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業績新高,但靠的不是家電

來源: 有數DataVision 2024-04-23 02:55:0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249 bytes)

4月10日,李斌拉著方洪波齊聚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安慶工廠,一起拍了個短視頻:官宣美的與蔚來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如果僅僅是給蔚來汽車裝上美的空調,倒也不必驚動李斌與方洪波雙雙出馬。但顯然,此次合作是為了更大的野心——

在視頻中,方洪波句句不離To B端業務。先是盛讚安慶工業基礎好,後是低調暗示:希望今後每一輛蔚來汽車上都有美的在安慶生產的零部件。

算上蔚來,2018年創立的美的威靈汽車零部件公司,已經先後拿下了小鵬、理想、江淮等新老造車勢力的訂單。2022年,美的的汽車業務營收為數億元,長期目標是百億[1]。

在去年,美的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業務一共創收279億元,增速29%,餘下的兩大to B業務(智能建築科技與機器人自動化)也都拿下了雙位數的增長,分別創收259億元、311億元。

近些年來,To B業務已然取代了To C的家電業務,成為了美的新的戰略核心。這一點從美的連續兩年鴿了全球家電盛事AWE可見一斑。

國內家電零售市場的寒風冽冽,是美的轉型的最大動力。2023年,國內家電零售市場銷售額(不含3C)僅為8498億元,距離2019年高點還有412億的巨大缺口[2]。而美的卻憑借著高增速的To B業務,營收與淨利潤分別達到了3737億元、337億元,創下了55年來新高。

麵對逐漸見頂的傳統家電業務,不隻是美的,海爾、格力也早就開啟了轉型之路,一個忙著國際化戰略、大搞品牌出海,一個忙著開辟新的賽道,盯上了手機和新能源。

看上去,美的的轉型之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放著國內白電老大不做,幹嘛要去給汽車造零部件?

急著撕掉的家電標簽

從收入結構來看,家電業務依然是美的的頂梁柱。

2023年,美的僅憑借兜售空調、冰洗以及一眾小家電,就斬獲了超2400億元的營收,“智慧家居”業務占比仍然高達65%以上。

唬人的千億營收背後,藏著低增速的隱疾。據美的最新遞交的招股書顯示,以上業務最近三年的增速分別13%、-1%與5%,已經連續三年低於整體增長的20%、1%與8%。

用方洪波的話來說,“家電業務已進入存量階段,要穿越周期就必須進行產業升級,找第二增長曲線”。

而美的做產業升級的思路,就是發展to B業務。2023年,美的三大To B業務一共創收849億元,僅為“智慧家居”的1/3,但29%、14%與12%的增速足以讓家電這位老大哥自慚形愧。

據券商測算,2020至2022年,美的B端業務的年化增速高達25.9%[3]。

從行業大環境來看,智能製造相關的B端業務向上,C端家電業務向下,這是美的急著轉型的核心原因。

一方麵,全球家電業務增速放緩已是板上釘釘。分產品來看,家電當中空冰洗三大件,最風光的空調也就能維持年化5.1%的增長率,其餘兩項均在5%以下;分區域來看,規模最大的中國市場早就陷入了存量競爭,增速僅在5%左右[3]。

而放眼美的正在發力三大B端業務,堪稱欣欣向榮的藍海市場。

一方麵,美的三大To B的市場規模早在2022年已經接近4萬億,足夠千億營收的美的大展拳腳;另一方麵,即便是三者中增速較低的智能建築科技,在未來幾年也將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長[3]。

除行業因素之外,美的自身家電業務規模龐大、但還不夠賺錢的特點,也為轉型B端增添了額外的動力。

在2021年提出“數一”戰略後,美的集團旗下的各個板塊的To C業務均在國內斬獲了更多的份額;例如美的家用空調、 空氣炸鍋等8個品類,均是國內市場份額的第一名。

盡管做到了規模領先,但美的並未因此獲得更高的溢價空間。空調是最好的例子,美的當下規模超過了格力,但受益於“好空調,格力造”和熱搜體質的董姐,同樣一台1.5匹的空調,格力能賣出比美的貴300元的價格。

體現到財報上,格力的盈利能力常年高於美的。美的一年賣出1600多億的空調,但淨利率僅為9%,還不及格力空調賣1300多億,淨賺12.5%來的多。

自身盈利空間本就有限,再疊加上增長緩慢的家電行業,這就不難理解,美的為何要主動撕掉家電標簽、轉向B端。

如果細盤美的B端轉型之路,便會發現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陽謀。

蓄謀已久的轉型

2023年,庫卡迎來關鍵轉折點,營收與利潤雙雙創下曆史新高,昔日的“歐洲貴族小姐”,終於走出了虧損的陰霾。

德國庫卡與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瑞士ABB並稱為工業機器人四大“豪門”。其中,庫卡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機器人製造商[4],每年都能從寶馬、奔馳、大眾等車企中躺賺近百億。

但在2016年,當美的對庫卡發出要約收購之時,四周充斥的全是不看好的聲音。

首先,這樁國際聯姻背後蘊藏著巨大政治風險。由於庫卡機器人為德國汽車工業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性技術支撐,德國政府不願放行,不僅讓德國經濟部長緊張到公開呼籲立法[5],更是直接驚動了德國總理默克爾。

其次,為了將庫卡收入囊中,美的不惜直接給出了一個難以拒絕的收購價,115歐元/每股。這直接讓庫卡PE飆升至48倍,而彼時機器人四大豪門中另外三家PE均未超過20倍,另一方麵,庫卡一年前股價不到70歐元,溢價率超過了60%[6]。

這樁曆時6年半的收購將耗資315億,即使是對於現金流充裕的美的來說,也堪稱一場豪賭。

畢竟,當初收購行業第二的小天鵝時,美的也隻花了143億,並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收購後的美的+小天鵝的洗衣機市場份額總和高達26.5%。

而彼時的庫卡雖然貴為工業機器人界的頂流,但對於美的來說卻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不僅如此,庫卡高度依賴歐美汽車企業,整個亞太區營收占比不到20%,這意味著美的很難躺在庫卡的功勞簿上賺錢,而是需要親自下場去找客戶、拉訂單。

因而,在收購後的前6年裏,庫卡和美的硬扛了一段苦日子:交易完成的一年時間內,庫卡利潤暴跌80%,2020年甚至還倒虧8.27億元;焦慮的美的不得不頻繁更換庫卡中國區CEO[7]。

庫卡的營收、利潤和員工人數幾乎都在原地踏步,收購時定下的2020年中國區收入10億歐元的目標也並未實現。當年,庫卡中國收入僅為4.9億歐元,隻比2016年增長了4000萬歐元[8]。

但到了2021年後,庫卡開啟了翻身之路,美的設想中的協同效應終於開始體現:

2021年,庫卡全球營收達33億歐元,訂單創紀錄;庫卡交付給美的各個事業部的機器人超過1萬台,美的的機器人使用密度達到了320台/萬人[8]。

庫卡機器人進車間,為美的生產效率帶來了提升。例如在2023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美的展示了其冰箱事業部的注塑黑燈車間,庫卡機器人和物流自動化節省了95%的一線人工,節約了500方米的倉儲麵積[9]。

烈火烹油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勾勒了庫卡業績狂奔的背景。2020年,庫卡在中國的銷售額大約37億人民幣,占比約15%,而三年過去,憑借拿下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頭部廠商的訂單,中國區的收入接近翻倍[9],占比也來到22%以上。

八年前收購庫卡時,美的不會預料到這樁聯姻差點兒就變成了一筆雙輸的買賣。正如今天的美的也很難想到,三年前還在拖後腿的庫卡,一夜之間就成了業務骨幹。

在家電巨頭轉型的路上,美的無疑是幸運的那一個。

轉型是必須

事實上,著急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不隻是美的。隔壁的海爾早在20多年前就敢拿出3000萬美元在美國建廠,開始品牌出海;格力也不甘落後,逐步向手機以及新能源轉型。

傳統家電三巨頭們紛紛開始籌謀轉型。在這背後,是白電行業受限於科技迭代周期長,競爭格局穩固後難以取得超額收益的現實困境。

從供給側來說,二十多年過去,冰箱從直冷變成風冷,洗衣機從波輪變成滾筒,空調從定頻變成變頻,核心技術幾乎沒有變化。這導致,新品牌很難通過技術變革成為新王,比如蘋果取代諾基亞。

但就需求側而言,白電屬於耐用品,置換周期大約為8-10年,且消費者對其功能性預期穩定,空調負責製冷,冰箱負責保鮮。因此,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會更加保守選擇市場上的大品牌,進一步強化品牌強者恒強。

這樣的行業特性,是美的、海爾、格力在國內三分天下,十年不倒的核心原因,但成熟市場常年徘徊在5%左右的低增速,也讓它們難以畫出更為陡峭的增長曲線。

基於以上行業特點,海爾的出海策略分為兩步:在新興市場做大自身品牌,成熟發達國家市場收購本土知名品牌

以印度為例,海爾率先推出的冷藏:冷凍比為7:3的“不彎腰”冰箱,契合了印度教的素食主義,不到100天就輕鬆拿下70%的市場份額[10],空調和洗衣機等大家電也能借助冰箱打下的品牌心智進入市場。

而在歐美等成熟市場,海爾則發動“鈔能力”拿下本土品牌。2011年起,海爾逐步拿下了日本三洋電機的多項家用電器業務,並購了新西蘭高端電器品牌斐雪派克、通用家電業務GEA和意大利Candy公司。

GEA並購5年來收入翻番,利潤增長超過收入增長,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美國也因此成為了海爾最大的海外市場,新西蘭的斐雪派克收入、利潤創新高;意大利的Candy並購第一年即扭虧為盈。

出海,成了海爾集團毫無疑問的第二張王牌。截至目前,在海爾集團內七大主品牌中,夾雜著四個國外戶口;國外已成為海爾營收的主要來源,2023年海爾海外營收為1356.8億元,相較國內多了110.6億。

相比之下,格力的多元化轉型則相對坎坷:以手機為例,由於發熱、高價等問題,最終隻剩下經銷商願意買單;董小姐力排眾議收購的銀隆,承擔著向新能源轉型的重任,但由於退補、成本高等擠壓下,導致收購次年,就虧損19.05億元。

結果就是,格力依然深陷單一品類以及單一市場的困局:2022年,空調貢獻了格力71.4%的營收,內銷在主營業務中占比更是高達84.8%[11]。

自身轉型失敗不足為懼,但對手的成功顯然更令董姐夜不能寐。

同樣都是押注新能源,董姐當年苦心孤詣“攢局”買銀隆,可惜錯付鈦酸鋰電池技術,在三年虧了近30億後遺憾敗北。

第二增長曲線不成,“空調”這個大本營還反被美的偷了家。在董姐為了銀隆奔走相告的那幾年裏,美的空調業務反超格力,坐上了國內空調一哥的交椅。

尾聲

今天的美的、海爾、格力,一如昨天的GE、飛利浦、博世等曾經的家電巨頭。當他們站在家電業務存量博弈的十字路口時,都曾試圖換條腿走路[11]。

以飛利浦為例,它貴為曾經的消費電子巨頭,生產的電視機、小家電都曾是消費者眼中高質量的代名詞[13]。

進入21世紀,隨著中日韓製造業的崛起,家電以及消費電子領域的競爭越發激烈,飛利浦將家電業務逐漸變成貼牌生意,轉而聚焦於醫療領域的影像診斷、呼吸設備等等。

2020年,一台難求的呼吸機成為了飛利浦的搖錢樹,當年斬獲12億歐元的淨利潤,股價完成了三級跳,創下了52.63美元/股的曆史新高[14]。

但商業世界的迷人之處正在於,在真正做出選擇之前,誰也無法預測將會得到什麽、又失去什麽。

還是那個已經被徹底劃進“健康科技”領域的飛利浦。它曾在40年前迫於降本增效的壓力,不得不砍掉非核心的光刻機業務。

脫胎於飛利浦的光刻機業務後來與荷蘭ASM公司合資,成立了ASML。十年後,ASML上市,飛利浦當即出讓了一半股份。在接連遭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後,自顧不暇的飛利浦又陸續賣出了剩餘的ASML股份。

今天,ASML市值高達3500億美元,是歐洲第三大值錢的公司,僅次於賣減肥藥的諾和諾德,賣LV的LVMH。而淪為歐洲“南極人”的飛利浦,隻值200億美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