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遇到“坎”了:龍頭企業首季報“集體轉虧”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燁光伏行業遇到“坎”了。

2024年4月29日晚間,光伏龍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下稱“隆基綠能”)披露了2023年年度報告與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年報信息顯示,2023年,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1294.98億元,同比微增0.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51億元,同比大降27.41%。

季報信息則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第一季度,隆基綠能竟然虧錢了: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76.74億元,同比大降37.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23.5億元。記者注意到,隆基綠能上一次出現單季度虧損,還要追溯到11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第一季度。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隆基綠能的財報信息折射出的,是整個光伏行業所麵臨的巨大壓力。

截至2024年4月2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梳理中證光伏產業指數50隻成分股的2023年年度報告與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後發現:這50家企業2023年的合計營收達到了1.448萬億元,較2022年增加了1617.91億元,但其中有38家企業在2023年的營收同比增速較2022年下滑,有11家企業的營收出現負增長;到了2024年的第一季度,情況則變得更為嚴峻,當季有14家企業均產生了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

行業龍頭“集體轉虧”

“要是不了解這個行業的人,都不敢想,就在一年多以前,矽料價格最高超過了30萬元/噸,現在已經沒人提‘擁矽為王’這件事了。”4月28日,華東一家光伏組件廠商的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的數據,2024年4月24日,多晶矽P型致密料成交價格區間為4.00萬元/噸至4.5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28萬元/噸,N型顆粒矽成交價格區間為4.20萬元/噸至4.4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30萬元/噸。

矽料價格的“雪崩”,首先衝擊的就是矽料廠商的業績。

數據顯示,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303.SH,下稱“大全能源”)2023年實現營收163.29億元,較2022年驟減146.1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57.63億元,較2022年直接減少了133.58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9.82億元,同比下滑38.6%,實現歸母淨利潤3.31億元,較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了25.8億元,銷售毛利率也從2022年年報披露的74.83%暴跌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6.71%。

再如,同為矽料大廠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600438.SH,下稱“通威股份”)2023年實現營收1391.04億元,較2022年減少33.1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82.46億元,較2022年減少141.27億元。在2024年第一季度,通威股份還出現了虧損,當季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金額達7.87億元,這是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來,通威股份首次出現單季度虧損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能源眼下仍舊在擴大矽料的產能規模。

“目前,矽料價格正不斷逼近業內企業成本線,為行業帶來一定的壓力與挑戰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內蒙古包頭二期10萬噸高純多晶矽項目進展順利,計劃將於2024年第二季度建成投產。該項目實施達產後,公司累計年產能可實現30.5萬噸。”大全能源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中指出。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在4月24日發表的多晶矽市場點評中的觀點則更為直接:

“目前矽料價格已經抵達大多數企業的現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企業現金成本。矽料價格雖已出現多周的持續下滑,但現價跌幅仍不及下遊預期,下遊持續看跌,尚未出現大規模低價抄底囤貨跡象。從全產業鏈角度看,在階段性供應過剩的背景下,從工業矽到組件的主環節均跌破生產成本,短期內市場呈現非理性競爭。”

另外,在矽片方麵,該領域的龍頭公司——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129.SH,下稱“TCL中環”)的日子也沒比矽料廠商好過到哪裏去。數據顯示,TCL中環2023年實現營收591.46億元,同比下降11.74%;實現歸母淨利潤34.16億元,同比下降49.9%。同樣地,其2024年第一季度也出現了8.8億元的淨虧損。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能規模超1000GW,供給側與終端裝機存在階段性供需錯配,光伏行業仍處在市場周期底部。”TCL中環如是在2024年一季報中闡述產生虧損的原因。

而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光伏電池及組件環節,相關廠商的業績衰退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根據知名光伏行業研究機構InfoLink發布的2023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在2023年曾奪下光伏組件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223.SH,下稱“晶科能源”),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86.82億元,同比增長43.55%;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為230.8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億元。

類似地,在2023年光伏組件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688599.SH,下稱“天合光能”),2023年的營收同比增速從上一年度的91.21%下滑至33.32%;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樣出現了營收負增長的情況,當季實現營收182.56億元,較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了30.63億元。

此外,同已經產生季度虧損、全球出貨排名第三的隆基綠能一樣,2023年光伏組件出貨排名第四的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459.SZ,下稱“晶澳科技”)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產生了4.83億元的淨虧損。

在晶澳科技2023年年報中,該公司指出,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大範圍的國家和地區實現“平價上網”,光伏市場逐漸從“政策驅動”向“需求驅動”轉變,光伏行業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將更加敏感,並隨市場需求的波動呈現周期性特點。同時,隨著全球各國電網的消納問題浮上台麵,各主力市場需求增長放緩,行業將出現分化,加速優勝劣汰步伐。

跨界企業“知難而退”

在光伏行業遭遇整體壓力的背景下,跨界企業也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4月24日,主營業務為光伏輔材的上市公司——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300393.SZ,下稱“中來股份”)發布公告稱,光伏行業市場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矽基項目可行性發生了重大變更。基於此,繼續推進該項目預計無法達到預定的投資效果。結合公司整體發展規劃及市場情況,為優化公司資源配置,降低投資風險,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經公司審慎研究,決定終止投資矽基項目。

中來股份所指的矽基項目,最早是在2022年3月15日發布的公告中披露的,彼時矽料正處在價格持續上漲的階段。該環節豐厚的利潤前景,讓2022年營收尚不足百億的中來股份,直接拋出了一個總投資額約140億元的多晶矽建設項目,該項目規劃年產能為20萬噸工業矽及10萬噸高純多晶矽。時至今日,這個項目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2024年第一季度,中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同比下降52.4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1.7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實際上,今年以來,像中來股份這般“知難而退”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

3月18日,主營業務為複合材料輕量化製品的江西海源複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29.SZ,下稱“海源複材”)發布公告稱,公司經與全椒縣人民政府友好協商後簽訂《解除協議書》,決定終止相關項目合作,並將滁州賽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滁州能源”)100%股權以38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浙江愛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旭科技”)。轉讓完成後,海源複材將不再持有滁州能源股權。

海源複材的滁州項目始於2022年末。2022年12月22日,該公司披露了擬以全資子公司滁州能源為主體在滁州市全椒縣投資新建光伏產業基地的計劃,其中,一期規劃建設10GW 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二期規劃建設5GW HJT(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超高效光伏電池及3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

“鑒於在滁州項目推進過程中,光伏行業及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經公司認真研究,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及管理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與全椒政府友好協商後,決定終止滁州項目。”海源複材如是在公告中解釋終止項目的原因。

在2020年跨界至光伏太陽能電池片賽道的聆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125.SZ,下稱“聆達股份”)也在3月18日發布公告稱,擬終止投資建設銅陵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

按照此前公告,聆達股份此次終止的項目原計劃投資額高達91.5億元,擬分兩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建設年產10GW 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項目二期建設年產5GW 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及5GW-hjt電池片產線。

在公告中,聆達股份的表述和海源複材非常相似:“鑒於項目建設受宏觀環境、光伏行業市場環境變化、融資環境、項目施工實施條件、項目施工相關方配合進度等多種因素影響,致使本項目無法按原計劃推進建設進度。經公司審慎研究,認為繼續推進該項目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為有效控製對外投資風險,公司與銅陵獅子山高新區管委會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投資建設銅陵項目。”

華南一位光伏組件的經銷商告訴記者,未來像中來股份、海源複材、聆達股份這樣終止光伏項目的企業會越來越多。“現在不光是組件,全產業鏈價格都逼近成本線,甚至有些項目招標,就是報虧本價,沒有實力的公司堅持不了太久。”該經銷商表示。

“現在二三線的光伏企業開始終止項目,這很正常,產能階段性過剩,市場環境不支持企業繼續擴產了。我覺得未來還不僅僅是項目終止,可能還有很多企業是要被淘汰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亦告訴記者。

但林伯強同時亦向記者強調:“站在長期看,雙碳目標要實現的話,風電光伏就是主力消費能源。所以,現在光伏行業的產能,對未來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現在隻是一個節點性的過剩。我仍然非常看好光伏,但也不是說行業現在沒有問題,畢竟新能源產業是一個新的係統,它需要我們在發展中麵對挑戰,解決問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