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女富豪財務造假,誰的責任?

來源: 首席商業評論 2024-05-16 01:07: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13 bytes)

“我已經全家移民了,有能耐就過來抓我。”一條疑似是ST美尚某高管發布的微博,這幾天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上個月多次被指財務造假、連年虧損、股價暴跌超過90天的ST美尚終於被監管層立案調查,而這家多次拒絕報備、拒絕回函的上市公司卻以這樣的方式回複質疑,無疑讓人大跌眼鏡。

還有媒體報道,有美尚的高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表示公司上市就是造假,美尚的所有東西都是假的。雖然以上消息都沒有得到證實,但如果一切屬實,美尚絕對可以算得上是A股曆史上最囂張的公司了。有股民評論說,美尚絕對是悍匪中的極品,造假界的頂流。

截至5月8日,ST美尚的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將強製退市。截至今年3月末,還有超過2萬戶股民被這家造假的公司深深套牢。

麵對財務造假還理直氣壯的言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經濟學家劉紀鵬在一次論壇中怒斥,如此財務造假、欺騙市場和股民,ST美尚這樣的公司簡直是“烏龜王八蛋”。

然而即使拋開這些囂張的言論,美尚生態的各種造假細節也足以讓不少股民和業內人士瞠目結舌、三觀炸裂。美尚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連續九年造假,美尚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誰又應該為這個驚人的財務造假案負責?

綠化公司的造假“三宗罪”

美尚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總部設在了深圳。根據其官網資料顯示,公司深耕生態景觀建設行業二十年,主營業務涵蓋生態文旅、生態修複、生態產品三大領域,其實通俗來說就是主營業務是做園林設計和施工。美尚之前合作的不是大型的房地產企業,就是市政單位。

在2015年之前,隨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欣欣向榮,美尚生態也搭上了地產的順風車,業務做得風生水起。2015年,美尚生態在A股深交所完成了上市。

這裏有必要提一下美尚的創始人王迎燕,1967年出生於江蘇無錫的王迎燕,之前的經曆鮮為人知,至今沒有人知道她的第一桶金來自何處。公開信息可知,2016年王迎燕一度還以50億元的身價登上了胡潤百富榜,成為了國內知名的女富豪。

然而,此後王迎燕和美尚生態的一係列騷操作,直接成就了這家史上最強財務造假公司的威名。

首先,就是操縱股價,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從2018年6月到2022年7月這兩年間,王迎燕夥同某個私募基金公司,通過113個證券賬戶操縱美尚生態的股票價格,累計買入31.4億股,賣出31.38億股,合計397.98億元。雙向累計交易達到了800億元。有個搞笑的細節是,扣除傭金和相關稅費,幾個造假的賬戶最後還虧了2.38億。

那兩年時間裏的創業板指數可是漲了40%以上,也就是說,這兩年內就算是閉著眼睛買指數,那也能夠賺到錢。

第二件事,就是令人驚掉下巴的連續九年財務造假。其實縱觀全球股市,通過財務造假來謀求上市的案例並不罕見,比如前兩年曝光的許老板。當然還有不少企業是上市之後財務出現問題了,通過造假來瞞天過海。

然而美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財務數據從上市前到上市後全部都是造假的,這個在可能真的是業績絕無僅有了。

據證監會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早在2012年,就是美尚生態上市的前第三年,王迎燕開始主導這場好戲了。2012年到2020年之間,美尚生態的財報連續9年都顯示盈利,而且盈利數額一年比一年大,最多的一年憑空捏造了1.48億元的利潤。

美尚生態虛增利潤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包括常見的通過提前確認應收賬款收回虛增淨利潤,虛記銀行利息收入,不按審定金額調整項目收入。到最後索性建立21個子公司,通過虛增子公司收入來製造虛假的財務數據。

最後則是美尚創始人王迎燕上演的“金蟬脫殼”減持套現。根據同花順公布的數據,在美尚生態上市後,王迎燕通過各種手段已經累計套現了5.6億元人民幣。

其中5.29億元還是通過內幕交易套走的。和老板吃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短短三年累計整個美尚的虧損金額超過了23個億。作為美尚生態時任董事長王迎燕、總經理、實際控製人,王迎燕最終被證監會處以1510萬元罰款,並終身市場禁入。

狡兔三窟,造假責任誰負?

上市前後一貫造假,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美尚生態曾經多次露出馬腳。早在2022年,就有不少自媒體開始質疑美尚的各種奇怪操作。最明顯的就是公司總部的頻繁搬遷。

作為一家無錫的上市公司,美尚分別在2022年5月和8月宣布總部遷往湖北和深圳,一家上市公司三個月內兩次宣布遷址總部簡直聞所未聞。當時就有不少媒體質疑,美尚在兩次遷址公告發布前後,股票居然還有大幅的上漲。在第一次遷址的5月11日前後,股價累計漲幅達到38.82%。如此反常的操作當月就收到了深交所的質詢。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居然不隻是在搬遷地十堰市,甚至在湖北省內都沒有任何業務的。

公司上市財務數據造假,高管套現賺得盆滿缽滿,而很多投資的股民卻要麵對血本無歸的現狀。據媒體報道,美尚的一些投資者已經拿起了法律武器進行索賠。在2023年,已有股民因為買進美尚的股票而累計虧損超過了270萬元。

對此,江蘇南京的一些股民已經啟動了對美尚的證券虛假陳述的民事索賠,律師接受正式委托的投資人已經有70多人,每人虧損金額在10萬元到50萬元。

在國內A股的曆史上,因為公司造假而被投資者索賠的並非個例,比如在2021年,康美藥業就因為年報虛假陳述,賠償投資者24.59億元;飛樂音響也被上海金融法院宣判賠償股民1.23億元。

和其他一些財務造假案件類似,上市公司的保薦機構、財務審計機構都必須承擔相關責任。有媒體報道,美尚IPO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已於2023年9月被行政處罰,其中的原因就是在美尚的上市過程中出具的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

另一家被追究的機構是美尚的審計公司,今年5月11日,北京證監局公開了關於對注冊會計師郭香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其中指出,郭香在美尚生態2017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執業中,未保持合理懷疑,未關注到銀行對賬單和銀行詢證函不一致的情況,走訪工作流於形式。此外,由於在2023年,美尚生態已經處於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北京澄宇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該會計事務所也在今年收到了有關部門的約談函。

有自媒體稱,ST美尚在接受監管機構調查時,多位高管的申辯意見都強調自己在造假中隻參與了一部分,聲稱自己配合了調查,希望從輕、減輕,甚至免於處罰。

有資深律師表示,美尚所涉及的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造假,早就已經涉嫌刑事犯罪。根據2020年的《刑法》修正案,對於欺詐發行的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信息披露造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就美尚涉及這些驚人的違法犯罪事實,高管大概率將難免刑事處罰。

總結

問題企業帶病上市,大股東套現跑路,最後留下一地雞毛,讓小散戶接盤。這樣的悲劇在A股曆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到頭來股民都不知道,到底是該怪審核不嚴,還是怪人家造假太狠。

為什麽這麽多人鋌而走險,不斷重複著上市、造假、減持和退市的套路呢?原因無非是這失敗的成本不高,但一旦這條路走通了,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

說到底,美尚生態的王迎燕,和許老板都是一類人,根本沒想到踏踏實實做業務,都是靠著假財務數據一夜變富。

4月12日,關於規範證券市場的新“國九條”出台,至今已滿一個月了。未來像美尚生態這類企業麵對高壓監管,弄虛作假的空間應該會更小。

對普通股民來說,隻有監管到位了,股市才不至於變成一場掃雷遊戲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