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丹股份3個月漲超800%,是炒作還是實力?

來源: 環球老虎財經 2024-05-19 02:37: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11 bytes)

正丹股份的股價近期仿佛坐上了“火箭”,3個月暴漲超800%,背後的原因是公司產品偏苯三酸酐(TMA)或將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態。在正丹股份的這波上漲行情中,實控人夫婦身價上漲超47億,提前“埋伏”的各路資金也收獲滿滿。

正丹股份成為近期A股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

5月17日,正丹股份盤中漲超7%,股價最高達28.86元,而公司股價2月7日一度跌至2.83元,今日最高股價已較年內最低股價漲超900%。即便截止5月17日收盤,公司股價在3個月不到漲幅仍超800%。

能讓正丹股份股價如此狂飆主要源於公司“當家產品”偏苯三酸酐(TMA)在市場供給收縮下導致價格水漲船高。

據悉,正丹股份實控人為曹正國、沈杏秀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35.91%的股份。正丹股份的這波股價拉升,也給曹正國夫婦帶來了超47億元的紙麵財富。此外,多位牛散、公募基金也提前埋伏在了正丹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中。

 

正丹股份3個月漲超800%

這一輪股價大漲對正丹股份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即便今日收跌3.88%,2月8日低點至今的56個交易日內,正丹股份的股價累計漲幅依然超800%,4月1日至今的25個交易日內,股價累計漲幅達497.7%。

同期,正丹轉債的漲幅也達到了222.8%。16日晚間,正丹股份公告,由於4月16日至5月16日正丹股份股價已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正丹轉債”當期轉股價格(7.40元/股)的130%(即9.62元/股),公司擬提前贖回正丹轉債。根據安排,截至6月6日收市後仍未轉股的“正丹轉債”,將按照100.31元/張的價格強製贖回。

截至今日收盤,正丹轉債的價格報360元/張,Wind數據顯示,目前正丹轉債的剩餘規模為1.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股價的驚人漲勢,5月7日至13日正丹股份股票與可轉債被停牌核查。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停牌核查並未澆滅投資者的熱情,14日複牌至今正丹股份漲了7.87%。

據了解,正丹股份的主營業務為特種精細化學品和高端環保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偏苯三酸酐(TMA)、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乙烯基甲苯(VT)、均四甲苯等。

此次正丹股份股價“飛升”就與TMA有關。

據悉,TMA是一種重要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屬於精細化工行業細分領域的高端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環保增塑劑、高端粉末塗料、高級絕緣漆、高級潤滑油及高溫固化劑等,提升其耐熱性、耐候性、耐遷移性、耐腐蝕性、抗揮發性、耐高溫 等性能。

目前TMA的產能集中在美國英力士、意大利Polynt,以及上市公司正丹股份、百川股份、泰達新材五家企業手中,2023年這幾家企業的產能分別為7萬噸、3萬噸、8.5萬噸、4萬噸、3萬噸。

而此前曾有市場傳言稱,美國英力士將永久性停產偏苯三酸酐生產裝置,這意味著市麵上將減少約7萬噸的TMA供應。正丹股份4月30日的公告中曾提到,公司尚未直接收到美國英力士公司宣布偏苯三酸酐生產裝置永久性停產的公告。

不過,雖然美國英力士停產的消息還未得到“實錘”,TMA的價格就已經在供需變化的影響下“水漲船高”,根據生意社TMA的報價,TMA從2月底的1.73萬元/噸漲到5月17日的4.8萬元/噸,已經翻倍。

國聯證券研報指出,TMA價格向上頗具彈性和持續性。2024年實際需求約可量化為21.1萬噸,供給缺口達6.3萬噸,約占實際總需求的30%。疊加TMA的剛需屬性且短期無新增產能投放,TMA高景氣周期有望持續較長時間。

正丹股份可以說是“坐收漁利”,此外,同為TMA概念股的百川股份、泰達新材股價也紛紛大漲,4月至今股價累計漲幅分別達117.9%、648.8%。

 

誰吃到了暴漲的“果實”

正丹股份的這輪暴漲讓不少投資者有些“措手不及”,卻讓提前“埋伏”的各路資金收獲頗豐。

據悉,目前正丹股份由曹正國、沈杏秀夫婦掌舵。曹正國夫婦二人一同控製的禾杏企業有限公司、華杏投資(鎮江)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正丹股份26.25%、24.32%的股份。二人全資控股的銀萬榕樹6號私募基金持有正丹股份3%的股份。股權穿透後,曹正國夫婦共持有正丹股份35.91%的股份。

正丹股份的這一波股價拉升,讓曹正國夫婦的持倉市值漲超47億元。

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多位自然人進入了正丹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其中李勝軍、沈佐君新晉成為正丹股份的第7、10大流通股東,持股數分別為213.68萬股、105.85萬股。

此外,國金基金百億基金經理馬芳所管理的國金量化精選持有正丹股份126.26萬股,是第8大流通股東,不過該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減持共減持了81.9萬股。

若這些股東未在正丹股份股價暴漲前進行減持,其收益也十分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丹股份的股價異動期間,中小投資者成為買入的主力,據深交所披露,在4月18日至5月6日期間,正丹股份累計成交的92.26億元中,中小投資者買入金額達61.8億元,成交占比高達67%。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幾位股東“錯過”了正丹股份的這波股價飆升。

例如,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3季度進入正丹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4季度還進行了增持,截至2023年末持有185.27萬股。但到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已不在正丹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國金量化多因子、華夏智勝先鋒股票也在同期退出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業績依賴單一品類

TMA的供應收縮所帶來的影響不但傳導到了正丹股份的股價上,也反映在了公司的財報裏。

數據顯示,正丹股份一季度實現營收5.18億元,同比增長28.8%;淨利潤5899.25萬元,同比增長412.94%。正丹股份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TMA產量、銷量雙增加。

而2023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還不足千萬元。2023年,正丹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5.38億元,同比下降20.09%;歸母淨利潤987.51萬元,同比下降82.31%

具體來看,正丹股份有三大產品類別,分別是酸酐及酯類、高沸點芳烴溶劑、高分子特種樹脂單體,2023年,這三大產品類別分別貢獻了公司收入的71.11%、26.55%、2.29%。包括TMA在內的酸酐及酯類產品占了正丹股份收入的大頭。

不過,公司的毛利率極低。2023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僅為3.85%,今年一季度提升至14.33%。

毛利率低或是因正丹股份設備產能利用率不高所致。2023年,偏苯三酸酐涉及產能約8.5萬噸/年,2023年產能利用率約為69.75%。增塑劑、乙烯基甲苯等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4.65%、51.3%。

裝置產能利用率偏低疊加單位固定成本較高,導致正丹股份酸酐及酯類、高分子特種樹脂單體毛利率也分別下滑1.76%、28.2%。沸點芳烴溶劑產品毛利率大幅下降4.48%,成為-2.52%。

此外,今年一季度,正丹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轉負,為-1.75億元。公司賬上有貨幣資金5.2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9.40%。

研發方麵,同期正丹股份研發費用為2241.99萬元,同比增加31.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