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鋰都”,遂寧如何“再升位”?

圖片來源:攝圖網_601250423

新能源時代,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存在,從馬路上飛馳的電動車,到天空中翱翔的無人機,再到不離手的智能手機,都離不開這一強勁的動力來源。

而生產鋰電池原料的重要城市——遂寧,近年來不斷推動鋰電產業發展,不僅製定了千億產業發展目標,還計劃在2025年實現“世界鋰都”的雄心。目前,60餘家鋰電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遂寧紮根而生,成為遂寧發展鋰電產業的鮮明注腳。

不過,在鋰電產業集群邁向千億級的過程中,外有寧德、宜春、宜賓、新餘、棗莊等競爭者,同步提出建設“鋰都”;內有“缺少終端核心項目、創新能力依然不足、中高端人才相對匱乏、生產性服務配套不足”等當地產業短板。麵對發展鋰電產業、建設“世界鋰都”的目標,遂寧如何“再升位”?

增量從何而來

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鋰電產業版圖中,遂寧占有一席之地。早在上世紀90年代,遂寧就有企業入局了鋰電產業,遂寧也成為了四川乃至全國首批在鋰電產業布局上搶跑的城市。發展至今,已取得一些成績。

2022年,遂寧鋰電產業實現產值581.7億元、同比增長407.9%,在全省鋰電產業規模中占比超20%;2023年,遂寧鋰電產業產值突破650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1/3。

2022年底,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賦予遂寧“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範市和鋰電之都”的發展定位。

誌在千“鋰”的遂寧因此製定了“兩步走”的實施路徑:到2025年,鋰電產業成為全市重要支柱產業,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建成全國知名、世界聞名、行業著名的“鋰電之都”;到2030年,鋰電產業關鍵領域在全球地位持續鞏固,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引領力的“鋰電之都”。

增量從何而來?分析遂寧目前鋰電產業的格局,當地“十四五”鋰電產業發展規劃中曾提到,“上遊鋰材料發展相對強勢,中遊的電池產品集成、下遊的終端應用缺乏旗艦型、核心型企業引領,缺少前沿鋰電產品項目儲備”。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了“成遂協同、共建共享”成遂鋰電及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交流大會。會上,針對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現狀,遂寧市經信局機關黨委書記盧修明談到了遂寧謀求增量、打造“世界鋰都”的三大路徑:“上遊關鍵材料生產要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優勢,中遊電池產品製造努力邁向全國一流,下遊要建成全國重要的鋰電新能源終端應用基地。遂寧要在挑戰中成功突圍,必須做長長板,補齊短板。”

產業初步成鏈

瞄準“世界鋰都”的目標,產業鏈上下遊的項目逐步紮堆聚集。氫氧化鋰、磷酸鐵鋰、鋰電池以及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利用,隨著項目接連落地,遂寧鋰電產業初步成鏈。

近年來,當地龍頭企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等企業不斷投資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項目,讓遂寧成為川渝唯一沒有鋰礦卻掌控鋰資源的地區,在鋰電產業上遊擁有一席之地。

為了鞏固在鋰電產業上遊的話語權,去年7月,遂寧擊敗多個省市競爭對手,成功申建西南地區首個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在原料價格波動極大的市場背景下,為行業服下了“定心丸”。

在產業中遊方麵,在四川裕能、富臨精工、龍蟠科技等的帶動下,遂寧的正極材料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生產基地。盧修明透露,當地磷酸鐵鋰產能已達到46萬噸,占比全國總量18%,產量居全國第一。

“料要成材,材要成器,歸根到底要落腳於‘器要好用’”,成都市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聯盟秘書長、成都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院長劉全如表示,鋰電產業最終要應用於電池製造和終端應用,變“強”的同時也應求“全”。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新秀”,蜂巢能源20Gwh項目已在遂寧建成投產,不僅完成了遂寧鋰電產業鏈的下遊布局,也進一步促進遂寧鋰電產業價值鏈加快躍升。目前,一期項目已開始生產,二期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產能未來還會進一步釋放。

此外,為解決鋰電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遂寧還同步布局了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去年7月,蜀礦環鋰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一期項目(2萬噸/年)正式投產,以期形成再生鋰的產業閉環,降低對礦產資源的依賴。

眼下,鋰電產業鏈多個大項目相繼開花結果,“鋰資源開發—鋰電材料—鋰電池—終端應用—綜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逐步構建,遂寧已成為西部地區鋰電產業鏈較為完善的集中區之一。

鋰電產業“再升位”

除了城市之間的“鋰都”爭奪戰,鋰電產業部分環節還存在產能過剩風險、材料價格劇烈波動等問題。比如,今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跌破10萬元/噸,與2023年初的高點相比,跌幅達八成。這對於鋰電產業優勢集中在上遊的遂寧而言,價格波動帶來極大的風險。

盧修明坦言,在碳酸鋰價格下行背景下,不具備成本優勢的落後產能還將加速出清,“發展至今,遂寧鋰電產業已取得頗多成就,但還要‘再升位’”。

此前,遂寧鋰電產業協會組織企業家前往廣東深圳、山東棗莊等地學習培訓,加強行業間交流,了解市場行情變化,以此擴大遂寧鋰電產業的“朋友圈”。

前述會議也是遂寧擴大“朋友圈”的途徑之一。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參加當天活動的企業共38家,11家來自成都,27家來自遂寧。活動現場,各位企業家麵前擺放著一份《遂寧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機會手冊》(下稱“手冊”)。政府牽線,企業對接,希望在新材料產業鏈上擦出市場合作的火花。活動結束後,來自成都和遂寧的兩家企業已傳遞了初步的合作意願,接下來會進一步供需對接。

盧修明表示,遂寧全市鋰電企業不斷發出就近配套的呼聲,為了提升產業鏈的韌性、供應鏈的黏性,鋰電產業的上中下遊還需要精準對接。

競速鋰電賽道,遂寧的認知逐漸清晰:打造核心競爭力,除了向外攜手兄弟城市,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還要向內創新、苦修內功。

遂寧鋰電產業的迅猛發展,對於鋰電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鋰電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留存人才不僅完善產業鏈條的關鍵,更是邁向“世界鋰都”的重要環節,但在遂寧當地看來,“中高端人才相對匱乏、創新能力依然不足同樣是發展鋰電產業的問題”。

如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周堃所言,“鋰電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鴻溝,校企之間需要合作,共同實現實踐教學。這一過程中,高校參與解決產業上中下遊的工程技術問題,企業也借助高校的科研優勢,填補重點實驗室、檢測平台、標準體係等方麵的空白,占領產業前沿陣地”。

去年5月,遂寧在“鋰電”人才13條措施的基礎上,出台強化鋰電產業人才支撐16條措施,從支持鋰電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到技能型人才引進,從補貼獎勵金額到發放方式,都能一一找到答案。

與此同時,國內首個鋰電產業學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鋰電科技學院也於去年5月在遂寧射洪投用。目前,學院已有2200餘名學生,與天齊鋰業、盛新鋰業等多家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預計2025年可培養鋰電專業技術人才3000人以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