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誰在領跑?
日前,各地陸續發布經濟數據,四川省2023年GDP總量達6.01萬億元,首次躋身全國經濟第五大省,躍居中西部經濟第一大省。
無獨有偶,成都繼2022年首次晉級2萬億俱樂部以來,經濟再次躍上新的台階。
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22074.7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位居10強城市前列。
根據規劃,到2027年,成都經濟總量有望突破3萬億。屆時,香港、蘇州有望同步突圍,我國3萬億俱樂部成員將會擴容到8席。
作為經濟大省和經濟大市,四川與成都省市經濟的同步突破,標誌著西部正在崛起新的增長極,挑起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重任。
01
拚經濟,成都為何能一路領跑?
以賽營城、消費驅動、製造強市、營商環境,或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其一,2023年堪稱成都的高光之年。大運會、世界科幻大會、國際乒聯世界杯等一批重量級國際盛會的舉辦,不僅刷新了國際存在感,更將“以賽營城”推向新的高度。
辦好一場會,搞活一座城。大型賽事和展會,曆來都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盤活文旅資源、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乃至刺激經濟的利器。
大運會之後,成都將迎來2024羽毛球湯尤杯和2025世界運動會,向著世界體育之都不斷躍進。
其二,萬億消費,是城市消費能級的體現,而成都消費總額已經站上萬億大關。
借助“以賽營城”,成都不僅躋身為世界十大體育之都,而且體育經濟、文旅經濟齊頭並進,呈現出強大的人氣效應,帶動消費強勁複蘇。
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0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這意味著,成都成為繼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之後的第6個萬億級消費城市,也是第二個消費總額破萬億的省會城市。
過去幾年來,消費都是全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消費驅動也在成為區域競爭最大的變量之一。
坐擁龐大人口、超大規模市場、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和國際消費中心等優勢的成都,自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其三,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是決定城市能否繼續向上躍升的關鍵,製造強市、產業建圈強鏈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在產業戰略引領之下,一係列百億級項目紛紛落地。
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99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85億元,重點產業項目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包括投資超百億元的通威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以及總投資高達630億元的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創下成都發展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
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投資帶動大產業。百億級乃至千億級項目,既能以固定資產投資直接拉動經濟增長,更能通過新興產業布局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其四,龍頭企業紛至遝來的背後,既是城市自身磁吸力的體現,也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必然結果。
日前,從東部的上海到西部的成都,“新春第一會”不約而同聚焦於營商環境。
繼榮膺“2023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後,成都近日發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幹舉措》,拉開了營商環境6.0改革的序幕。
從營商環境1.0到6.0,成都已累計推出906項改革舉措,對照世界銀行評價標準,參照發達城市經驗,通過數字化賦能,全國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新登記市場主體60.2萬戶,全市商事主體總量增至389萬戶,總量僅次於深圳,市場引力之強、創業密度之高可見一斑。
成都是名副其實的“機會之城”,大量市場主體的“用腳投票”,生動體現了這一點
抓住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點,對衝不利因素的影響,這是成都經濟得以連續多年領跑的原因所在。
02
經濟躍升的同時,成都的城市綜合能級也在逐浪抬升。
國際門戶樞紐,是一個城市區位優勢和綜合地位的最佳寫照。門戶為必經之地,樞紐則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之地。
與上海之於華東、廣州之於華南一樣,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國際門戶樞紐,也是名副其實的“流量之城”。
2023年以來,成都拿下了一個“第一”(成渝聯合)、一個“第三城”,一個“第四城”,凸顯中國“第四極”的綜合定位。
一個“第一”,指的是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5000列,位居全國之首。
在傳統貿易時代,離港口距離的遠近,決定了與全球主要市場的距離,沿海地區能夠脫穎而出,正是這一模式體現。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歐班列和國際空港貿易的興起,內陸城市強勢逆襲,成為新的開放高地。
去年,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過5300列,連接境內外城市130多個,綜合運行指標保持全國第一。
一個“第三城”是航空。成都是全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城市航空客流量位居全國第三。
成都天府、雙流國際機場,2023年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4000萬人次、3000萬人次,合計總量達7492.4萬人次,僅次於京滬。
作為超級流量入口,機場不僅意味著商貿往來的便捷性與通達性,還能帶動航空物流產業、航空製造業、臨港經濟等產業的發展,更能成為內陸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所以,近年來,幾乎所有超大特大城市都在謀建“雙機場”,部分經濟強市更是力圖打破機場掛零的尷尬,成都能先行一步布局“雙機場”並進一步躋身“7000萬俱樂部”,無疑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體現。
一個“第四城”是地鐵。2023年,成都地鐵運營裏程突破600公裏,超過深圳,再次躍居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
地鐵裏程在增加,而客流量也隨之創下曆史新高。
根據交通部數據,2023年全年,成都地鐵總客流量達到21.1億人次,總客流量僅次於北上廣深,最高單日客流量為783.9萬人次,客流強度一直穩定在1萬人次/公裏/日,均領跑於各大地市。
地鐵裏程和總客流量,與城市體量和人口規模息息相關;而客流強度反映的是地鐵的繁忙程度和利用效率,折射了城市就業、商貿、消費、旅遊的繁榮程度。
成都能拿下地鐵第四城,且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客流強度破1的城市,既是超高人氣的寫照,也是成都經濟活力和消費熱力的體現。
在不遠的將來,成都有望率先躋身1000公裏地鐵俱樂部,並不斷向外延伸,推動都市圈軌道交通的同城化。
從機場到地鐵再到鐵路,借助四通八達的交通,成都晉級為國際性綜合交通城市,更是龐大的人流、物流躍升為首屈一指的“流量之城”。
03
流量之城,不隻是交通意義的,更是消費意義上的。
作為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複蘇之年,2023年堪稱“網紅城市”井噴之年,但流量經濟速生速朽,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月,隻有為數不多的城市能保持“長紅”,成都正是其中之一。
去年全年,成都旅遊接待總人次超過2.8億人次,同比增長71%,全麵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穩居副省級城市前列。
遊客紛至遝來,演藝市場同樣迎來空前爆發。
據成都市文廣旅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營業性音樂演出場次4500場,票房達12億元,觀眾人數達400萬人次。
“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大型演唱會,既能帶來直接的門票收入,還能拉動住宿、餐飲、旅遊等業態的發展,帶來顯著的經濟效應和消費效應。
去年11月,張學友在成都連開9場演唱會,吸引了超過一半的跨城觀眾,除創下2.2億元的門票收入外,還帶動4.3億元的綜合收入,演藝經濟的拉動效應可見一斑。
而在大運會等國際賽事的助力之下,體育與文旅、商業、演藝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成都再造新的的經濟增長點。
數據顯示,成都市體育、文創產業規模分別提升至1100億元、2500億元,堪稱提振消費和拉動經濟的新亮點,而體育賽事競爭力指數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
來源:仲量聯行
文旅、演藝、體育等市場的持續火熱,標誌著成都正在完成從“網紅”變“長紅”、“流量”變“留量”的蛻變,更帶動一座新的萬億消費城市的崛起。
如同國家城鎮體係中的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矩陣中的萬億GDP城市,萬億消費城市是消費驅動時代高能級城市的標配,也是城市發展潛力的體現。
成都消費為何如此之旺?
後疫情時代消費井噴是其一,大運會等盛會帶動的賽事經濟效應是其二,“三城三都”戰略規劃激發出的消費新活力,新經濟、新場景帶動的新型消費業態,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正因為這些優勢的存在,成都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關榜單中名列前茅。
根據仲量聯行發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年度報告(2023)》,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整體競爭力指數位居全國第四,僅次於上海、北京和廣州,其中賽事展演影響力、消費場景營造力和零售資源整合力等指標躋身前三。
從萬億消費城市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消費驅動時代,成都拿下了關鍵的一局。
04
一流的城市,都在重回製造強市。
去年5月,上海突然遠赴千裏之外的成都舉辦投資合作推介會,這一舉動可謂前所未有,被媒體譽為“逆向招商”的第一槍。
畢竟,作為經濟第一大市,長期以來,上海都是各大城市競相追逐的招商目的地,如今卻主動放下“身段”,奔赴西部尋找機遇,無疑對成都最大的認可。
上海主動牽手成都,足以說明成都在全國的產業矩陣中已有一席之地,在部分新賽道上呈現領跑之勢,有了足夠吸引一線城市的籌碼。
“逆向招商”的出現,還有另一重背景。去年以來,上海重提 “25%紅線”,即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於25%,發出了打造製造強市的最強音。
事實上,早在2022年,成都就提出製造強市戰略,以此重塑產業新的“四梁八柱”。
2023年以來,成都進一步強調“始終堅定推進製造強市建設的戰略定力”,以新型工業化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成都已形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早在2020年就已突破萬億,裝備製造正在邁向萬億大關。
在最能體現製造業實力的國家級產業集群方麵,成都已拿下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高端能源裝備、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裝備等9個國家級產業集群。
而在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未來產業方麵,成都正在重點布局前沿生物、先進能源、未來交通、數字智能、泛在網絡、新型材料6大重點領域,攻關突破基因治療、空天動力、類腦智能、6G等前沿技術,搶占新賽道、構築新優勢。
根據最新規劃,到2025年,成都工業綜合實力將躋身全國十強;到2035年,製造強市全麵建成,進入增加值萬億城市行列,成為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城市。
成都製造,為何發展勢頭如此強勁?
一方麵,創新驅動帶來的支撐。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成都已躋身全國研發第一梯隊。
近日,各地陸續披露2022年研發投入數據,成都研發經費達到733.26億元,位列全國第6;研發強度為3.52%,超過廣州、重慶等地。
成都研發實力的躍升,得益於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等創新資源的支撐,也與不斷湧現的高新技術企業息息相關。
目前,成都聚集了7所雙一流大學、65所普通高校、54家在川“央”字頭科研院所、139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
其中,以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為代表的大科學平台,正在成為高端創新資源承載地和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成為打造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產業的重要智力支撐。
在企業方麵,成都已培育11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8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100餘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3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並吸引了622萬各類人才,形成了強大的智力資源儲備池。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3年全球頂尖科技集群,成都排在第24位,首次躋身TOP25之列,相比2018年的第56名,大幅躍升。
借助這些智力資源,成都的科技創新力在全球名列前茅。
另一方麵,建圈強鏈,正在成為成都打造製造強市的主戰場。
根據規劃,未來5年,成都將打造電子信息、裝備製造2個萬億級優勢產業,以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航空製造、生物醫藥等10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
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建圈強鏈的助力。目前,成都正在著力布局構建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等8個產業生態圈,捕捉前沿技術和熱點賽道主攻28條重點產業鏈。
如果說製造強市是成都新型工業化的目標,建圈強鏈就是走向製造強市的可行之路,而8大生態圈和28條重點產業鏈,則是成都未來產業躍升的關鍵。
創新驅動疊加建圈強鏈,成都的萬億工業之路,將會越行越穩。
05
成都,離3萬億俱樂部還有多遠?
過去10年來,成都連續跨越13個千億台階,先後邁向萬億GDP俱樂部和2萬億GDP俱樂部,躋身國內城市第一梯隊。
2013年到2023年,成都經濟總量增長1.33倍,增幅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常住人口規模從1500多萬增加到2100多萬,年均人口增量僅次於深圳和廣州。
這些成績的取得,既得益於成都在全省、城市群及全國戰略定位的不斷提升,也與成都自身的前瞻布局和規劃不無關係。
從國家定位來看,成都處於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內國際大循環等多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更是服務戰略大後方建設的創新策源地。
從省域及成都自身布局來看,成都是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壓艙石和主引擎,成德眉資都市圈則是中西部最早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成渝地區雙城都市圈更是與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並立的第四極。
從產業發展層麵來看,成都抓住了新一輪產業西移、陸權複興的時代機遇,變內陸腹地為開放前沿,從製造大市走向製造強市,為經濟長遠發展帶來蓬勃的增長動力。
根據規劃,未來5年,成都將打造2個萬億級優勢產業和10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超過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1.2萬億元,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億元。
上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戰略的支持,下有製造強市、三城三都的支撐,這一目標或許並不遙遠。
屆時,成渝在躋身全國綜合交通和城市群“第四極”之後,有望再次拿下經濟“第四極”之位,為西部崛起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