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共性就是:去杠杆,減負債,丟包袱。
作者:施南(抱樸財經評論員)
連續幾天發生了幾件事,在我看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都是一件事,都是在給我們上課。
5月2日,中國鐵路12306官網發布了四則調價公告。自2024年6月15日起,將對京廣高鐵武廣段、滬昆高鐵滬杭段、滬昆高鐵杭長段、杭深鐵路杭甬段上運行的時速300公裏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高鐵二等座票價大約漲價了20%。其中,京廣高鐵武廣段漲幅為19.31%、滬昆高鐵滬杭段漲幅為19.18%、滬昆高鐵杭長段漲幅為19.84%、杭深鐵路杭甬段漲幅為19.72%。
5月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有軌電車1號線終止運營及開展梅華路路麵修複工程事項的通告》,決定終止珠海有軌電車運營,同時拆除設施設備,並修複梅華路路麵,新增2條汽車車道。
5月8日,萬科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一商業地塊掛牌轉讓,起始價超22億。
01 很自豪,該買單了
我為什麽說這三件事都是一件事呢?
看看鐵路的事兒吧,一口一個優化,一口一個靈活,還講到了市場狀況,落到實處的就是“最多乘客選擇的高鐵二等座票價大約漲價了20%”。
注意,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是經國務院批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即國鐵集團是央企,大家都懂了。
看看它的財報:
2023年,國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454億元,同比增長10.5%,淨利潤33億元;2024年一季度,國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33億元,同比增長4.2%。
注意,去年的淨利潤是33億,那麽債務呢?
因為一直在舉債修高鐵網絡,國鐵集團負債6.13萬億元,光利息一年就要支付2000億左右。
2023年末,國鐵集團資產負債率65.54%,較上年末降低0.84個百分點。
要命的是,95%以上的高鐵路線都是虧損運營。能賺錢的就隻有京滬線,廣深線、成渝線等少數幾條線。
所以,你坐在那個位置上做決策,選擇也不太多,漲價是最優選擇之一。
高鐵到處修的時候,大家在喊“基建狂魔”,真牛,很自豪,現在該買單了,為自豪買單,光榮不?
另外,燃氣費、電費、水費的漲價,可能出發點略有不同,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沒有了某些補貼,各個層麵在叫苦,那麽,就讓C端用戶買單吧。
這些都隻是剛開始,目的是止損減虧。
02 每天有24萬人民幣扔海裏
珠海決定終止有軌電車運營,這是非常務實的舉措,這隻是揭開了類似項目的關門序幕而已。
壓力太大,不關不行,不停不行。
珠海有軌電車於2017年6月開通試運營,線路全長8.89公裏,設站14座。2021年1月,有軌電車暫停運營,直到如今官宣終止運營。
▲圖源:珠海現代有軌電車官網
據界麵新聞報道,珠海有軌電車總投資13.27億元。
珠海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1號線首期項目試運營期間總客流463萬人次,日均3664人次,常規客流量不足,導致運營成本較高。珠海有軌電車自運營開始到2020年底,總計財政補貼撥款達到了1.79億元,並且每年還有約4700萬元的折舊費,年均運營成本約9100萬元。
年均運營成本約9100萬元的意思就是:每天有24萬人民幣扔到了大海裏,這還沒算總投資的13.27億。
這樣的項目當然要停掉,要拆掉。
那麽,問題來了,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有軌電車、高速路需要關停或者終止運營?
舉個例子,今年1月15日,中央有關部門公開通報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其中之一是甘肅省天水市盲目舉債上馬“有軌電車”項目造成巨大資金浪費。
2018年以來,天水市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規劃投融資90億元建設“有軌電車”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運營以來,年運載乘客僅約80萬人次,收入160萬元,年運營成本約4000萬元,運營虧空主要來自財政補貼和運營主體自籌。
▲天水有軌電車示範線通車。圖源:新天水
一年虧3840萬,每天有10萬塊人民幣消失於無形,這是真燒錢,想想就讓人心痛。
所以,珠海終止有軌電車運營是非常正確的,每天往大海裏扔24萬人民幣的事兒誰傻誰幹。
珠海這事兒的核心也是在止損減虧。
03 萬科的三大選擇
萬科把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一商業地塊掛牌轉讓,也在情理之中,大家都在質疑萬科到底安不安全。畢竟三巨頭已經有兩個陷入了泥沼,萬科會例外嗎?不好說。
萬科的選擇隻有三個:
第一,盡量多賣房,但這事兒自己說了不算,要看市場的臉色。
第二,壓縮成本、裁員減薪,這個可以有。
第三,盡量把資產變現去還債,去填坑。
第一條很難,第二條也有極值,你不可能無限擠壓,隻有第三條,如果這塊地夠好,而且價格夠低,還是有希望賣掉的。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國資出手買這塊地。
萬科能做的就是這些,也是在降低風險,止損減虧。
04 一切隻是剛剛開始
國鐵集團、珠海、萬科的目標、路徑是一致的,它們給我們上了一課:
以往,補貼夠的時候,不差錢的時候,過得去就行了,不著急,前途一片美好,杠杆可以加,攤子可以鋪。隻要有明天,不愁。
但是,時代轉了一個彎,那就很不一樣了,現金流上不來,利息、壓力一點沒少,這是非常要命的,真相很殘酷,但不得不麵對。
某些人引以為傲的某些基建,未來都有可能讓大家以漲價的形式掏更多錢,地方政府有足夠的動力把隻要虧錢的不必要的基礎設施給停掉,至於地產公司繼續縮小規模,繼續減輕負債是王道。
它們的共性就是:
去杠杆,減負債,丟包袱。
你說它們錯了嗎?貌似沒有,它們也是被逼到了牆角,沒辦法了。
高鐵票漲價,我們作為乘客當然不開心,但是一年2000億的利息要還,能怎麽辦?而且,2024年要投產新線1000公裏以上。
無論我們是否開心,有些事情已經發生,止損減虧的事情會繼續大麵積發生,它們未必都是壞事,也許是麵對不同環境的必要舉措。
毫無疑問,機會在減少,賺錢不容易,大家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一切隻是剛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