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麵包就外界關心的“全國化挑戰”再次做出回應。
6月4日,在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針對公司產能布局和廣告投放的相關問題,桃李麵包方麵回應表示,“公司目前全國布局已逐漸完成,下一步將針對不同市場進行區域性投放,提高公司整體生產效益”。
這家公司在過去一年業績增長乏力。
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67.59億元,同比增長1.08%;淨利潤為5.74億元,同比下降10.29%。2024年一季度則延續了低迷勢頭,營收14.00億元,同比減少5.15%;淨利潤1.15億元,同比減少16.95%。
以“短保麵包”作為核心業務的桃李麵包,其原本的競爭優勢就在於有足夠的性價比。“中央工廠+批發”商業模式下的規模經濟優勢,高效運轉的供應鏈體係,以及在全國覆蓋範圍廣且穩定的銷售網絡,支撐起桃李麵包過往多年幾乎兩位數的業績增長。
但拉長時間線來看,從增收不增利,到營收增速越來越慢,桃李麵包在過去幾年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圖片來源:微博@桃李麵包
桃李麵包在2019年的營收增速曾高達16.77%,但到了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回落至5.66%。2020年的營收雖然實現了5.66%的增長,淨利潤增長則高達29.19%,但實際上這多少出自一些偶然因素——比如疫情期間社保費用階段性減免政策,降低了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合計8491.47萬元;新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執行,讓折舊費用大幅減少。
2021-2023年它的營收增速連續下滑,分別為6.24%、5.54%和1.08%;同期淨利潤也連續下滑,分別為7.63億元、6.40億元和5.74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3.54%、-16.16%、-10.29%。
事實上,正如上述業績說明會上外界所關注的重點,困擾桃李麵包的一個長期問題,則是區域發展出現了嚴重不平衡——這家東北起家的麵包公司,業績“北強南弱”的局麵已經持續很長時間。
從收入貢獻上來看,2023年東北地區實現營收28.28億元,占總營收約41.84%;華東地區實現營收20.94億元,占比約30.98%;華北地區營收15.22億元,占比約22.52%。
桃李麵包一直並未放棄全國化的野心,並在產能建設上不斷投入。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桃李麵包共有22個生產基地已投入使用,在建生產基地項目5個,包括廣西、長春、河南、佛山等生產基地以及上海桃李食品生產、研發及運營總部一體產業化基地項目。
而現階段這樣的大筆投入卻拖累了它的盈利能力。
其中華東、華南地區的毛利率是全國七大區域中最低水平,分別為8.41%和1.53%,並且分別比上年減少2.09個百分點,以及減少2.13個百分點。而東北、華北、西南、西北地區的毛利率水平都超過了20%。
對此桃李麵包解釋稱,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以及部分新建項目投產後產能未完全釋放且前期費用較高。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大筆建設的產能還未來得及消化。
從產能利用率來看,華東、華南地區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2.19%、69.66%,與華北地區85.48%、東北地區79.72%的產能利用率相比較低。
於是在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出質疑稱華東、華南毛利率逐年走低,公司在兩個區域投入巨大卻難見效益。
為此桃李麵包回應稱,“華東和華南區域布局已逐漸完善,下一步公司將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味美的麵包和優質的服務,促進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桃李麵包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已經不是一朝一夕,解決起來也並非易事。除了部分工廠落成投產時間並不長,持續性的投入要見到收益還需要一定的成熟期外,其實更為關鍵的仍然是市場和渠道的競爭。
以短保麵包為主力產品的桃李麵包在這些地區可能麵臨更為激烈的競爭,譬如同類型的曼可頓在華東布局多年,以及全家、羅森、711等便利店自有品牌在南方市場更為常見。
桃李麵包在年報中稱,截至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國市場建立了31萬多個零售終端。另外,公司在與永輝、華潤萬家、沃爾瑪、大潤發等大型商超之間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的同時,還與區域性知名連鎖超市物美、新天地連鎖、比優特和紅旗連鎖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而經銷商的變動情況來看,2023年西南與華南地區的經銷商數量實現了淨減少,前者在報告期末增加8家,減少11家經銷商,總數為117家;而後者未能新增經銷商,反倒減少了12家,總數為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