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零售巨頭陷入危機:門店超16000家

來源: 深氪新消費 2024-06-11 02:07: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911 bytes)

作者|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又一零售巨頭出事了!

最近,多家媒體報道,河北叁陸伍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365集團”)正麵臨欠薪風波和資金鏈危機等難題,其董事長於樹中多次被列入被執行人,被限製高消費高達11次,涉案總金額648.32萬元。

作為河北便利店市場的先行者,河北365集團目前擁有“國大36524”城市便利店1900多家;“365軍融”軍民融合型超市100多家;“好鄉親365”農村電商服務驛站(加盟店)14000多家……

當然,最出名的還是36524便利店。在河北,36524便利店的地位絕不亞於山西的唐久金虎、四川的紅旗連鎖。

01

“北方便利店荒漠”之反攻

1992年,全球便利店之王7-ELEVEn一口氣在深圳開出5家門店,開啟了外資便利店進駐中國的序幕。

4年後,羅森入華,在上海開出首家門店。

此後,便利店一路向西向北,高歌猛進,催生了大批本土便利店品牌:山西唐久、南京蘇果、大連太陽係、四川的紅旗連鎖、河北的安賓。

1997年,石家莊廣安街,首家便利店安賓(國大36524的前身)誕生,於樹中擔任這家店的店長。

開業當天,這家40平米的小店就創下了6667元的銷售額。

此後兩年裏,安賓開了30幾家門店。平均下來,每個月至少有一家門店開業。

但30多家門店開下來後發現,一天的銷售額總共也隻有4.5萬元左右,分攤到各大門店才1000來塊。彼時,“不出一年,便利店一定會退出市場”的言論甚囂塵上。

難道北方市場真的容不下便利店?

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認為,北方天氣冷、道路規劃寬,基本隻能做“三個半”生意(半年、半天、半條路),便利店在此很難存活下來。

但安賓便利店的危局,實則在於當地大賣場、南三條市場的衝擊。

圖源/Pixabay

1998年後,河北陸續出現大商場大賣場。河北商業環境的特殊性在於,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產業結構上,當地都是一個較為傳統型的城市。這裏的人日常購物,尤其是家中較為清閑、準點下班的雙職工家庭或退休老人,更願意去附近品類豐富,價格低廉的大超購買,滿足家庭一站式滿足的購買價值。

如此一來,小規模的便利店自然就不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但正如《浪潮工作室》評論,一座城市便利店多寡,和便利店是否願意進入(是否被允許進入),以及是否進行了深耕,有很大的關係。

那為什麽安賓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直活到現在,甚至將近2000家門店的規模?

“便利”可能是關鍵。

一是時間上便利。2000年前後,效仿711等便利店,安賓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小時,並同步將品牌名更名為“36524”,意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營業。

二是產品上便利。基於便利店周邊人群,365便利店打造了便利店“+N”模式。比如在社區店,針對上班族下班買菜不方便這點,365便利店增加了水果、蔬菜的售賣;在醫院門口的會增加臉盆、尿不濕等商品;而在商務辦公商圈的便利店則會將咖啡機增加到2台……綜合來看,門店一般有80%的常規產品,另外的20%則會根據不同商圈、不同地點進行調整,做到個性化滿足需求。

至於常見的公交卡充值、售賣、生活費用繳納、免費外借雨傘等服務,365便利店也一應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鮮食作為便利店的製勝法寶,365便利店也沒放過。2003年,365便利店推出速食販賣,從茶葉蛋、包子、玉米、粽子、烤腸、雞蛋餅到創立“鮮食味”“悅動果品”“澎湃城市”“美時咖啡”“鮮活主義”等自有品牌,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多生活、服務上的便利。

2009年,36524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85%以上,趕超天元、好日子便利店等一眾競爭對手。

02

成於員工,顯於員工

365便利店實現高市占率,自然是品牌經營模式得以跑通。但另一方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員工。

這兩年,胖東來對員工分錢、提薪等各種優待遇撞到了無數打工人的心巴上,包括很多企業也在借鑒學習。

而對於365便利店來說,其實很早就有了讓員工成為生意合夥人的思維。

此前,365便利店曾擬定了“收入倍增計劃”。在365平台上,每個員工都可以開一家微店來售賣365的商品。公司為員工提供一個商品庫,員工可以在商品庫中任意選擇商品上架到自己的微店中,並自行定價,自己決定收益率。

隻要顧客從某位員工的微店中購買了商品,員工便可根據自己的定價獲取相應的收益。之後,公司會根據下單情況,選擇相應的門店給顧客配送商品。

這種讓員工成為生意合夥人的經營模式,的確促進了員工增收,但更有利於品牌傳播。

打個假設,如果1名員工轉發有20個人看見了,那100名員工就是2000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品牌傳播力度之廣。

正如365便利店工作人員所說,“全員微店也是全員營銷。”

但巧合的是,365集團危機曝光於大眾麵前,也是因為員工。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365集團的員工表示,去年12月份的工資未足額發放,今年1月和2月的工資也一直處於拖欠狀態。

對此,疑似河北365集團方麵回應稱,“公司總部的銀行賬戶受到資金額度監管因素影響,需要專款專用分批次審批。”“總部在極力解決資金周轉的卡殼問題,也向總部反映大家的心情,12月份的工資需要等待總部全部回款以後結算。”

試問,如果連基本工資都不能保證,又何談在基礎上去保證員工增收呢?

03

盲目擴張陷危局

在此次集團危機中,備受關注和爭議的自然是365便利店。

365便利店在河北的高占有率是事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當365便利店在河北打造出一片便利店綠洲之後,自然會引來無數“外來者”搶奪市場。

圖源/Pixabay

尤其在國內一線、準一線城市出現便利店飽和的情況下,“巨頭”向三四城市市場下沉,顯然是便利店的發展趨勢。

2021年8月,羅森進入石家莊,六店齊開。此舉被很多行業媒體視為羅森“下沉”市場的進一步動作。截止目前,羅森已在河北布局有30多家門店,包括在承德、張家口、邯鄲、秦皇島、滄州等市均有布局。

不隻是羅森,2022年7月,7-11在石家莊的首批4家門店正式開業,成為第二個進駐石家莊的國際連鎖便利店品牌。

包括本土便利店品牌也來入局分羹。2021年11月,號稱“流量王”的國內新銳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石家莊首家門店建華城市廣場店正式開業,之後其石家莊直營門店一度達到20家;來自山西的唐久便利店,也於今年3月首進石家莊開店,繼西安、鄭州後完成進一步擴張。

當便利店下沉市場競爭開啟,巨頭們對弱勢企業形成降維打擊是一方麵,關鍵是大小企業、小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劇。

基於此,外界認為羅森、711等進入河北,搶走了365便利店原本的市場份額也不意外。

但正如內部人員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所說,“不隻是國大36524那邊員工工資發不出來,集團很多人的工資都還是拖欠狀態。”問題絕不止於365超市,而是整個365集團。

據聯商網報道,多位河北365集團的供應商表示,河北365集團的資金鏈問題一直都存在。

而這,主要在於盲目多元化擴張。

如前文所說,河北365集團在零售業構建了宏大的商業版圖。但遠不如此,河北365集團的業務板塊還涉及金融、投資和地產等。

以河北365集團重投開發的石家莊鹿泉寺家莊的365盛世新城商業綜合體為例,項目集服飾品牌、親子教培、餐飲娛樂、生活配套為一體,建成後將填補石家莊西南“商業沙漠”,成為西南區域商業新名片。

該項目曾對外官宣2022年開業,但該項目後續並無新進展傳出,在大眾點評和地圖應用等平台也尚未搜到該項目地點和信息。

類似的項目不計其數,當所有的高額投資加於一身,而零售市場又處於低迷期時,問題自然也就產生了。而欠薪隻是其中一角。

04

結語

對於河北365集團這場危機,國資顯然不會坐視不管。

據聯商網報道,多位內部人士透露,“國資已經與河北365集團進行了‘合作’,他們控股51%,365集團拿剩下的股權”,而從已有的信息來看,國資確實已經有了進場動作,在雙方的合資企業中,河北國資方麵確實控股了51%,隻是現有信息無法表明國資已經完成對河北365集團的控股。

對於國資紓困這件事,外界顯然並不意外。

過去西安國資入主人人樂、四川國資入主紅旗連鎖,湘潭國資入主步步高,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將重要股權讓給地方國資均可以看出,在宏觀經濟錯綜複雜的當下,民營資本往往需要尋求流動性支持,國有資本的動作也體現了社會責任擔當。

不過,當國有資本投資完成後,在日漸激烈的河北市場,河北365集團如何持續保持優勢,再造活力才是關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