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入場,伊拉克油氣開發市場悄然生變!

來源: 證券時報e公司 2024-06-08 18:36: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61 bytes)

驅車行駛在伊拉克第一大港巴士拉,午間氣溫超過50攝氏度。這裏平均高溫都在40攝氏度以上,是全球最高溫度、全球最高平均氣溫的紀錄保持者,沒有之一。常年高溫之下,這裏農業畜牧業品類相對單一,卻是油氣能源的富集地。

來伊拉克之前,隻知道這裏是全球油氣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到達之後才發現,這裏的油區,經常可以看到熊熊燃燒的“火炬”。

因地麵配套處理係統不完善,伊拉克石油開采過程中產生的伴生氣大部分隻能直接燃燒處理。一個火炬,一天就能“燒掉一輛奔馳”。

有統計顯示,伊拉克每年空燒掉180億立方米伴生氣的同時,反而要從鄰國進口數十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用於發電,還需進口電力以彌補當地用電缺口。

這種“靠山不吃山”的背後,是天然氣處理投資巨大、周期長、技術難度大,而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當地各主體存在資金和技術短板的反差。由此,借助外部技術逆轉本國天然氣困境成為必需。

央企國機集團旗下中工國際,2022年曾披露簽約總金額超10億美元的伊拉克9區原油和天然氣中央處理設施項目。今年4月27日,原油處理係統提前實現一次性投產,天然氣項目也在加快建設步伐。這兩個項目都將成為中工國際2024年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伊拉克B9區塊,記者采訪到中工國際第六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耿奎。據他介紹,目前天然氣處理係統的設計工作業已完成,采購、施工等也在按計劃穩步推進,今年年底要確保天然氣處理係統順利投產。“氣包未來產能是1.3億標準立方英尺每天,可以供50萬人使用。”

這無疑是減少油田伴生氣放空燃燒,既能保護環境,也能可持續、惠民生的積極嚐試。

從近期一眾A股公司布局來看,類似的嚐試與開發還將繼續。

5月下旬,傑瑞股份與伊拉克油田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承包商,就曼蘇裏亞合同區塊項目與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初步簽署開發生產合同,這被傑瑞股份視為在氣田開發生產業務方麵,在伊拉克市場的重要突破。

曼蘇裏亞項目位於伊拉克第二大氣田曼蘇裏亞氣田。在中標公告中,傑瑞股份認為,該項目是伊拉克政府對消除天然氣燃燒浪費和最大限度利用資源的重要實踐,助力該國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戰略。

以此為代表,中資企業加碼伊拉克油氣市場正在步入一個高峰。

5月以來,包括聯合能源、中曼石油、洲際油氣、安東油服等在內的多家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都公布伊拉克油氣項目中標信息,中工國際等國際化經營龍頭也更新了伊拉克油氣工程項目進展,這些都帶動了相關公司二級市場股價的一度上揚。

以中曼石油為例,5月12日晚,公司公告中標獲得伊拉克兩個油氣區塊的開發權。一塊位於伊拉克中部巴格達省和薩拉赫丁省,另一塊位於伊拉克中部納傑夫省和卡爾巴拉省。

一眾中資企業的挺進,直接原因是伊拉克油田新一輪招標。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450億桶,當前日產量400多萬桶,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次於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政府5月舉辦的油氣區塊招標活動招標了29個油氣區塊(3個開發區塊,26個勘探區塊),這是伊拉克政府6年來最大的一次油氣區塊招標。

從公布結果來看,中國企業中標數量超三分之一,7家公司合計拿下10個區塊,包括中國石油、中國海油、振華石油、聯合能源、中曼石油、洲際油氣、安東油服等。

伊拉克政府此次區塊招標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通過增加勘探活動提升原油儲量;二是推動2030年石油產量升至每天600萬桶的目標的實現;三是提升天然氣產量以滿足國內天然氣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若幹年內,伊拉克油氣區塊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操盤”項目的中國人以及中資背影。

中標公司都在期待盛宴。洲際油氣集團投標負責人就曾對媒體表示,區塊鄰近可同步開發,具有聯動和協同效應,對項目前景樂觀。

“一帶一路”為這些中方資本布局伊拉克提供了重要機遇。東風之下,中資企業積極布局伊拉克,正在給當地油氣產業帶來深遠影響。

2009年起,伊拉克開始引入國際石油公司進行原油勘探開發合作,包括埃克森美孚、殼牌、BP等,推動伊拉克原油產量的上升。但從最新獲得競拍資格的公司來看,主要來自中國、伊拉克、歐洲等地的公司,已經沒有來自美國的石油巨頭。

今年年初,世界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清空手中股份,把伊拉克西古爾納-1油田的牽頭作業權交給中石油。西古爾納1號油田位於伊拉克巴士拉西北約50公裏,是世界上的超級大油田之一,預計可采儲量超過200億桶。由此,美孚徹底退出伊拉克市場。

“中進美退”成為大趨勢。中資企業在伊拉克的布局,有望促進全球石油市場結構的調整,提高中國在國際能源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對於美國能源巨頭的接續退出,在中工國際副總經理劉生承看來,主要是基於成本收益因素考量。“競標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拚成本,美資公司成本比中資公司要高很多,所要求的利潤回報率也高,而伊拉克目前的油田作業模式不是西方資本所期待的暴利性產業,中資企業的優勢便逐步體現出來。”

經濟規律和利益牽引起到重要作用。石油躺在地下睡覺,不會帶來收入。要想兌換為經濟效益,中國公司在吃苦耐勞的底座之上,高效率、強安全管理、強質量管理等,都成為更加適配的選擇。

中國公司具有與歐美公司不同的開發模式。自噴之後還會進入第二階段“注水開采”環節,使石油價值有最大程度的發揮。中國少油,所以對油田開采也更加珍惜。

在布局伊拉克的中資企業中,正在崛起一類特殊主體。聯合能源、安東石油、中曼石油……這些典型的民營企業,在數十年的市場競爭中,練就了成本低、靈活性強的特點,疊加技術優勢加持,才使中資企業在伊拉克油氣田競標中收獲滿滿。它們的中標,或許將會為包括中工國際在內的海外工程類中資企業帶來進一步合作的新機會。

當然,在加速布局的過程中,風險意識也不容或缺。個別項目成本較低,尤其是勘探類項目,在伊拉克市場規範性有待完善的大背景下,某些風險值得提前防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