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570億欲再募資百億元,隆基綠能又被撞了一下腰!

來源: 環球老虎財經 2024-06-08 00:38: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454 bytes)

近期處於風口浪尖上的隆基綠能欲發債以募資百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或是一種禦寒手段。2024年的光伏行業可謂舉步維艱,產能過剩,盈利壓力大是業內共識。外憂之下,隆基綠能自身也有不少隱患。基於此,市場嗅覺靈敏的光伏巨頭選擇“儲糧”。

賬上躺著570億元的貨幣資金,隆基綠能又要伸手向市場“要”100億元。

6月6日,隆基綠能“拋出”一則高達百億的發債融資方案,並宣布提升理財額度,引起各方討論。

業內人士認為,隆基綠能“發債+理財”的組合或體現出公司資金並不充裕下的矛盾。不過從其賬麵資金來看,顯然也並不缺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季度其賬麵的貨幣資金超過570億元。

那麽,既然“不缺錢”,為何隆基綠能還要大舉發債?目前,國內光伏景氣度承壓、海外因素帶來幹擾不斷,對於公司而言,業績改善尚需時日;為防患於未然,囤積資金或是一個務實選擇。另外,隆基綠能在新技術領域的追求仍在,擴產也是驅動公司大舉募資的動力。

 

一邊發債一邊理財

6月6日晚間,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公開發行100億元債券。

具體來看,隆基綠能計劃發行的品種涵蓋一般公司債券、可續期公司債券、短期公司債券、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綠色公司債券、“一帶一路”公司債券等。據其描述,此次發債旨在滿足補充流動資金、償還有息負債、支持項目建設及運營、權益出資在內的多層次目的。

百億債券融資方案麵世後,立刻引起市場討論。有觀點猜測稱,此次事件或是隆基綠能資金匱乏的一種映射?

Choice統計顯示,2024年一季度,隆基綠能經營現金流淨額大幅流出48.89億元,同比下滑47.02%,;但資產負債表方麵,同一時段內隆基綠能依然擁有573.14億元的貨幣資金,仍能覆蓋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應付債券、租賃負債等細分項目的總和。

此外,2023年末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流動比率為1.4、1.42,速動比率為1.09及1.1,顯示公司短期債務支付能力較好。

所以,盡管隆基綠能通過自身業務運作創造的現金收入較以往偏少,但其手持資金飽滿,償債指標依然“在線”。

同日,隆基綠能還發布了一則有關理財的公告,宣布將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單日最高餘額上限從200億提升至300億。

至此,一邊大額發債、一邊又進行大規模理財的“矛盾”又突然顯現。

不過,隆基綠能表示,提高理財額度與公司債發行無關聯。而梳理曆史公告發現,公司曾在2019年及2022年就調整過理財規劃,兩次分別將單日最高餘額上限從30億元、80億元增加至60億元、150億元,並在此後購入多隻年化收益率2%-4%左右的理財產品。

整體來看,本次理財事宜或隻能反映出,隆基綠能沿用曆史慣用手段,充分盤活存量資金獲取受益。一定程度上,也間接預示著公司資金較寬裕。

而至於隆基綠能為何要在“手頭不緊”的情形下繼續發債融資,也許與其當前所麵臨的處境需要提前預備足量資金有關。

 

囤積資金“禦寒”

促使隆基綠能在資金層麵進行充分儲備的原因之一是公司即將“迎戰”多種不確定性。

首先隆基綠能業績低迷。

財報顯示,2023年Q3至2024年Q1,公司單季度分別錄得營收294.5億元、354億元、176.7億元,同比減少18.92%、16.33%、37.59%;扣非淨利潤分別實現同比增速-42.24%、-118.1%、-167.37%,下降態勢顯著。

隆基綠能在業績報告中提到,組件、矽片價格下降及存貨跌價準備造成的計提減值增加是營收利潤皆受挫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2023年光伏產業鏈成本加速下降,其中組件價格至當年末已經降至不到1元/W的水平,年內降幅約48%;此外,單晶矽片182價格降幅超過48%,單晶矽片210價格降幅高於38%。

進入2024年一季度,光伏產品下跌趨勢繼續延伸。據東吳證券援引SolarZoom統計顯示,截至3月29日,單晶矽片210價格為2.55元/片,同比下滑68.9%,單晶矽片182價格為1.85元/片,同比下滑71.54%,單晶PERC182組件(單麵)價格為0.88元/W,同比下滑50.28%。

現如今,組件、矽片價格的疲態仍在擴大。截至5月24日,單晶矽片210價格僅有1.85元/片,單晶矽片182價格達1.25元/片,兩者較一季度末再跌約3成;單晶PERC182組件(單麵)價格為0.82元/W,較一季度末亦下跌近7%。

往後看,若光伏產業鏈各細分產品維持目前“跌跌不休”之局麵,那麽這不但將導致隆基綠能業績複蘇時間延後,而且會使得公司即期虧損金額仍存擴大的可能。

在4月30日進行的隆基綠能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鍾寶申也坦言,按目前光伏市場供給情況來看,若無特別外部因素影響,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還需做好艱苦準備。

此外,隆基綠能還需直麵外部擾動的影響。

6月4日,坊間傳出在美國政策影響下多家光伏企業已關停部分東南亞工廠生產線的傳聞,並提到隆基綠能所在馬來西亞光伏組件廠將逐步關停,五條越南電池片工廠已停工。

對此,隆基綠能並未“辟謠”。據公司2023年年報公布的重大非股權投資,耗資21.25億、年產6.6GW單晶矽棒項目將於今年二季度在馬來西亞正式投產;累計耗資近23億的“馬來西亞年產2.8GW單晶組件”、“越南年產3.35GW單晶電池”項目剛剛於2023年完成投產。而假設傳言為真,那麽勢必對公司海外新產能釋放不利。

綜合而言,在國內光伏景氣度不佳導致業績承壓以及海外因素帶來壓力的背景下,隆基綠能經營改善或仍是慢變量。因此,公司需要“禦寒保暖”。

 

逆勢擴產

“光伏冷冬”仍在延續,但是隆基綠能依舊選擇擴產。

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目前光伏行業中很多環節甚至處於虧損現金階段,表現太差的企業相信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因而,光伏雖然不景氣是事實,但出清和升級的進程已經展開。鑒於此番事實,作為業內龍頭的隆基綠能仍有較大意願布局未來。

在回應近日股價大跌原因之時,隆基綠能官方表述了“債融資主要用於之後新BC電池擴產”這一信息。同時,據公司之前透露,其年內也將加快BC技術產能布局,並推出HPBC二代產品。

據隆基綠能規劃,BC電池年產能將達到100GW。資料顯示,公司BC係列下的HPBC產品擁有更高轉換效率、低衰減率,可實現組件功率比同規格TOPCon組件高5%以上;而公司自主研發的HBC電池在測試中一度可獲得27.09%轉換效率,為世界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TopCon仍被認為是主流技術。此番隆基綠能“逆勢”重點布局效率更高的BC,或無疑是瞄準了更遠的趨勢;公司在2023年年報中說明,在同質化競爭環境下,BC電池技術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晶矽電池絕對主流。

另外,作為隆基綠能旗下的主要業務,矽片與組件的擴產之路也尚在途中。

未來三年,單晶矽片年產能、單晶組件的年產能需分別到達200GW和150GW,相較2023年會分別實現增長72.52GW和77.23GW。其中,“泰睿”將至少占據單晶矽片產能的8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