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海南,譽滿全球:紅牛兩代掌門人的中國心

來源: 極目新聞 2024-05-13 23:41: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777 bytes)

這一天,一瓶飲料成了最耀眼的明星。

牛磺酸、葡萄糖酸鋅和酵母β-葡聚糖等成分為它提供強勁的營養,大容量PET塑料瓶包裹著它的身軀。瓶身上,是兩頭對撞的紅色公牛,它們身後有一輪大大的金色太陽。

沒錯——紅牛,世界級的能量飲料品牌。它暢銷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量達70多億瓶,相當於平均每個地球人每年會買一瓶。

國內首款瓶裝紅牛®能量飲料

這瓶飲料就是泰國天絲集團推出的國內首款瓶裝“紅牛®能量飲料”。2024年5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信心中國·2024消費促進論壇暨消費之夜上,它榮獲“年度創新產品”獎。這一刻,內外煥然一新的它,再次受到聚光燈的狂熱追捧。

早在1993年,紅牛就在中國大陸設立了第一家飲料工廠。此後,這瓶充滿力量的能量水,日夜奔流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從未停歇。

然而,沒有多少人知道:紅牛的根就在中國。三十多年來,它其實是回到自己的“水源地”。

這是一則動人的傳奇,一個海外華人家族不忘故土、癡戀家鄉的故事。

一瓶回到源頭的能量水

紅牛®能量飲料首次在國際級展會亮相,是在此前幾周的海南海口,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

在世界各地的美食美酒、奇珍異玩讓人流連忘返之時,天絲集團的展台前排起了長長的人龍。他們在參與一款趣味遊戲。

天絲集團連續四年參展消博會

觀眾們戴上拳擊手套,對著一個垂下來的沙包猛擊一拳,經過電子測試儀自動計算出打擊的力度後,即可領取獎品。旁邊豎著武打明星吳京的大海報——他是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的代言人。

天絲集團攜多款產品亮相第四屆消博會

圍在展台前的人更多,他們在試喝天絲集團出品的各種飲料。很多品種是特意從國外帶來參加這屆消博會的,國內平時見不到。

天絲集團全球“偉大品牌之家”多元產品組合

一位身材修長、氣質儒雅的中年人,在屏幕上微笑著用中文向觀眾們問候。他正是天絲集團的CEO許馨雄,紅牛創始人許書標的兒子。一瓶一人高的紅牛®能量飲料模型,佇立在展台的一側。

在海南連續舉辦的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天絲集團從未缺席。

因為,它的“水源地”就在這裏。

在距離消博會舉辦場館東南方向不到一百公裏外,海南文昌鄉下的某處,有一棟不起眼的海南鄉村宅子。

這棟宅子很樸素,平時也無人居住,卻自有一股氣派。打開大門,碩大的院子裏種著海棠、荔枝和柚子,鬱鬱蔥蔥。會客廳裏和常見的海南農家宅子一樣,在房梁上供奉著祖先牌位。主梁用的是一棵菠蘿蜜的樹幹。生前,它枝繁葉茂,子孫無數。

文昌是海南著名的僑鄉,曆朝曆代都有無數人“下南洋”,去東南亞討生活。一百多年前,這個院子裏走出一個姓許的年輕人,最終落腳在泰國。他的黑白照片,如今就供在這棟房子祖先牌位的旁邊。

他的兒子就是後來的“紅牛之父”許書標。

一個春天的故事

許書標出生於1923年。他在泰國農村長大,從小幫著父母一起賣水果、養鴨子、做小生意。他身上華人的特征很明顯:手不釋卷,品學兼優。在人均教育程度不高的當時,他竟然一路讀到了高中畢業,後來又通過勤奮努力掌握了英語。

成年後,許書標投身商海。他從一間小藥房做起,一路將它發展壯大為如今的天絲集團。20世紀70年代,他在進行了三年多反複實驗,參考了上百份營養、醫藥論文之後,研發出一款能量飲料。它就是風靡全球的紅牛。

天絲集團創始人、“紅牛之父”許書標

雖然是西方媒體口中“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但許書標的個人生活非常簡樸低調。他開的車是一輛普普通通的小轎車,戴一塊廉價的手表,用的鋼筆竟然是參加活動時獲贈的禮品。在泰國,他經常向公益慈善事業捐款,隻有一項要求:匿名。

他對兒孫的教育非常嚴格。其中一項是:要求他們熟讀並學習中國古書《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的作者叫袁黃,號了凡,是個生活在明朝晚期的浙江人。這本一萬多字的小書是他寫給自己子孫的,又叫《訓子文》。它的主題思想是:隻要行善積德,努力修身,改正自己的種種毛病,人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了凡四訓》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曾國藩讀了它,把名字改為“滌生”,從此痛改前非,終成大事。一手創辦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稻盛和夫在其自傳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頓時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

這本書是許書標的最愛。他把它做成磁帶和書,分發給不同的人;更要求兒孫熟讀和學習它。許馨雄至今還記得,當年父親送他們上學的時候,在車裏播放根據這本書錄製的磁帶。

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

紅牛回到中國是一個典型的春天的故事。1993年,海南有關部門去泰國招商引資,特意登門拜訪幾位知名華僑。許書標立即答應,回到家鄉投資建廠,準備生產紅牛飲料。

他的家人世世代代喝著家鄉的水。如今他回來了,隨身帶著一瓶水,要用它來回報家鄉。

踏上家鄉土地的那一刻,許書標驚奇地發現:自己居然聽得懂海南話。

那是他兒時常聽父親講的。這一年他70歲了,故國母語還頑強地停留在他的記憶深處。

由於幾十年無人居住,故鄉的老宅已經坍塌。他請人重新蓋起一座新房,還要在客廳供上祖先牌位,買來一張床放在臥室裏。一切都跟當年一模一樣。

新房落成那天,許書標特意從泰國飛來。在鄉親們的簇擁中,他親手摸了一下即將安放的房梁。它上麵供奉的除了祖先牌位,還有父親的一幅黑白照片。

儀式結束後,這位瘦瘦的老人來到隔壁的臥室,閉上眼睛,在那張床上象征性地躺了一會兒。

一條從未停產的生產線

許家老宅再往北幾十公裏,在如今的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郊外,佇立著一座東南亞風格的二層辦公樓,旁邊是一座廠房。

牆上和門口,都畫著醒目的太陽與兩頭公牛標誌。曾幾何時,很多人騎著摩托車、自行車來到大門口打卡,與它合影。

這裏就是中國大陸第一罐紅牛的誕生地,也是許書標當年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紅牛工廠。

中國大陸第一罐紅牛的誕生地——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

那是一個傍晚,54歲的劉師傅記憶猶新。由於紅牛使用的特殊香料,整個廠房裏彌漫著一股醉人的甜香味兒。在對生產線進行反複調試、運轉磨合之後,第一罐甘甜可口的紅牛就此在中國大陸宣告誕生。

“第一罐生產出來的,給老板娘(許書標的夫人)拿去。她可高興呢,拿著一炷香,在那裏拜了又拜。”

那時的劉師傅二十多歲,是工廠招聘的第一批工人之一。家裏有個親戚在海南省質檢部門工作,因此知道紅牛開廠的消息,叫他來應聘。

他每天負責開著叉車,把一百箱一百箱的紅牛從流水線運到庫房,再運到外麵的卡車上。月薪五百塊,這比當時一般的國企幹部收入還要高一些,而且管吃管住。紅牛的這個待遇在當時的社會上絕對算得上優厚。他整整開了十八年叉車,後來才轉到行政崗位。不少年齡大一些的工人都在這裏一直工作到退休。

然而,即便如此,那些年工人們也舍不得自己買一罐紅牛喝。一來覺得沒必要,當時的紅牛是高端禮品,被用來招待貴賓、探望病人;二來是價格方麵,那是九十年代中期,一罐紅牛售價六塊錢人民幣,而普通人吃個夜宵,一碗加蛋的炒粉才三塊錢。

貴嗎?確實。但許書標自有一套經營理念。

“老先生說:我並不是指望這水的銷量有多大,它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就是個小眾消費品。但過了幾十年,我這個水都不會漲價。是為了回報老顧客。”走在工廠的參觀通道裏,56歲的“小韓”仍然同年輕時一樣,腰板挺得直直的。“今天你看,三十多年過去,這麽多飲料都漲價了,隻有我們紅牛沒怎麽漲。”

他不無自豪地指著玻璃隔斷後麵的一個個房間,以及穿著防護服操作儀器的員工,介紹:這裏屋頂、地板、牆全部都是不鏽鋼,人要進來必須穿防護服。這是最先進的檢測儀,一般企業買不起這麽貴的。這是把做出來的飲料搬到托盤上的地方,當年有3個裝卸工,現在我們換了一台國產的機器人,這3個崗位就不需要了……

他同樣是當年第一批招進紅牛的員工。幾十年過去,他從一個財會人員變成了副總經理。也因此,他對許書標及紅牛團隊的經營理念、科學嚴謹的工作要求,都有許多觀察和學習的機會。

原本,許書標是想在家鄉文昌投資開廠的。但紅牛對生產所需的水資源有特殊要求,而經過考察發現,文昌的水質偏“硬”,地下水也不是特別豐富,於是就根據海南有關部門的推薦,選擇在如今的地點落腳。為原料選供應商,許書標不要最便宜的,隻要質量最過硬、信譽最可靠的。很多供應商就這樣跟著紅牛走過了很多年。

他也會拒絕。很多銀行聽說紅牛來開廠,紛紛上門來問需不需要貸款。“老先生回話說:他不貸款,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我把話回過去,那些銀行的人說:怎麽還有這樣的老板?”

幾年後,政府招商引資時承諾的優惠期過去了。很多企業就此搬走,去尋找下一個承諾給予優惠期的地方。但紅牛沒有搬,而是留在海南,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地繼續生產、銷售、納稅,直到今天。

生產出中國大陸第一罐紅牛的這條生產線,幾十年來從未停產,一直保持著完美的“零事故”紀錄,沒有出現過任何生產或是質量問題。回到“水源地”的紅牛,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和接受,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些年,我看到誰送禮或者招待客人,買的是紅牛,心裏就會有一種感受:哎,這個人有(眼光)。”小韓說,在紅牛工作讓他一直很有自豪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紅牛的產品質量確實過硬。

不過,他也有一點小小的“沒想到”:

原本,他以為紅牛是去醫院探望病人的禮品,會幫病人恢複體力和精神狀態。

後來發現:往往是病人身邊的陪護者更需要它。

這是我的家

在許家老宅的院子門口,貼著一張印滿演員照片和文字的海報。那是本地一個有名的海南瓊劇團,演出《康王報恩》《秦香蓮》等傳統劇目的消息。

它是兩個月前貼在那裏的。那是全村乃至周圍十裏八鄉一年到頭最熱鬧的一天。

每年的這一天,許馨雄都會從泰國飛回文昌老宅,給十裏八鄉的父老鄉親拜年、問好、發紅包,再請一頓海南本地風味的鄉宴,包場演一場瓊劇。盡管他沒有在這裏生活過一天,但他仍然把它看作故鄉。

回來三十多年了,紅牛早已走出海南,奔向全國。

紅牛創始公司天絲集團在四川、廣西等地都設廠生產,兩年內就投資三十多億元。這幾家工廠的預計年產量無不遠遠超出海南紅牛工廠,但質量一如既往。

紅牛工廠生產線一直遵循嚴格的質量標準

同時,它越來越深地參與到中國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中。從國內疫情防控期間捐贈善款和紅牛產品,到支持“空中課堂”公益項目,助力海南教育均衡,再到涼山地區的捐資助學、教師培養,都不缺少兩頭紅色公牛的身影。隨著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等一係列利好,天絲集團正在研究投資海南的新策略。

許書標已於2012年含笑離去,享年89歲。每一年,在他的忌日,兒孫們都會聚集在一起舉行追思儀式。許家的下一代也在繼續學習《了凡四訓》。

許馨雄成為天絲集團新的掌門人。這幾年,他一直在學習普通話,已經能用中文錄製拜年視頻。

他在還沒有接班的時候,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年一度飛來海南,祭祖以及給鄉親們拜年。這個習慣一直停留在他的日程表上雷打不動,從他三十多歲持續到如今的五十多歲,隻是因為新冠疫情才停了兩年。

今年,他恢複了這個習慣,行程安排非常緊密:

淩晨飛抵海口,上午回到文昌的老宅祭拜祖先,中午請足足五十桌的鄉親們吃飯,逐桌拜年、送紅包,請看戲之後,還不忘去海南的紅牛工廠跟員工們座談聚餐,然後再連夜飛回泰國去。

行程如此緊湊,一旁的中國陪同人員都覺得很累。然而,許馨雄卻毫無倦容,始終容光煥發。

“老板,你不累嗎?”一位工作人員問了他一句。

許馨雄說:“這是我的家。回到這裏,我感到很安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