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任婭斐
編輯|馬吉英
頭圖來源|紫金礦業官網
中國有兩座著名的紫金山,一座位於南京,一座位於福建龍岩。
南京紫金山又稱鍾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相較之下,位於龍岩市上杭縣的紫金山,就不被公眾所熟知了。
但就在這座紫金山上,誕生了一家中國最“多金”的上市公司——紫金礦業。
受益於黃金價格飆升,2023年以來,黃金類上市公司股票持續上漲,成為A股市場表現最亮眼的一大板塊。萬得數據顯示,2023年初至2024年5月20日,黃金生產類公司中,四川黃金股價漲近兩倍,紫金礦業、銀泰黃金、中金黃金、山東黃金、曉程科技股價漲超六成。而紫金礦業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2023年紫金礦業歸母淨利潤為211億元,同比增長5.38%。今年一季度淨利潤近63億元,相當於每月淨賺20個億。截至6月6日收盤,紫金礦業A股市值突破4600億元。
紫金礦業總部。來源:視覺中國
在30年前,紫金礦業還是一家負債累累的縣級企業。在過去的30年間,紫金礦業在海外相繼發起超過500億元並購,在全球瘋狂“掃貨”。截至2023年底,紫金礦業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銅、鋅、金(上市企業)生產商,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礦王”。
礦業具有極強的周期性,但自2000年以來,紫金礦業從未有過虧損。2005年,紫金礦業營收僅為30億元,到2023年已經膨脹至2900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從同期的7億元增長至211億元,增幅超過30倍。
相比之下,嘉能可、巴裏克、力拓等全球礦企都曾有過巨虧經曆。以“礦業史上最可怕的熊市”2015年為例,那一年,嘉能可虧損近50億美元,巴裏克虧損31億美元,力拓虧損超17億美元,紫金礦業則賺了近17億元。
作為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到底是如何指揮紫金礦業這艘巨船,穿越險灘暗礁?紫金礦業的資本擴張之路上,陳景河到底賭對了什麽?
狂飆的“中國金王”
作為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紫金礦業在業內一直都有“礦茅”的稱號。
財報顯示,2023年,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為68噸,占中國礦產金產量的23%。同期,公司金儲量、金資源量分別為1148噸、2998噸,權益儲量占中國儲量的37%。
截至2023年年底,紫金礦業在海內外擁有金礦超過15處,黃金資源量及產能位居主要上市礦企中國及亞洲第一,全球前十。
去年,黃金價格一路飆升。手持全球優質金礦產資源的紫金礦業,受益頗多。此前,東亞前海證券基於2021年金價和紫金礦業的生產成本測算,黃金價格每上漲1%,紫金礦業的黃金毛利潤將增加2.03%。
財報顯示,2023年紫金礦業營業收入2934億元,同比增長8.54%;歸母淨利潤為211億元,同比增長5.38%。今年一季度,紫金礦業實現淨利潤近63億元。其中,得益於金價上漲,去年紫金礦業礦產金營業收入271億元,同比增長超20%,該產品收入增速位居公司當期產品收入增速第二位,是推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陳景河在2023年報中表示,麵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和貨幣泛濫,黃金是金融安全的“壓艙石”,黃金保值屬性更加凸顯。
回顧紫金礦業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通過技術創新,把貧瘠的紫金山“點石成金”,完成初始資本積累;其次,緊跟國家戰略,走出福建,麵向全國發展;最後,通過海外收並購,擴張全球商業版圖。
這期間,陳景河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
1982年,作為中國高考恢複後的首批大學生之一,陳景河從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加入閩西地質大隊,在紫金山駐紮、勘探。1992年,紫金山完成初步勘探,進入實驗性開采,但發現黃金儲量僅有5.43噸,礦石品位不到1克,基本等同於一堆廢石。(礦石品位,指每噸礦石中有用礦物的含量。以金礦為例,礦石品位≥10克/噸,便是富礦;礦石品位≥3克/噸,可開采盈利;1克/噸≤礦石品位< 3克/噸,無開采價值;礦石品位< 1克/噸,可稱廢石。)
當年,國家有關部門便將紫金山定性為“雞肋礦”,下放給上杭縣地方政府開發,由上杭縣礦產公司接管開采工作。不甘心十年勘探成果付之東流,同年9月,陳景河選擇辭職,主動出任上杭縣礦產公司總經理。
第二年,上杭縣礦產公司開始開發紫金山,公司更名為“上杭縣紫金礦業總公司”。由於紫金山金礦品位低,如果采用傳統方法開采,一期工程建設預計需投資2900萬元。這對當時年利潤隻有3萬多元的紫金礦業來說是天文數字,但如果放棄開采,就麵臨破產倒閉。
陳景河決定突破常規,將隻在北方幹旱、平坦地區采用的堆浸技術,引入多雨的紫金山區,僅用700多萬元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成為中國南方堆浸提金第一人。1993年至2000年,陳景河對堆浸技術進行多次改造升級,通過一係列手段壓縮開發成本,紫金山由此一躍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金礦之一。
2000年,紫金礦業完成股份製改造,設立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後發展順風順水,並相繼在港股和A股上市,開始走出福建,麵向全國。
逆勢買礦捕手
對礦企而言,想要做大做強,站上世界舞台,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買礦山。陳景河有一套獨特的方法論:反周期買礦。
礦業具有極強的周期性,價格受供需、經濟環境等影響波動較大。但周期性的特點又能讓頭部企業在行業低迷期通過低價收購,逆勢擴張。
2002年,黃金價格走低,很多中小礦企經營遇阻,紫金礦業通過低價收購,將貴州水銀洞金礦、新疆阿舍勒銅鋅礦、吉林琿春金銅礦、西玉龍銅礦等全部收入囊中,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5家金礦企業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後,紫金礦業再次逆勢擴張,斥資33.68億元收購澳大利亞上市礦企Indophil,後因當地政府阻撓終止。之後又買下加拿大礦業公司Continental Gold。2012年,黃金價格再度走低,紫金礦業趁此收購了澳大利亞礦企諾頓金田,成為控股股東。
2024年3月21日,慕尼黑上海光博會,紫金礦業展台。來源:視覺中國
2015年,紫金礦業收購步伐加速。這一年國際銅價、金價暴跌,進入行業低穀,陳景河借此大舉抄底,陸續收購了澳大利亞鳳凰黃金公司、巴裏克(新幾內亞)公司、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如今,卡庫拉已躋身世界第四大銅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未開發的銅礦,也是紫金礦業2021年後增長的主力之一。
Choice數據顯示,2009年至2021年期間,紫金礦業幾乎每年進行數起並購交易。其中,2015年和2020年是收購高峰,交易金額分別約49億元、121億元。2022年,是紫金礦業的並購大年,據統計,年內紫金礦業累計完成並購10起,累計金額超過300億元。
經過多年礦產並購後,紫金礦業礦產儲量倍增。2023年,紫金礦業銅、金、鋅產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五、第八和第四。
陳景河的多麵人生
作為商人,陳景河身上擁有福建人根植於血液中的特質:生性愛賭,敢於冒險。
同時,陳景河是一個典型的科研工作者,他參與撰寫的60多篇論文至今仍能在知網上檢索到。他也愛好作詩和寫作,工作之餘創作了多首詩詞和文章,但大多都與紫金山有關。
他在閩西地質大隊工作時,曾跟團隊在一座名為“麒麟殿”的破廟中安營紮寨,最困難時20多人一天共飲一桶水。日後回憶起這段經曆,陳景河難掩激動之情,他在文章中寫道:“千百萬年地質曆史留下的痕跡,使我癡迷,使我一見鍾情。騎著五龍駕霧,伴著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艱辛。”
對於礦山的熱愛,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陳景河提到,他每次和妻子說好去逛街、旅遊,都會因“臨時有事”或需“去礦上看看”而爽約。陳景河說:“看到礦山,我就眼睛發亮,對於逛商店、看風景,我沒有興趣。”他因此也有了“空頭支票”的外號。
他創作的諸多有關紫金山的詩詞和文章,都表達了他對采礦事業的熱愛。在《我與紫金,此生不了情》一文中,他的文字充滿了90年代鄉鎮企業家的浪漫情懷。“少年的我,從書本上知道了有天文台的紫金,那是探索宇宙奧秘的地方,曾使我神往和憧憬;然而勘探隊員尋找地下寶藏的錘聲,吸引了我充滿理想的心靈,廣闊天地、改天換地赤誠的紅心。”
在商業和資本領域,作為生意人的陳景河,形象同樣鮮明。
1994年,紫金礦業本是國有獨資企業,1998年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上杭縣財政局持股86.8%,金山貿易持股13.2%。但就在紫金礦業A股上市前夕,金山貿易持有的大量紫金礦業股份,被以0.1元/股的極低價格轉讓給了陳景河。一時間譴責其“販賣國有資產”“逃稅”的輿論四起。陳景河後來接受采訪時對此回應,“這樣的操作在法律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在大小非解禁後,陳景河套現約2.5億元。
關於陳景河本人和紫金礦業的爭議還有很多。比如2010年7月,發生在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的銅酸水滲漏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汙染。這次事故直接導致漁民3年內不能養魚,隻能賣掉漁船,另謀出路。陳景河在輿論壓力下進行了公開致歉。
如今,陳景河已經67歲。2023年8月份,紫金礦業在福建省上杭縣舉辦30周年慶祝大會暨科技大會,陳景河全麵回顧了創業曆程,也總結了基本經驗和教訓。他指出,紫金礦業曾與諸多重大機會失之交臂。比如,對鋰礦這一“白色石油”因認識不足而慢了半拍,“損失”巨大;“日益全球化與局限的國內思維及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公司主要矛盾,國際化人才跟不上企業發展要求;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公司的“大企業病”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人員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成為公司價值的損害者;成本上升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製,以大投入實現粗放增長模式有所抬頭……
在掌舵這艘礦業巨輪航行30多年後,陳景河將如何應對這些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