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要和周大福們拚了?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3-16 23:06:2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205 bytes)

這屆“聰明人”,已經不在金店買金飾了。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愛上去銀行“淘金”,直呼“太便宜了”。不同於過往去銀行買金條再去打金飾的操作,這一次消費者們一步到位,“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直接把銀行當作金手鐲、金項鏈的進貨渠道。

圖/圖蟲創意

銀行和金店“搶生意”背後,是金價齒輪的瘋狂轉動。黃金價格正持續攀高,不斷“見證曆史”。黃金狂飆正勁,大眾卻“越貴越買”,行情持續火熱。

金店的生意,怎麽被銀行盯上了?狂買黃金背後,消費者又該注意什麽?

為何去銀行買黃金?

今年開年,想購買龍年紀念幣的李鬆,在手機銀行App意外發現了“新大陸”。當他點入實物金板塊,發現銀行金飾的網上貨架竟然“別有洞天”。

從手鐲到戒指,從金豆到項鏈……不僅是品類齊全,還兼顧場景。還有銀行上線了婚嫁主題金飾,包括金釵、如意鎖等特色金飾,更不乏琳琅滿目的金貨文創。

“之前關注銀行的貴金屬板塊隻是因為生肖紀念幣,今年卻發現推出了好多首飾金的新品,款式設計也新穎大方。現在銀行賣黃金怎麽這麽‘卷’?”李鬆感歎。

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App頁麵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關於銀行買金飾的推薦種草:“成功下車,銀行買的古法手鐲比金店劃算不要太多!”“可以放心衝,等了半個月的銀行金手鏈做工不比周大福差”“不是金店買不起,而是銀行更有性價比”……

“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銀行購金,背後有多方麵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商業銀行的黃金業務有充足的信用背書,而金店的黃金零售業務仍魚龍混雜、回購機製不完善,甚至有時會出現缺斤短兩,更重要的是,銀行金飾的價格要顯著低於金店。

價格的確是首要驅動力。中國新聞周刊對比銀行黃金產品,無論是飾品金或是投資金,相比於傳統金店每克黃金大多存在50元甚至更高的價差優勢。

李鬆算了筆賬,“現在購買的話,銀行的金手鐲每克定價570元左右,而品牌金店的價格已經到每克650元以上了,算下來30克的金手鐲就能省下2400元,價格確實實惠。”

那麽銀行真的是要跟金店搶生意嗎?可能還不是。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與金店不同之處在於,銀行的實物金業務目前僅限於“網購”渠道。在購買金飾“眼見為實”的傳統消費習慣下,這樣的零售模式難以進行試戴體驗與個性化講解,隻是通過銀行App線上詳情頁介紹相關產品。

廣州同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職業黃金投資分析師呂超對中國新聞周刊補充介紹,銀行的金飾品,一般都是由一些大型國有黃金品牌商供貨,委托銀行代銷,多數銀行本身不會生產金飾品產品,僅有少數投資金條是銀行自有的產品。

但目前情況也在起變化。招商銀行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23年招商銀行在實物金業務產品線新拓自營首飾金品類,並將繼續加強實物貴金屬產品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實物貴金屬業務屬於“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屬於保障管理類。

換言之,銀行涉足金飾並不是以搶金店的生意為目標,更像是做了一門滿足顧客需求的“副業”。

一位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些商業銀行原本就有首飾金的實物金項目,而近一年以來的黃金大熱,讓很多對金價敏感的用戶關注到了這一類產品,更強勁的需求也倒逼銀行進行業務創新。

“一個很明顯的轉變是,今年我們銀行售賣的金飾新品相比往年都更好看了,甚至還有和周大福們相似的產品工藝。”

為什麽越貴越買?

隻是,銀行在經營金飾產品方麵,不如傳統金店那樣有更深度的積澱。

在銀行部分金飾商品的詳情頁,清晰標注售賣的黃金飾品也是來自於各大珠寶商,並且注明了銀行隻作為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及贈品的投資、兌付、質量和風險管理責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銀行也不是所有黃金產品都有價格優勢,部分一口價金飾的每克價格也不便宜。就品類而言,相比於金店,銀行所售賣的飾品樣式也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這也成為李鬆沒能下定決心購買的關鍵,“買金貨也算一筆不小的支出,網購不能試戴有些尷尬,不合適的話我比較擔心售後環節。另外銀行金飾雖然價格優惠,但款式相比於金店還是不夠豐富。”

“銀行代銷金飾的售後保障,往往由黃金品牌商負責,而不是銀行負責,消費者購買時應該要考慮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呂超提示。

當然,銀行盯上金首飾,也是順勢而為。黃金大牛市背景下,當下的金價已經屢屢逼近曆史高點。

國際金價已經連續三周上漲,商品市場倫敦金、COMEX黃金等主要標的周線“三連陽”。目前的基礎金價已經站穩在500元/克,多家金店的足金首飾金價已掛出了每克655-658元的價位。以周大福為例,3月11日周大福黃金飾品掛牌價一度達到了666元/克的階段高點,3月13日回落至660元/克。

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金價攀升是“天時地利”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

銀河期貨貴金屬研究員陳婧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目前黃金處於多頭的強勢行情中,在市場降息預期走高、避險買需增加、央行持續購金等因素的共振下,黃金得以出現一波連續急漲的走勢。

王紅英則補充,金價上漲也有結構性因素。2022年全球黃金產量達到3600多噸的水平,但這一年全球黃金需求同比增長18%,達到4741噸,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高年度總需求量。2023年依然維持著供給緊張、需求上升的格局,供不應求自然推動價格上漲。

隨著金價一路高歌猛進,相關熱點也不斷發酵,“金價殺瘋了”“金價持續暴漲建行緊急公告”“銀行賣起金手鐲”“銀行個人黃金積存業務火爆”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

而人們對黃金的“越貴越買”,也成為一個重要現象。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國內金飾消費金額達2820億元,創曆史新高。另據中國黃金協會透露,2023年,全國黃金消費量1089.69噸,同比增長8.78%。

多家黃金珠寶上市公司也業績預喜,明牌珠寶、潮宏基、萃華珠寶的業績快報均預計2023年淨利潤提升,原因都提到了“受黃金行情上漲影響”。

對此,呂超認為,消費者購買黃金的熱情高漲,主要是由於受到近幾年來黃金價格總體不斷走高、持續上升的刺激和引導。

“一方麵因為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麵,社交媒體和金融市場上的炒作也推動了黃金購買熱潮。此外,黃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吉祥意味明顯,因此消費者不吝支付更高的價格。”

既是避險的硬通貨,又有飾品的實用價值,在主動投資收益情況不盡如人意、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下,黃金購買也因更“穩健”的特性而受到青睞。

投資要理性

其實通過銀行買金貨,也是一種在金價飆升背景下的性價比策略。

但隨著金價越來越“瘋狂”,部分想購置金首飾的消費者也開始打起了“退堂鼓”:都說早買早享受,當初猶豫沒買,金價當下又這麽高,更難做決策了。

問題是,黃金究竟會漲到什麽時候?

對於金價,有專家給出了樂觀預期。陳婧認為,從中期看,海外降息周期即將開啟,同時,在更長維度的視角下,當前處於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貨幣體係重塑的進程之中,黃金將因其金融屬性和貨幣屬性而受益。

隻是,之於投資價值而言,收益的另一麵從來都是風險。

王紅英介紹,實物投資之外,以黃金實物做衍生的投資方式有很多,包括帶杠杆的衍生品、黃金ETF、積存金、相關股票等,相比於實體投資金條的起購門檻,上述黃金相關投資方式更為靈活,“雖然在近一年的黃金上漲行情中,相關產品都實現了不錯的收益,但投資者仍需注意產品的具體屬性,防範風險。”

麵對國際金價的大漲,銀行相關黃金投資業務也迎來調整。近期,建設銀行宣布將個人黃金積存業務定期積存起點金額由500元上調至600元。換言之,黃金積存業務的投資門檻,一下升高了100元。

本次投資門檻提升背後的調整原因,正是黃金價格走高。根據央行發布的《黃金積存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黃金積存產品最小業務單位為1克。金價上漲的情況下個人客戶最小投資金額也自然隨之上調。

呂超強調,無論積存金還是實物金,其價格都是要受到全球黃金價格周期性波動決定。金價的運行具有周期性,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周期內會有牛熊行情,而不是一直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3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在署名文章中提及,要強化金融市場監測預警和處置機製。健全貨幣、債券、黃金等各子市場風險監測和預警機製。

陳婧則提醒,黃金當前雖然行情強勢,但要注意因短期宏觀數據擾動可能帶來的金價回調,切忌盲目跟風、追漲殺跌。

“要根據自己的財力以及未來的預期收益做投資匹配。總之控製風險、審慎投資,是近期黃金熱市場背景下的主要策略。”王紅英補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