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計劃遇阻,寧德時代繼續突圍

“美國市場,寧德時代是一定要進的。”

公開場合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已經不止一次表現出進入美國市場的決心。

不過,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寧德時代想要成功注定困難重重。此前,寧德時代同福特的合作,就遭到了百般阻撓,寧德時代不得已將原定的建廠計劃改為技術授權。

端午假期前夕,寧德時代又遭遇了“背刺”。據媒體報道,為遏製我們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近期他們又開始做起了“小動作”,美要求禁止從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六家中國電池企業采購電池。

受到利空消息的影響,寧德時代股價出現了下跌。

截至6月12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報收185.6元/股,最近三個交易日股價下跌9.37%,市值縮水844億。

“寧王”海外版圖

據財報顯示,2022年,寧德時代的境外收入為769.2億,收入占比為23.41%。

而到了2023年,寧德時代的境外收入驟然提升至1310億,同比增長70.3%;收入占比則提升至32.67%,和2022年相比提升了10.26%。在境外收入大幅提升的助力下,2023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收4009億,同比增長22.91%;實現淨利潤307.3億,同比增長43.58%。很顯然,在國內動力電池需求放緩的情況下,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寧德時代新的“增長引擎”。

除了境外收入高速增長之外,寧德時代的海外版圖也是“多麵開花”。

據媒體統計,寧德時代在海外已建成及籌備、在建的工廠總數已達8個,並在去年底聯係部分材料供應商出海建廠,其中包含德國工廠、印尼工廠、西班牙工廠、美國工廠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自然還是美國工廠,具體為與福特合作的美國密歇根工廠以及與特斯拉合作的美國內華達工廠。

為什麽美國市場如此重要?

畢竟美國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而且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

據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9.2萬輛,臨近百萬大關,同比增長近52%,其中,美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隻有6.9%,遠低於中國的27.6%;到了2023年,美國汽車市場銷量達到15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提升至17%,從過去兩年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當下美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於“爆發的前夜”。

為了能夠成功進軍美國市場,寧德時代也做出了諸多努力。

去年2月,寧德時代與福特達成合作,共同建設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在這一次合作中,寧德時代采取了技術授權模式,由寧德時代采用許可、授權和服務的方式,幫助主機廠乃至電池廠商快速建成電池工廠,工廠資本開支則全部由另一廠商承擔,寧德時代不再合作工廠占有股份,而是收取專利授權費和服務費。

實際上,這也是寧德時代的一次妥協。據媒體報道,此前寧德時代計劃在墨西哥或加拿大自建電池工廠,以服務美國車企客戶。但此後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寧德時代不得不調整了進入美國市場的策略——從赴美建廠改為技術授權模式。

繼續突圍

實際上,寧德時代想要成功開拓美國市場,並不容易。

首先是競爭非常激烈。而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必定不會隻有寧德時代一家動力電池巨頭在關注和布局。

據媒體報道,LG新能源與通用汽車的合資公司共同建立的三座電池工廠中,兩座已經成功投產,並且這一合作項目還得到了美國能源部2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LG新能源的業務拓展藍圖還包括了與本田及Stellantis在美國本土進一步合資建廠的計劃,對比不難發現,LG新能源在美國的待遇要比寧德時代好得多。

除了LG新能源之外,三星SDI此前宣布與Stellantis攜手合作,共同深耕電池製造;而另一電池產業巨頭日本鬆下,不僅持續與特斯拉在內華達州鞏固其電池生產業務的領先地位,還披露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預計到2025年,日本鬆下將在堪薩斯州增設一家全新的電池工廠,進一步穩固其在美國乃至全球電池生產網絡中的地位。

如果想要成功開拓美國市場,寧德時代需要和LG新能源、日本鬆下等巨頭競爭,難度其實並不亞於國內市場。

其次是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性。一直以來,汽車產業都被譽為“工業上的明珠”,各個國家都想要將汽車行業的主動權握在手中,美國更加不例外。所以,對於寧德時代即便是采取了技術授權的模式,但依舊不斷“設卡”。

據虎嗅的分析,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本以趕超中國為目標確立的發展戰略。美國通過對中國企業設置障礙並釋放消極信號,以達到強行與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解綁”的目的。如今的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已遠超企業間競爭的範疇,而是受到國家行為體介入的影響。未來圍繞電動汽車的角逐將是大國間競爭的重要體現,已成為行業共識。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