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員工,打造史上最強退市“釘子戶”

最近某機構公布了一份關於中國上市公司員工人數的統計,在國內5000家上市公司裏,比亞迪、中國移動和農業銀行的員工總數位列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前三。其中,比亞迪的員工總數已超過70萬人,連續兩年位列第一。

員工人數多應該是普通人對上市公司的基本印象,但你可能不知道大A還有不少員工人數不到20人公司,在其中就有這麽一家公司,員工數長期穩定在15人左右,而且上市時間從96年開始,長達28年,到今年的5月份走向退市之路。

這就是位於煙台的上市公司—園城黃金,當然在多次ST後,它的名字更多的時候被稱為ST園城。更有意思的是,今年4月,對於證監會對園城黃金的一項酒水飲料業務產生的利潤問詢,這家公司非但未說明原因,而是直接拒接監管人員電話。看來公司是真的隻有員工少時肯定屬實的,畢竟接電話的人也沒有了。

相比從上市前一路財務造假、粉飾太平的美尚生態,園城黃金一路卻磕磕絆絆,幾上幾下,多年屹立不倒,堪稱大A曆史上罕見的奇葩股。經曆多次違規,跨界失敗,ST園城是如何能在資本市場長期遨遊的?長年業績虧損,園城又是怎麽保住上市公司的殼的?

不到20人的“退市釘子戶”

其實國內的公司上市沒有員工人數的要求,對於公司高管數量倒是有嚴格的規定。《公司法》中明確規定,上市公司高管人數不得少於7人、不得多於9人。

我們來看看園城黃金的員工規模。2018年第25名員工,2021年就剩下12個了。這12個裏麵有5個高管,3個監事,加起來8個高管正好符合規定,然而扣除8個高管,實際員工數隻有可憐的4個人了。公司架構儼然成了兩個領導防守一名普通員工了。

實際上,園城黃金還不是A股曆史上員工人數最少的公司。2019年的ST毅達的財報裏顯示,2018年其公司員工人數僅有2人,被股民戲稱規模還不如街邊的早餐店。當然出現員工人數的陡然下跌,大概率是公司的經營狀況毫無疑問是出現了重大危機。但相比ST毅達此後一年不到被強製退市的結果,本文的主角園城黃金的經曆則更為魔幻了。

園城上市的時間為1996年10月28日,剛上市的時候,股票的名稱還叫煙台華聯,主營業務是百貨業務,是煙台第一家上市公司,之後主業多次轉型,變成了現在的園城黃金。

煙台的招遠和蓬萊都擁有國內開采規模數一數二的金礦。園城黃金看起來名字似乎也像一家經營黃金開采的公司,但實際上它的業務主要是黃金托管業務,說白了就是幫客戶做黃金投資的公司,所以上市後的園城黃金沒有想象中的腰纏萬貫,隻能靠著托管費艱難的養家糊口。根據財報顯示,園城黃金唯一有價值的家底兒就是參股公司煙台園城黃金旗下位於澳大利亞的礦產開采權。然而好玩的是這個礦從園城黃金參股以來就沒有達到生產條件,所以基本就是個擺設。

時間進入2019年,已經叫ST園城的園城黃金,眼見股價一路下跌,業績慘不忍睹。當年園城純靠出售32%的股權和1915萬的房產抵債,才渡過了難關。可是在2020年,證監會推出了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賣光了大部分資產的園城黃金,當時隻存一個上市公司的“殼”了,想通過變賣資產來套現走人的套路顯然已經走不通,那怎麽辦呢?下麵來看它近幾年的謎之操作。

重組再重組,跨界再跨界

既不能再變賣資產,還要做出公司業績。也許這家公司僅存的8個高管一拍腦袋,有了,重組。

2020年3月,園城黃金開啟了自己第一份重組計劃,通過收購泉州建設,34%津彤源的股份,以及收購津彤源其他兩個股東,從而100%控股津彤源。這家位於天津的津彤源的主營業務是提供危險廢物處置服務,並對外銷售陶粒產品。

然而重組計劃,僅僅不到4個月就有變化了。由於津彤源的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以及存在工程質量等問題,7月下旬,園城黃金終止了收購。3個月後,2020年10月,園城又推出了一份全新的重組方案,收購另一家名為聖窖酒業的公司。

對大A熟悉的股民一定知道,有幾年中國股市裏的白酒可是香的很,特別是醬香,還是位於茅台鎮的醬香。當然這是收購重組,不是意外的話,那就是要出意外了。

而且這次意外來的時間更短,僅僅一個月,園城收購聖窖酒業的計劃又泡湯了。

2020年,折騰了幾次,園城黃金淨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於一億被隨時退市風險警示,再又一次跨界重組失敗了。之後的園城甚至一度還想進軍新能源行業,短短4年時間裏,5次跨界重組,似乎園城黃金自己都覺得有點看不下去了,於是隻能換一種玩法了。

作為一家所謂的能源企業,園城黃金的收入主要靠建材貿易和煤炭貿易,這兩塊業務到了2021年忽然實現了逆天的增長。業務增長分別達到了驚人的968%和657%,輕鬆的就完成了保殼任務。

近幾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建材和煤炭行業的毛利率本來就不高,一家公司短時間出現如此逆天的業績增長,背後的緣由實在令人遐想。

關於園城黃金,還有一個搞笑的細節,在今年的4月22日晚間,園城黃金披露,和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過程中,有待核實收入1600萬元,主要涉及酒水飲料業務,發現公司2023年茅台不老酒銷售價格與2024年度審計期間部分電商平台店鋪的銷售價格存在差異,相關業務收入確認合規性存疑。看來園城當年和酒企的重組還真不是說說,真的有在做酒類業務。

4月23日,ST園城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公司董事長牟賽英女士涉嫌內幕交易。

奇葩股的保殼秘術

仔細分析園城黃金的奇葩之處,其實不在於隻有12名員工,也不是多次的習慣性流產式重組。而在於多年熟練的保殼姿勢,幾上幾下ST,居然在嚴厲的監管下還屹立不倒,甚至還做出一些業績,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了。

在2022年前三季度,園城黃金在利潤夭折的情況下,還實現了收入的大增。根據園城黃金的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大增是因為公司新增了燃料油貿易,實現了2.2億的收入。股價還一路從3塊漲到了21塊,一波大漲的背後,定然有不少小散入場,當然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是一地雞毛了。

賣資產、重組、突擊增收的、無償贈送資產……為了保住上市的公司牌子,曆來退市風險類公司“自救”招數五花八門。

有經濟學家表示,上市公司的“保殼”行為會對A股市場的資源配置產生一定的影響。過去幾年裏,一些公司會通過不正當手段來達成“保殼”目標,這會使得這些公司能夠在市場上繼續生存,而一些優質的公司則可能會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或者其他原因而麵臨退市的風險。

此外,保殼行為也可能會使得一些公司的股價出現大幅波動,這會使得投資者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保殼”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促進市場的公平和透明,使得市場資源能夠更好地配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份,已經有45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隨著注冊製的實施,意味著ST股麵臨著更高的退市風險。一旦公司的財務狀況或信息披露出現問題,便可能觸發退市機製。

隨著注冊製的落地,當前“殼資源”的價值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上市公司的上市程序更加簡便和規範,監管政策則會變得更加嚴格,隨著上市標準的提高,“殼資源”的價值也明顯下降。像園城黃金這樣拿著上市公司殼反複橫跳的現象未來應該會大幅減少。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大部分傳統行業的企業“殼資源”也不會像以前那麽吃香了。相反,一些新興行業的“殼資源”反而會更有吸引力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