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稀土供應鏈成型,馬來西亞幫了大忙

來源: 熱點微評 2024-06-02 01:14:1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64 bytes)

早在去年7月,日經中文網就報道,美國正在重新構建稀土磁鐵供應鏈,因為是可以使用在純電動汽車(EV)的戰略物資,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把中國占有很高份額的生產工序轉移到美國國內。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國企業的投資步伐在加快。

圖片

在如今,據美媒消息稱,美國的稀土供應鏈正在成型。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建立起了從采礦到冶煉分離、金屬和合金、下遊釹鐵硼等稀土功能材料的產業鏈。

圖片

在美國這條稀土供應鏈中,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但目前來看,馬來西亞或是一個關鍵角色。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有望實現到2027年國內稀土元素供應鏈滿足國防需求的目標,形成了包括MP材料公司、Ucore公司、Lynas公司、Defense Metals Corp公司等在內的企業供應鏈。

圖片

盡管規模和盈利能力仍待觀察,但其補鏈和延鏈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在這條產業鏈的建立過程中,馬來西亞可能幫了大忙。

圖片

在今年3月下旬,根據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報道,馬來西亞作為僅次於緬甸的第二大稀土金屬礦石出口國,希望向中國尋求投資和技術援助,建設稀土加工工廠。

馬來西亞想要中國稀土技術背後,一方麵是西方稀土冶煉分離產能有限,且資本開支和運營成本均高於中國,另一方麵,馬來西亞已經成為美國稀土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但馬來西亞沒有稀土深加工技術,這顯然也將大大製約他們的稀土在美國稀土供應鏈上的議價能力。

馬來西亞現任總理安瓦爾,曾經強調他們對於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感興趣。但事實上,從美國建立的稀土供應鏈體係來看,馬來西亞是想在這條稀土供應鏈中盡可能謀求更高的地位。

路透社指出,馬來西亞稀土礦儲量約3萬噸,相對於中國4400萬噸儲藏量(占有全球稀土市場大約85%的份額,儲量第一、產量第一和銷量第一),在全球占比不大,但從總量上來看,依然是非常龐大,足夠出口全球眾多國家,稀土加工產業同時還能提供上萬個就業機會,稀土開發占其國家GDP的40%以上,對於馬來西亞來說,限於稀土開采技術,包括吉特的礦藏是一塊價值萬億的稀土寶藏無力開采,這限製了馬來西亞的潛力。

圖片

與此同時,中國雖然自己儲備量大,但是中國需求量也很大,也需要從馬來西亞進口,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7月,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的稀土占進口總量的8%。

中國不缺稀土也不缺技術,但但當前,美國正在全球建立一條不依賴中國的稀土產業鏈,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把礦送到我們家來提煉,我國和美國在稀土方麵處於相互依賴的局麵,但如今美國試圖把中國排擠出去。

圖片

如果要把中國排擠出去,關鍵是要擁有中國稀土技術,讓其掌握在美國供應鏈公司手裏。因此,馬來西亞尋求向中方申請進口稀土加工技術,一方麵是可以開發本國價值1萬億林吉特的礦藏,一方麵,美國稀土供應鏈的開發,馬來西亞會成為關鍵一方。

畢竟,盡管許多其他國家都擁有稀土加工技術,但中國是唯一擁有所有17種稀土產能的生產國,擁有著令歐美國家垂涎的從開采到精煉的全套技術,能夠應付目前馬來西亞發現的17種稀土元素加工需求,且已開始精煉馬來西亞礦藏。馬來西亞地下蘊藏著全部17種稀土元素,與任何其他國家合作無法讓所有稀土元素得到提煉,且產生的價值會較低。

因此,隻有中國能幫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也確實需要幫忙,中國與馬來西亞一直有合作以及中國過去對馬來西亞的投資也很大。馬來西亞是中國亞太經濟合作產業鏈延伸與爭取的對象,也表態了不在中美之間站隊。似乎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但問題是,如果馬來西亞掌控了稀土開采技術,那麽屆時就可以一舉拿下美國稀土供應鏈中更多的訂單,提高議價權,美國的稀土供應鏈體係反過來對中國構成壓力與競爭。

原本蒙古國也是一個美國的重要稀土供應國,但由於位於中俄之間,這個地理位置是個麻煩,蒙古作為地緣政治中的小國,要如何實現稀土向美國輸送,依然充滿了挑戰。

圖片

因此,馬來西亞的重要性就提升了。馬來西亞尋求中國的稀土技術,可能一次請求不成,未來會有多次,國內是否要為馬來西亞破例,或許一方麵要考慮國家安全,一方麵要考慮美國稀土供應鏈成型過程中,馬來西亞的關鍵角色地位。

稀土核心技術要保留,印度經驗是重大教訓

馬來西亞一方麵在去年禁止稀土出口,這意味著中國可能無法從馬來西亞進口稀土,但同時,馬來西亞卻成為了美國稀土供應鏈的重要供應方。那麽這項禁令到底是針對誰的呢?

因此,在種種風向背後,有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從商業因素來看,馬來西亞並不具備稀土加工所需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如果中企貿然投資,麵臨長期成本高、投入產出不對等的風險,最後可能就會變成虧損的黑洞。

在當前不確定性的國際外貿環境下,稀土對外生意模式的關鍵是,大家互惠互利,但對於關鍵技術要有所保留,其實我們在關鍵技術的出口上,過去曾經有吃過虧。典型是與印度的合作。

過去涉及到國之大器的關鍵的技術產品出口,包括盾構機、光伏產品等也一直在麵向印度出口與項目落地。在國內企業的幫扶下,原本依靠進口中國光伏組件的印度,現在已經變成了出口國,數據暴增。印度2023~2024財年光伏裝機量超15GW。

圖片

另一方麵是中國手機過去密集在印度建廠,但如今印度手機產業已經快速崛起,成為印度第四大出口產品。

印度《經濟時報》5月23日報道,根據印商工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24財年(印度財年到Q1)印度智能手機出口高達達156億美元、增長同比42%,一躍成為印第四大出口產品。

圖片

而中國的情況則是,手機出口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鄭州富士康出口金額下降58%。富士康不斷將產能向印度轉移,力爭到2024年,年產約2000萬部iPhone,員工數量也增加2倍至10萬人。有業內人士歎息,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遭遇殺豬盤不說,還賠本賺吆喝,送給印度人一個大產業。

圖片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在稀土供應鏈上的技術地位與主導地位不能丟,核心是把技術抓住自己手裏,如果馬來西亞成功地從中國獲得稀土加工技術,依賴當下美國建立的稀土供應鏈體係快速成長,反過來將降低中國稀土的產業鏈價值。

中國應該聯合其他稀土出口國家組成稀土出口國聯盟,製定稀土出口價格及規則,推出自己的行業標準,基於當前特殊的外貿環境,核心技術如在自己手裏,掌控主導權,同時建立由自己主導的產業鏈模式,互惠共贏,非常關鍵,我們的生意模式要變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