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王“百麗”退市再上市,誰是幕後“大贏家”?

來源: 野馬財經 2024-03-24 01:01: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442 bytes)

高瓴幫“百麗”退市再上市,不嫌折騰?

作者 | 劉欽文

編輯丨李白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百麗國際創始人之一盛百椒曾放下豪言。

巔峰時,百麗在全國門店超過2萬家,一度被業界冠以“鞋王”稱號,是中國最大的女鞋零售商,市值更是一度突破1500億港元,在世界鞋類上市公司市值中排名第二。但2017年私有化後,百麗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如今,七年過去,百麗再次遞表港交所。不同的是,退市時的百麗國際為百麗+滔搏,退市時的2017財年營收為417.34億元,淨利潤24.03億元。2019年滔搏被單獨拆分上市,到2023財年,百麗、滔搏的營收分別為192.64億元、270.74億元,合計463.38億元;淨利潤13.4億元、18.37億元,合計31.77億元。雖比5年前有增長,但並不算“突出”。百麗私有化退市,再分拆滔搏上市,自己又重新上市,如此折騰,究竟有何目的?

“中國鞋王”退市又上市

1981年,百麗在中國香港誕生,起初隻是專注於鞋履貿易。1992年,百麗看準時機,將時尚鞋履業務拓展至中國大陸。隨著商場和街邊店鋪的渠道鋪開,百麗迅速崛起。其堅持多品牌、多品類的發展戰略,不斷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逐漸成為了國民度極高的鞋類品牌。

2007年,百麗成功上市,市值高達670億港元,到了2013年,百麗更是迎來了最為輝煌的時刻,市值一度突破1500億港元,穩坐國內鞋履零售的龍頭位置。同時,百麗在全國擁有超過2萬家直營門店,號稱“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中國“鞋王”之名,不脛而走。

《招股書》顯示,百麗擁有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等19個多元布局的核心自有品牌及合作品牌,覆蓋女士、男士和兒童的鞋履、服飾和配飾等品類。

圖源:罐頭圖庫

作為曾經在世界鞋類上市公司市值中排名第二的公司,百麗曾受到投資者的熱情追捧,但百麗的市值,自2013年創下1500億港元的高峰之後,便開始了持續下跌。

這背後,百麗淨利潤出現大幅下降。截至2014財年,百麗淨利潤高達51.27億元,但接下來一年,隨即降至47.5億元。2014年,百麗首次出現店鋪數量負增長。曾經2天開一家店的百麗,那一年在內地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2016年6-8月,更是關閉了276家店,平均每天關店3家。

此後,2017年7月27日,百麗以531億港元的價格私有化退市。對此,市場上有一些觀點,將百麗退市歸因於電商衝擊。

“百麗鞋業在中國有大量的門店,但是在雲消費時代,消費者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障礙,更多的消費者轉向在網上購物。那麽實體的運營成本,包括租金、店鋪的成本、單店鋪貨的成本、員工的成本、代理經銷、庫存、調貨等一係列的成本,都使得他和線上精品品牌、一些海外的跨境電商、國際品牌相比,缺乏成本競爭力。這也是大量的店鋪變成運營包袱的根本原因。”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表示。

圖源:罐頭圖庫

在此背景下,2017年,智者創業、高領資本、鼎暉資本組成的財團,以531億港元的價格完成百麗私有化,這筆收購總額刷新了港股史上最大的私有化交易。創始人鄧耀、盛百椒分別套現約110.3億港元和31.77億港元。

如今,過去七年,百麗從線下的中國“鞋王”,逐漸轉變為多渠道的零售巨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提升產品質量和設計水平、以及拓展國際市場等策略,成功實現了從傳統零售向新零售的轉型。對於二次IPO似乎充滿底氣。

“數字化”變革後,

百麗重回第一

“高瓴資本收購了百麗以後,重新審視這家傳統企業,用互聯網思維的形式思考可以幫助它做什麽。”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新年論壇上表示。

投資過一係列互聯網企業如騰訊、滴滴、美團、喜茶的高瓴資本,收購了百麗後,對其做了一係列互聯網式的改革,包括產業鏈數字化、開發用於設計款式造型的AI係統。

圖源:罐頭圖庫

同時,數字化方麵,高瓴幫助開發了終端賦能工具。開發工具如何運用在實例中?

張磊舉例表示,“過去百麗的兩萬家店訂貨由店長決定,貨品能不能賣,賣得好與不好大家都是不知道的,存貨的調整過程很痛苦。但現有的大量數據可以幫助分析,為什麽一個SKU放在店裏30天都沒有人試穿?說明這個SKU有問題,它不應該放在店裏。又例如,一款高跟鞋在店裏一天被試穿30次,但隻有一次購買,數據顯示這雙鞋做得很漂亮,但穿起來不舒服。”

因此對SKU進行分析後,把從來沒有人看和沒有人試穿的從庫存裏清出去,將很多人試穿卻沒有購買的重新找出原因。張磊強調,“針對銷售過程中的這些問題,通過數據來分析,就能夠大幅度提高效率。”

2020年的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張磊曾表示,高瓴調動了超過120名高瓴數字化投後賦能團隊的員工進入百麗工作。

除了零售端,百麗對於前端的設計、生產、庫存等方麵均進行了數字化改革。

圖源:罐頭圖庫

“我覺得百麗是個‘理工男’,從老盛總到我們都學的是理科,對於數字化,我們很願意接受,整個集團投入了8-9億來做數字化轉型。”百麗國際總裁盛放表示。

設計方麵,百麗分析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公開數據、產品評級及消費者評價。再利用自己品牌會員計劃的CRM係統(統一內部管理平台),分析用戶畫像。根據用戶畫像信息,結合自己的鞋類開發平台:包含鞋楦、鞋款、材料、工藝及品類的數據庫,使設計師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想法轉化為設計,提高上新速度。

圖源:罐頭圖庫

設計完成後,還要根據市場反應不斷調整訂、補貨內容。“訂補迭模式,迭就是所謂迭代研發,補就是補貨,訂就是訂貨。我們現在的比例是433,原來是55。也就是40的首批訂單,30的補貨,30的迭代研發。原來一年可能是6次的訂貨會, 現在有一些品牌已經沒有訂貨會,它就是迭代的。它大概一年可以有11次到12次。所以訂補迭這種模式實際上是麵對客戶需求變化的新的模式。”盛放表示。

一係列變革下,百麗在自建電商平台和第三方電商平台上,均建立了完善的銷售網絡,逐漸占據了部分線上市場份額。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以2022年零售額計,百麗以12.3%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時尚鞋履市場第一。於以往績記錄期間的每個“雙十一”和“618”購物節,按銷售額計,天貓前十大暢銷時尚女鞋品牌當中至少五個品牌一直來自百麗集團。

百麗也從曾經的極度依賴線下,轉變為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百麗線上銷售渠道的收入貢獻,從私有化時期的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大幅增加至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的27.7%。同時,截至2023年11月30日,百麗線下直營門店共8361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轉變的代價是付出了“真金白銀”。2020年-2023年,百麗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的費用分別為81.31億元、84.36億元、97.19億元和86.13億元,合計349億元。分別占比總收入的40.4%、38.8%、41.3%和44.8%。但其中也包含門店租賃相關開支及員工成本。

圖源:《招股書》

私有化背後:

高瓴助力職業經理人團隊上位

高瓴的接手成功為百麗注入“數字化”基因,同時,百麗私有化看似是一場創始人離場、資本接手的戲碼,但七年過去回過頭來看,百麗的私有化更像是,高瓴助力包括盛氏家族成員、於武在內的百麗職業經理人、合夥人團隊,取代鄧耀家族上位,當然鄧耀家族最終也是套現百億離場,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鄧耀出生於1934年,十幾歲就在中國香港的鞋廠當學徒,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小製鞋廠和鞋店。上世紀80年代初,鄧耀開始和內地做生意,1991年,鄧耀在深圳成立了公司深圳百麗,主要生產“百麗”品牌的女鞋。

同年,盛百椒加入深圳百麗,被任命為總經理,也是百麗的第一位職業經理人。盛百椒出生於1952年,祖籍寧波,自帶“生意人”基因。兩人強強聯合下,百麗成功於2007年上市。

上市後的百麗,鄧耀家族依然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鄧耀和女兒鄧穎思共計持有發行後39.5%的股份,盛百椒持有5.5%股份。

2011年,鄧耀以40億美金的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81位、港台地區富豪榜第9位。

圖源:罐頭圖庫

到2017年私有化計劃執行前,鄧耀家族共持有百麗國際20.76%股份,盛百椒直接持有4.98%,於武、盛放及其他管理層合計持有14.72%。這一年,鄧耀、盛百椒分別為83歲、65歲。

通過私有化,鄧耀家族套現110.3億港元離場,盛百椒則留下來,繼續出任百麗的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

經過多次變動後,百麗的股權結構變為:智者創業持股46.36%,高瓴資本持股44.48%。雖然《招股書》顯示,智者創業和高瓴資本均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但高瓴表示,“在私有化後前期跟百麗團隊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麵主要是依托公司自己的能力在運營發展了。我們也是以‘企業家為C位’的理念來做投資。”從此來看,百麗管理層具有更強的話語權。

智者創業是百麗的高級管理層團隊就私有化目的而專門設立,是由盛放、於武以及其他管理人員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台。

據百麗私有化時期的相關公告顯示,智者創業由管理層股東持股81.91%,盛放通過誠美有限公司持股3.14%,於武通過星誌有限公司持股14.95%。誠美是由盛放成立、全資持有的家族信托特殊目的公司,星誌是由於武成立、全資持有的的家族信托特殊目的公司。

圖源:百麗公告

盛放為盛百椒的侄子,於武為在百麗工作十餘年的“老人”。

《招股書》顯示,盛百椒於2023年10月30日辭任董事,同日,盛百椒的侄子盛放出任董事長。簡曆顯示,盛放於2005年加入集團,其自2022年2月24日起出任百麗時尚首席執行官,現在為百麗時尚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並且盛放還是滔搏國際的非執行董事。

於武在2005年加入百麗,2006年6月開始負責百麗國際魯豫大區的業務,2015年擔任百麗國際體育事業部的總裁。現在為智者創業董事、百麗的非執行董事和滔搏國際的董事。

圖源:罐頭圖庫

如果說,百麗的第一次上市讓鄧耀家族在財富上成功“飛升”,百麗此次二次上市,則有望為包括盛氏家族成員、於武在內的管理層團隊,帶來財富增長。

另一邊,離開的鄧耀家族,鄧耀兒子鄧敬來於2017年抓住“共享衣櫥”概念,創辦了托特衣箱,為一家女性時尚租衣平台。不過,自2021年起,共享衣櫥陸續關停,托特衣箱艱難求生。

高瓴賺翻了嗎?

通過私有化,百麗管理層完成平穩過渡,但實打實為私有化出資的高瓴,為何甘願為別人做嫁衣?

百麗2017年的私有化價格為531億港元,私有化後,高瓴資本持有57.6%的股權,鼎暉投資持有11.9%的股權,智者創業持有30.5%的股權。以股權計算,高瓴資本出資超過300億港元。

張磊花300億港元豪賭後,如今回報如何?

2019年,百麗拆分出滔搏國際赴港上市,根據滔搏《招股書》顯示,2017財年-2019財年,收入分別為216.9億元、265.5億元和325.64億元,經調整年度利潤分別為15.38億元、18.1億元、22.37億元。

上市之前,滔搏由百麗100%持股。2017財年-2019財年,滔搏國際向股東進行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為約16.15億元、22.17億元、5.74億元,累計44.06億元。

2019年10月10日,滔搏國際正式登陸港交所,定價8.5港元/股,募資約76.22億港元。上市當天,滔搏市值超過700億港元(約644億元人民幣),高瓴股權占比的市值超過300億港元(約276億元人民幣)。

截至2024年3月18日,滔搏報收5.73港元/股,總市值355.33億港元(約人民幣327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截至2023年8月31日,滔搏的第一大股東為高瓴資本,持股34.89%,第二大股東為智者創業,持股20.23%。

上市後的滔搏持續分紅,2020財年-2023財年,分別分紅12.8億港元、45.79億港元、31.2億港元、22.18億港元。wind統計,自2006年至今,滔搏累計現金分紅111.98億港元。此外,2020年6月,百麗減持滔搏國際2.7億股,套現約29億港元。

圖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滔搏的募資用途中,59.27億港元用於償還銀行債務和百麗國際等關聯方債務;15.62億港元將被用作數字化轉型升級和補充流動資金;1.32億港元用於分紅。

此外,百麗的私有化資金,實際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百麗《招股書》顯示,2020財年-2022財年、2023年財年前九個月,百麗分別向股東派股息人民幣70億元、42.28億元、20億元和20億元,合計152.28億元。“百麗國際將絕大部分所收取的股息用於償還2017年私有化產生的債務。”百麗在《招股書》中表示。

這導致百麗的資產負債率為如今的約84%。截至2024年1月31日,百麗有約31.42億港元的境外銀行借款,以及年利率在1.2%-1.9%的19.1億港元的短期境內銀行借款。此次IPO募資,百麗的第一項用途為用於償債。

曆經33載春秋,百麗從一家小製鞋廠逐漸蛻變為業界“鞋王”,獨領風騷。然而,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衝擊,百麗也不得不黯然退市,昔日巔峰成為過往雲煙。經過七年的沉澱與轉型,如今它再次踏上征途,試圖重回資本市場。幾度沉浮後,你認為百麗能否成功?你穿過百麗的鞋嗎?有何感受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