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需求實在太大,全球“地溝油”供應跟不上了

財聯社6月19日訊(編輯 史正丞)隨著全球、特別是歐美的交通運輸業對可持續燃料的需求猛增,生產這類燃料的關鍵原材料——作為廚餘垃圾的“地溝油”已經處於完全跟不上供應的狀態了。

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周二發布報告稱,隨著歐洲和美國對進口“地溝油”生產燃料的需求激增,全球最大“地溝油”出口國——中國的供應很快將被耗盡。即便如此,要達成一係列“2030目標”,現有的“地溝油”供給已經處於完全跟不上的狀態。

T&E舉例稱,僅僅是為了滿足全球航空業在2030年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目標,就要用到目前中國、歐洲和美國所有“地溝油”產能的兩倍。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需要“地溝油”的行業還有很多,特別是可再生柴油行業,所以實際需求缺口隻會更大。

需求已經超過供應

在正式一點的場合,“地溝油”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做廢食用油(used cooking oil,簡稱UCO)。

根據統計,歐洲國家在2023年消耗了接近700萬噸廢食用油,用來生產生物燃料,其中絕大部分用於混合生物柴油。這個使用量比起歐洲2023年收集的“地溝油”高出8倍,同時也已經達到該地區產出“地溝油”潛力的4倍。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即便是全球廢食用油出口大國的中國,算上目前的廢食用油生物燃料消耗需求,和潛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需求,如果隻依靠“地溝油”這一種來源,恐怕連滿足本土需求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來源理論上並不限於廢食用油,但在短期內燃料供應商仍然把廢食用油和動物脂肪視為更便宜的來源。目前全球超過80%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量基於廢食用油。

而歐洲和美國的問題就更嚴重了,以汙染最嚴重的瑞安航空為例,把整個歐洲的廢食用油全給這一家公司使用,也隻能滿足這家公司2030年可持續航空燃油目標的八分之一。美國那一邊,隨著拜登推出《通脹縮減法案》,2023年美國進口的廢食用油數量同比翻了3倍。

(來源:T&E)

除了中國外,歐美國家還加大了從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進口“地溝油”的量,這兩個國家的收集能力加起來差不多是中國的三分之一。

供應短缺帶來詭異數據

由於歐美地區對於“地溝油”的旺盛需求,一些貿易數據也顯示出令人困惑的情況。

以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產地馬來西亞為例,T&E表示該國的廢食用油出口量達到國內收集量的3倍。其中大部分途經荷蘭進入歐洲,或者直接送到對可持續航空燃料製定較高標準的英國。

T&E的生物燃料活動協調員Cian Delaney表示,馬來西亞的這種情況,表明欺詐幾乎肯定是在大規模地發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之一,馬來西亞很可能將廢食用油簡單地視為棕櫚油的後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