紅杉中國十周年”大會上,作為演講嘉賓登場的王興異常興奮。
他高度肯定了紅杉中國的價值、貢獻。王興說,“隻要你還在創業,隻要你還在這個大的行業裏麵,相信大家繞來繞去都會遇到紅杉,因為它們總在那裏,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麵。”正是“紅杉中國十周年”,王興暢談了自己與沈南鵬的故事,一個美團“激蕩”的過往。
2010年,公司成立5年的王興有些困惑,他從來沒想過互聯網的“惡性競爭”如此激烈,而他與紅杉中國的相識要從2005年說起。那一年,王興成立的校內網上線,同年,沈南鵬在美國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的指導下成立紅杉中國,投資團隊第一眼盯上王興。
據王興回憶,“他在睡夢中突然接到電話,對麵是個名叫紅杉中國的VC。”彼時,紅杉中國缺乏名氣,紅杉資本大名如雷貫耳。初次相識,王興跟紅杉中國的合作,沒有談攏。
坊間有種說法是,“聊到商業模式時,王興支支吾吾,他也不確定校內網以後怎麽走。”後來,王興失敗了,緊接著,不服輸的他成立了飯否。有了上一次教訓,王興想起紅杉中國,他找到“二當家”周逵,虛心請教飯否未來,隻是好景不長,王興再次敗給了商業模式。
二次失敗,鬧得王興在創投圈聲名狼藉。一些媒體人更調侃他是,“扶不起的阿鬥”。屢敗屢戰,“富二代”出身、不差錢的王興,決心“證明一切,我能行。”2010年,在外界“不看好”的背景下,他毅然選擇第三次創業,向團購網進軍,成立了日後大名鼎鼎的美團。
2010年,互聯網“千團大戰”爆發,超5000家團購網“打群架”,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王興身心疲憊,美團隨時會死掉。在一位紅杉中國合夥人的安排下,王興見到了他一生的恩人,沈南鵬。見麵前,王興覺得沈南鵬估計是個,“很厲害,很麻煩的人。”直到見麵才發現,沈南鵬幹脆、機敏,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雙方談攏,紅杉中國入股。
“我有幸和紅杉中國很多人接觸過,我們有各方麵的合作,它們從A輪、B輪、C輪、D輪一直非常堅定支持我們。”王興說。2015年,互聯網迎來大事件,纏鬥5年的“千團大戰”最終以紅杉中國牽頭美團、大眾點評合並落幕,王興與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握手言和”。
接下來,就有了張濤揮淚告別的那一幕,王興站在舞台中央,開啟“美團大時代”。2018年,美團港股上市,熬了8年的王興,創業者變身企業家,紅杉中國收獲超級IPO,“中國VC第一人”沈南鵬踏上了“全球VC第一人”之旅。數據顯示,2018-2020年,沈南鵬連續3年蟬聯《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首,與高瓴創始人張磊一起統領中國VC/PE行業。
相比張磊喜歡做“時間的朋友”,沈南鵬熱愛“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在他的帶領下,紅杉中國戰績非凡,海內外投資了逾1500家公司,投出超160個IPO、超140隻獨角獸。2023年,紅杉資本分拆紅杉美歐、中國、印度/東南亞三地本土基金,紅杉中國獨立運營。
中國立足全球VC的一代投資霸主誕生。
二
眾多被投公司裏,沈南鵬格外青睞美團。
根據最近幾年各類創投服務平台榜單信息,沈南鵬獲評“榜首”的案例裏,美團永遠是他的驕傲傑作。一方麵,美團在互聯網行業影響力與日俱增,直逼騰訊、阿裏巴巴、拚多多,跟京東、字節跳動等在同一水平線;另一方麵,紅杉中國在美團處取得了驚人的投資回報。
2018年,美團上市首日市值3989億港元,超越了京東、小米。沈南鵬及紅杉中國持股12.05%,賬麵回報超480億港元。上市後,美團發力外賣,跑馬圈地擴大盤子,市值一漲再漲。8000億港元、9000億港元,甚至在“全球黑天鵝”襲來的2020年,市值達到2.6萬億港元。
王興則是互聯網最幸福的人,市值增長誇張程度稱得上“互聯網的英偉達”了。2021年開始,巔峰的美團“有點飄了”,它們很快遭遇了人生“分水嶺”。10月8日,監管依法對美團“二選一”壟斷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開出34億元“天價罰單”,美團元氣大傷。
也是2021年,親密老友沈南鵬啟動了合規減持美團的動作。據港交所披露,自美團上市以來,紅杉中國陸陸續續至少減持超600億港元,持股比例由12.05%降至1.86%。但沈南鵬一直沒有“真·離開”美團,他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給王興出謀劃策,續寫“傳奇”。
2023年,經曆“整改風波”的美團,吹響了恢複元氣的號角。它們發布了一季報,實現營收586.2億元,同比增長26.7%,調整後淨利潤54.9億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美團調整後淨虧損35.9億元,王興沒有倒下,美團終於“複蘇”,用業績“雙增長”打贏翻身仗。
這輪整改、轉型,自然少不了“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沈南鵬,他拉了美團一把,打開了王興的格局,留下了那句互聯網名言,“一旦格局輸了,不管多努力都是不可能贏的。”
今年,“不再習慣懟大佬”的王興,少了幾分“戾氣”。要知道,中國互聯網隻有兩個敢“懟天懟地”的人,他是之一。“千團大戰”時期的廝殺,增加了王興的“戾氣”,對內他強調“狼性文化”;對外,他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誰都敢鬥,“九敗一勝,不服就幹。”
現在,王興學會了沉穩。沈南鵬之所以能投資成功,就是懂前瞻、看得遠、有格局。
三
王興的格局,打開了。
穩住國內市場,美團擁抱“出海”。
10多天前,美團發布了2024年一季報,實現營收732.8億元,同比增長25%,調整後淨利潤74.88億元,同比增長36.4%。比著2023年,美團繼續“雙增長”,邁向新階梯。
最新季報裏,美團向外界展示了不一樣的內容,多元業務飛升,交易用戶數、商戶數、年度活躍商戶數均創曆史新高。王興則在內部信中提到,海外擴張,表達了濃厚的“出海”興趣。
“我們正在評估和研究全球各個市場,中東是其中之一。我們也在評估一些其他市場,包括歐洲或者東南亞國家。”王興表示。“出海”不是新詞,互聯網公司布局者甚多,尤以拚多多、字節跳動幹得最凶猛。拚多多旗下Temu,已進入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拉脫維亞、墨西哥、荷蘭、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美國等超27個國家地區,是互聯網“出海”的巨無霸;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亦是“出海”大戶。
於是,美團把“出海”第一步寄托在了旗下外賣平台“美團海外版”KeeTa身上。
KeeTa是2023年5月美團在香港地區上線的外賣平台。據調研機構Measurable AI數據,美團香港業務KeeTa的單量市占份額44%,是香港目前第一大外賣平台。王興果然是個狠人,送外賣送到了香港。但香港是試水,美團要借助KeeTa開辟“出海”市場。在美團發布一季報後,有媒體報道,KeeTa的管理層海外密集調研,選來選去,十分看好中東及北非。
選擇中東及北非不排除避開Temu、TikTok的“卷”,進行差異化錯位競爭。比如有媒體人查到KeeTa在中東及北非最大招聘網站“Bayt.com”放出了員工招聘崗位。KeeTa負責人仇廣宇於今年5月、6月多次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可能要把“美團外賣業務落戶沙特”。
當中東土豪來中國投資,中國土豪去了中東。王興正積極開展“外賣全球化”。
新的旅程來了,親密老友沈南鵬卻離開了,他退任了美團非執行董事一職。這件事有多種解讀。分析人士認為,“紅杉中國獨立後,著重投資中國科技事業,互聯網公司是過去式。”還有觀點覺得,“重資產的外賣業務缺乏想象力,美團江郎才盡,本質是個外賣公司。”
如果站在投資角度看,美元資本退潮,全球VC/PE募資難,獨立的紅杉中國需要一筆新錢駛入投資戰場。另一種角度,“整改後”王興愈發成熟。原來他太衝動“不服就幹”,如今他學會了收斂鋒芒,轉換策略避開昔日“老對手”,不失為企業家的一種格局、智慧。
既然王興變穩了,沈南鵬勢必要給王興更多思考、決策空間。
就像“家長細心嗬護下的孩子,終究要長大成人。”沈南鵬放下,王興拾起,是美團的新生與蛻變。不過,“獨立”的王興能否掌舵好美團這艘“出海”航母,仍需拭目以待。僅從美團“外賣全球化”的思路端詳,王興的前路是挑戰,是考驗。那麽,他會如願以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