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複雜、多變的時代,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我們看到了日本經濟規模在2009年被中國趕超,降至全球第三;我們還在2023年,看見日本GDP被德國超越,降至全球第四名。
排名還會繼續下降!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日本GDP將在明年被印度超越,降至全球第五名。這種轉變對中國、德國、印度居民來說,可能是有幸的,畢竟經濟總的實力獲得提升了嘛。
但對日本居民來說,這種轉變可能就是不幸的,就像部分網友所說的那樣:日本已經由30年前的高等級發達國家,轉變為當前的“普通發達經濟體”。若再沉淪十多年,還能保住發達國家地位嗎?
日本即將在發達國家群體中,淪為靠邊站的角色
在經濟規模被德國趕超時,《日本經濟新聞》曾發布了一篇名為《日本即將在發達國家中淪為靠邊站的角色》的文章,大意是:日本人均GDP曾經超過美國、德國,在G7集團中排第一。
現在,日本的人均GDP已在G7集團中墊底了。在38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日本人均GDP也降至第20名了。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宮川努憂心忡忡地說:“從經濟上看,日本在發達國家中可能就要變成靠邊站的那個了”。
日媒認為,日本經濟在最近30年時間內停滯的核心原因是產業轉型和升級失敗。以《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為例,日本入選企業曾經在1995年達到近150家的高位,可媲美美國。
但在2023年,日本在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僅有40家”。這種巨大的落差,固然有企業經營失敗的原因,但更大可能是政策失敗、科技創新戰略有誤、文化和社會製度僵化的拖累。
受少子化、高齡化影響,日本勞動力出現短缺。但日本卻並未向美國、德國等學習,既沒有擴大移民,又沒有推動女性就業,而是鼓勵本該退休的老年人繼續就業,搞什麽“無退休社會”。
這是體製僵化的表現之一,與年輕女性、引入國外的優秀移民相比,老年人的思維往往是守舊的,創新思維往往是落後的。在新產業、新經濟、新思維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讓老年人不退休。
讓老年人一直就業來彌補勞動力短缺的政策是弊大於利的。日媒還認為,日本政府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麵也始終流於表麵,無法打破桎梏,無視私營部門對於改革的怠惰。
還有不斷高漲的償債成本也將進一步增加支出,給日本納稅人帶來可怕後果。日媒稱,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日本政府無論怎樣發債撒錢,都不會產生明顯拉升作用,隻會把債務問題傳給下一代人。
總之,不管是日本人自己,還是全球各大經濟分析機構基本都認為:日本GDP在發達國家內部將變為配角,在全球的地位也將日漸沉淪,並有望在明年被印度超越,降至全球第五名了。
IMF預測:印度GDP將超過日本,升至全球第四
在今年4月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測:美國GDP將在明年擴大至29.84萬億美元,在2026年實現30萬億美元的突破,領跑全球。中國經濟規模在2025年約為19.79萬億美元。
並將在下一年實現20萬億美元的突破,繼續排在全球第二的位置。第三名是德國,2025年的GDP約為4.77萬億美元。然後是印度的4.34萬億美元,日本的4.31萬億美元……
或許有人會說,日本經濟的萎靡除了本文提到的那些原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匯率,即日元大幅貶值。日元貶值的影響,在去年和今年的確是理由之一,但按照IMF的預測:
日本2025年的GDP為4.31萬億美元,要比2024年的4.11萬億美元高很多,也要比去年的4.21萬億美元更高。明年的日元,整體上處於升值狀態,而不是貶值。
就像日媒點評的那樣,日本政府應當將重點放在夯實經濟增長的基礎領域,努力推動自由貿易和科技創新,提升勞動生產效率。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美國那邊,成為美國維持霸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