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轉移印度,出口數據大跌,影響多大?

來源: 熱點微評 2024-05-10 01:30:1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51 bytes)

第一季度,作為外貿十強省份之一的河南,進出口大幅下跌23.4%,一季度進出口額淨減少了486.8億,這背後主要源於河南外貿出口高度依賴富士康,而受到國際環境及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富士康出口金額下降58%。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河南被安徽超越,安徽今年2個月進出口總值創曆史同期新高,達122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8%,其外貿規模升至全國第九、中部第一;河南則跌出全國前十,退居中部第二位。與此同時,鄭州也被武漢、合肥等中部城市緊追。

在2010年引入富士康以來,這家巨無霸企業一度占鄭州出口額超過80%。作為“全球最大蘋果手機生產基地”的鄭州,伴隨著蘋果iPhone的增長,這讓河南得以連續10餘年穩居中部外貿第一。而今年第一季度富士康的出口數據下降了58%!

富士康重點撤往印度。鄭州外貿依賴富士康,富士康依賴蘋果。摩根大通分析,2025年蘋果在印度生產的iPhone將占全球總產能的25%。

而富士康則計劃將位於印度金奈的一座現有工廠產能翻倍,力爭到2024年,年產約2000萬部iPhone,員工數量也增加2倍至10萬人。

富士康的產能轉移對中國手機產能形成了影響。目前中國手機產能已經從高峰期的占全球70-80%,下降到占全球60%左右。

從手機數量看,2023年,河南出口手機數量是5761萬台,比2022年減少14.5%,鄭州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河南省手機出口數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0.7%。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跌幅。

因此,無論如何,鄭州手機製造業都要接受富士康不斷撤退的現實,很多人對此情況茫然無措,誰能接棒富士康,又有誰能安置那麽多勞動力?

富士康的撤離早有跡象,影響多大?

因為地緣政治的因素,讓郭台銘堅定了產能分化的決心,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裏。

富士康加速撤離,影響有多大呢?

從2010到2023年,鄭州外貿總額暴漲了近17倍,富士康功不可沒。代工模式、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鄭州乃至河南的經濟體係裏麵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麵,富士康本身就是製造業技術與競爭力的代表,如今富士康不斷把產能轉移印度,那麽誰來頂上?

從產業層麵說,富士康空出來的產能遲早有其他代工廠填補,典型的是比亞迪。今年庫克訪華,去了多家中國本土公司,其中包括比亞迪、長盈精密以及藍思科技在內的多家蘋果供應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以蘋果供應商的身份與蘋果CEO庫克會麵,展示了智能製造技術以及為蘋果生產的零部件和產品。

庫克為何要拜訪比亞迪?因為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占集團收入的20%,富士康的份額或給比亞迪了。比亞迪目前為iPhone、iPad、Apple Watch等多條產品線提供玻璃、結構件和組裝業務。尤其是去年8月份時,比亞迪曾斥資22億美元收購EMS代工廠捷普,捷普也是蘋果的代工企業, iPhone、iPad、AirPods等相關蘋果產品也曾是這家公司代工的,因此,比亞迪收購捷普,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以比亞迪的體量,伴隨著代工業務的發展,立訊精密、比亞迪對富士康空出來的產能替代效應是存在的。看看鄭州比亞迪的出口規模和增速就可知,比亞迪在逐步頂上來。

而從個人打工者來說,影響會大一點,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肩頭都是一座大山。比亞迪或者其他代工廠進入鄭州,要很快對富士康實現替代,還不容易,畢竟建廠或者產線布局、承接產能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手機產業鏈是一個互相依賴的整體,富士康不斷向印度轉移產能,部分供應商,可能因為缺少訂單,企業裁員在所難免。這影響到是部分工廠與產業鏈上的工人。

現在的大環境確實不比從前,富士康過去雖一直被打工人稱為“血汗工廠”,但整體待遇在鄭州是算中上水平。業內人士也開始擔憂:富士康不斷外遷,那些失業的工人該何去何從?

因此,富士康的產能轉移,也將影響到當地的就業機會與人口流入,在過去,河南從來不用為人口擔心,是絕對的勞務輸出大省。但在2023年,河南常住人口比上一年減少57萬人,減少量居全國第一。從2021年到2023年,河南人口流失已經超過130萬人,約等於消失了一個齊齊哈爾。

富士康轉移產能帶來的影響,如何破局?

從長遠來看,鄭州市還是能慢慢回複到以前的水平,但是在一定時期內,元氣大傷也是事實。這給我們的教訓是,地方招商引資的時候,不要過度依賴跨國巨頭,一定要把本土的巨頭培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

當年天津在這事上麵踩過坑,花大力氣引進了諾基亞和三星,諾基亞遇到危機的時候,當地還給了100億的財政補貼,結果打了水漂。

河南太過依賴富士康,而這些年又是地緣政治危機,又是工成本上漲,從富士康撤退給打工人帶來的短期損失來看,一個地方能否長期發展,關鍵還是要扶持當地本土企業,發展產業鏈中小企業,通過本地的龍頭企業來拉動自己的供應鏈生態,幫助他們提高創新能力,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這樣一來,就不會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外資或台資的產能轉移,短時間出現空缺的問題,以本土巨頭為核心,跨國海外巨頭為輔的戰略,確保外資或台資大企業去留都不影響當地的整體產業布局,跨國巨頭走掉,產業鏈依然在,隻要產業鏈整體還在,就能吸引其他的大企業入駐,補上產能空缺。

荷蘭就是一個典型案列,飛利浦不行了,從產業鏈中又孵化出了阿斯麥,就是對這套邏輯的最好的驗證。

從當前來看,鄭州擺脫富士康依賴的一個方向是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力。鄭州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比亞迪產能最大、用工最多的整車生產基地在鄭州航空港正式投產,根據規劃,比亞迪鄭州基地未來產能有望達到百萬量級。

不過,富士康不斷外遷,押注印度,印度市場的盤子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大,如今蘋果銷量在中國大跌10%,庫克看到危機,重新重視中國市場,強化中國大陸供應鏈,富士康不斷外撤的一個負麵效應是,從當下中印代工與製造業格局來說,富士康在印度的投入產出比不高。

在華為、比亞迪的發力下,中國手機供應鏈會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作為蘋果的主戰場不會改變,而撤出的產能與訂單夜將被其他廠商分流。對於富士康來說,在印度市場能得到多少很難說,在中國市場失去的份額,恐怕未來想回頭,也再也拿不回來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