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中國石化簽約,強強聯手劍指何方?

3月13日,中國石化(600028.SH)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與寧德時代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群一同見證簽約。

兩大巨頭此前已有合作,主要涉及充換電業務

寧德時代與中國石化都是市值超7000億元的巨頭,位列A股市值榜TOP20。截至3月13日收盤,寧德時代每股185.18元,總市值8146.14億元,排名A股第10;中國石化每股6.15元,總市值7339.98億元,排名A股第14。

今年以來,兩大巨頭在股市中也都有過高光表現,寧德時代股價從今年初開盤到3月13日收盤漲了14.2%,3月11日更是在摩根士丹利上調對其評級後創出了14.46%的年內最大漲幅;中國石化股價今年也漲了10.2%,年內單日最大漲幅7.88%,出現在1月25日,彼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將推動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刺激了央企、中特估板塊普漲。

雖然此次兩大巨頭簽署的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尚未涉及具體業務領域的簽約,但還是引發了市場的關注、討論。

實際上,這並非雙方首次“牽手”。

此前,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已在後者“老家”寧德合作建起了福建省首個“光伏充檢”加能站(具體的合作方是中國石化福建石油,即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據該公司官網介紹,中國石化持有該公司55%股份,埃克森美孚中國石化有限公司、沙特阿美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2.5%),該項目於2022年8月1日投運,集加油、充電、光伏發電、易捷服務、洗車、“愛心驛站”等功能於一體,配有6台單槍大功率直流快充樁,具備雙向充放電功能、電池檢測功能,其光伏年發電量在8萬KWh左右,全生命周期內可減排二氧化碳超1570噸。

而就在當年9月,涉及產業鏈更多環節、規模更大的合作到來。上汽集團(600104.SH)、中國石化、中國石油(601857.SH)、寧德時代,車輛、站網、電池這三大環節的四大龍頭合資成立了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動力電池租賃、運營管理。其中,上汽集團是第一大股東,持股37.5%;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的全資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5%;中國石油和寧德時代均持股12.5%。該公司主打“換電”模式,其官網明確介紹稱,致力於推動構建車電分離完整生態,在網絡方麵,將依托“兩桶油”遍布全國的5萬餘座加油站網絡,升級打造“可換電、可充電”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在車型方麵,將率先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出橫跨多個品牌的換電車型,覆蓋SUV、轎車、MPV以及商用車等全部品類。從成立後的經營情況來看,目前捷能智電租賃或出售的動力電池來自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合資的上汽時代動力電池係統有限公司;此外,該公司已在上海、北京、武漢、鄭州等地建設了50餘座換電站,其中20餘座已投運,其中以上海居多,包括中國石化安亭站、中國石油嘉鬆站等10餘座。據捷能智電介紹,已投運換電站最快在1.5分鍾內就能完成電池更換。

此次合作上升到集團層麵,形成戰略合作關係,預計充換電仍是重點

此前這兩次合作,中國石化方麵的主體均為旗下子公司,涉及的主要是充換電業務。而此次,雙方在集團層麵形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根據中國石化報的報道,雙方深入交流了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事宜。有業內人士認為,雙方未來合作預計仍會主要聚焦於充換電領域,也可能在煉化廠配置儲能等方麵有所嚐試。

實際上,就在最近,寧德時代與另一大油氣巨頭中國石油已在儲能方麵有了合作進展。據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公司官微發布的消息,中石油國際事業倫敦公司與寧德時代歐洲儲能及超充服務平台快卜新能源,於當地時間2月29日在倫敦簽署了光儲充項目合作備忘錄,將攜手歐洲知名連鎖集團De Veranda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合作建設“智慧能源綠碳餐廳項目”,計劃以“光儲充”為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餐廳屋頂光伏發電、儲能微網EMS管理、客人充電VIP服務”的閉環能源新場景業態。此外,相關報道還披露,中國石油和寧德時代在過去一年來進行了多次高層會晤,就加強新能源領域合作達成共識,國際事業公司將在國際貿易、海外油站快充及煉廠配儲等方麵與寧德時代開展進一步接洽。

而對於寧德時代與中國石化的合作,鈦媒體APP也就此進行了詢問,寧德時代方麵表示雙方基於共識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具體業務涉及商業機密,還不方便對外透露;中國石化方麵稱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推動能源領域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兩家企業近期在簽約合作方麵都收獲頗豐。寧德時代相繼與江汽集團、東風汽車旗下猛士科技、滴滴、四川省人民政府、蜀道集團、北汽海藍芯、中遠海運、中國能建等簽署合作協議或合資成立公司。其中,與滴滴合資成立的換電公司,與北汽海藍芯、京能科技、小米汽車合資成立的北京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尤其引人矚目,前者以網約車場景為切入點,主打公共出行領域的換電業務;後者則將在北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製造工廠,進一步加強動力電池企業與車企的產業鏈上下遊合作。

而中國石化方麵,去年12月至今,已相繼與華為、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簽訂協議,合作主要集中在充換電領域。根據中國石化方麵的消息,今年1月,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小武基充電站已投入運營,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全液冷超快充站,可同時滿足70輛新能源車輛的充電需求。

不過,雖然都在充換電領域有深入布局,但在能源存儲的技術路線中,中國石化、寧德時代的側重又有所不同。中國石化素有成為“氫能第一公司”的願景,目前擁有全球最多的加氫站、全國最大的氫氣銷量,加氫量市場份額約占40%,相關站點、銷量的增長率已連續三年翻倍。而寧德時代則認為目前以鋰電為主的電化學路線仍是主流,在2023年11月麵對投資者“是否考慮過研發氫能源”的詢問時,表示“氫氣在常溫下體積能量密度很低,存儲需要高壓儲罐……其中牽涉基礎設施多、占地麵積廣、轉換效率低等因素,工作相對複雜,成本相對較高。我們認為,鋰電池、鈉電池等在材料價格合適的情況下,電化學電池更具成本優勢”。

近年來,氫能、鋰電在社會、業界、資本市場中都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均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不過,二者目前的應用場景差異性還較大,氫能作為燃料在工業領域應用較多;而在交通方麵,鋰電主要在家用車、出租車或網約車等領域用以替代汽油,氫能則更多用於大巴、重卡等大型商用車場景,也被視為柴油的替代者;在新型儲能領域,鋰電則是目前的絕對主流,在已投運裝機中占比超97%。

雖然兩大路線目前各有所長,但作為備受矚目的新興技術路線,仍會不時被拿來比較。而且,尤其在能源存儲這一領域,二者未來也可能會麵臨政策、資源、市場等方麵的競爭。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綜合能源雙碳中心副主任黃誌國今年3月就曾在一次研討會上表示,鋰電儲能一家獨大的情況需要改變,其1-4小時儲能時長的“舒適區”不利於中長時儲能技術的發展,並將氫能作為長時段、跨季節儲能的最佳解決方案,呼籲業內加以重視。

未來,如果鋰電與氫能的“PK”真的到來,想必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也將加入戰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