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利潤大漲132%,但其實是不可持續的虛胖

來源: 知危 2024-03-07 20:38: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818 bytes)

昨日,京東在美股盤前發布了 2023 年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

2023 年淨利潤同比增長 132%,加上宣布派息 12 億美元和回購 30 億美元股份的消息,讓京東美股股價上漲了 16.18% 。

但在環繞京東的喜悅氣氛中,知危編輯部想稍微潑點冷水。

首先,我們來看看京東同比翻倍的淨利潤有沒有水分。

從收入端看,京東的問題依然是增長乏力。

2023 年,京東的總收入為 10846 億元,同比僅增長 3.7% 。

拆分來看,貢獻一半收入的數碼家電產品,同比增長 4.4%,日用百貨產品的收入同比減少了 4.8%,這說明京東依然困於數碼類產品,擴充全品類的想法進展不大。

由於引進第三方賣家,京東的平台及廣告收入、物流收入分別增長 8% 和 12%,但業務規模不大,對整體收入增長影響較小。

收入端增長乏力,京東的利潤增長顯然來自於降本增效與其他非主營業務了。

成本費用端看,京東 2023 年的營業成本增長 2.9%,小於收入的增幅,所以毛利潤提高了 8.6%,從 2022 年的 1470 億元提高到 2023 年的 1596 億元。

費用方麵,除營銷費用增速( 6.3% )高於收入增速之外,京東的各項費用管控得很緊。

具體來說,履約費用隻增長 2.5%;

研發費用從 2022 年的 169 億降到 2023 年的 164 億元,減少了 3%;

管理費用從 2022 年的 111 億元降到 2023 年的 97 億元,大幅減少了 12.2% 。

此前,據第一財經報道,2022年11月22日,劉強東發布全員信,對高管進行全麵降薪。

信中表示,集團決定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京東集團副總監以上以及相對應的 P/T 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薪酬全部降低 10%-20% 不等,涉及降薪的高管超過 2000 名。

當然,劉強東當時也提出,“ 如果兩年之內,京東業績重回高增長狀態,大家的現金報酬隨時可以恢複。”

從財務數據看,京東壓降費用是動了真格的。

這一舉措換來的結果是,京東的經營利潤從 2022 年的 197 億元大漲 32%,達到 260 億元。

如果不考慮達達和京東產業發展共計 52 億元的商譽和資產減值,京東的經營利潤表現會更好。

不過,真正促成京東 2023 年淨利潤翻倍增長的,主要還是京東的對外投資以及利息收入從 2022 年的虧損 58 億變為盈利 57 億。一進一出,多了 115 億元的變化。

所以,京東的經營有所好轉,但進展並沒有很大。

砍費用很管用,但隻管用一陣子,至於 “對外投資以及利息收入 ”,那就更不可控了,所以京東這次的淨利潤大漲,其實是一種不可持續的 “ 虛胖 ”。

長期的業績改善,還是需要京東的收入實現高增長。

而京東要想增長,目前來看有點困難。

電商業務麵臨抖音快手、阿裏拚多多的競爭( 這又影響物流業務的增長 ),負責本地零售業務的達達則是麵臨美團、餓了麽的競爭。

實際上,2022 年以來的 8 個季度中,京東有 6 個季度的收入低速增長( 增速低於10% )。

出海方麵,今年 2 月份有新聞報道京東正在考慮收購英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urrys,但京東稱並購交易仍處於 “ 非常初步的階段 ”。

不過,即使京東收購成功,影響也不大——與京東相比,Currys 的業務規模較小,在英國經營著大約 300 家門店,旗下子公司 Elkjøp 在挪威、瑞典、丹麥和芬蘭擁有 426 家門店,此前交易對價約 8.82 億美元。

如果考慮到京東此前出海業務的表現一直不佳( 2023 年 3 月 3 日京東關停泰國業務,2023 年 3 月 31 日起關停印尼業務 ),再次出海可能在短期內成為出血點,對京東的利潤造成負麵影響。

經營表現之外,提振投資者情緒的是京東宣布派息 12 億美元以及宣布 30 億美元的回購。

在股東回報方麵,編輯部認為,大家同樣過於樂觀了。

京東宣布 2023 年度將發放每股美國存托股 0.76 美元的股息( 1 股美國存托股=2 股 A 類普通股),將在 2024 年 4 月底發放,按 3 月 5 日上漲前的收盤價 21.44 美元計算,股息率約 3.5% 。

過去兩年,京東美股的派息金額分別是 2022 年度每股 0.62 美元( 2023 年 5 月 4 日發放 )和 2021 年度每股 1.26 美元( 2022 年 6 月 14 日發放 )。

加上本次還未發放的股息,3 年派息總額合計 42 億美元。

回購方麵,京東早在 2020 年 3 月疫情造成美股多次熔斷時就提出 20 億美元的回購計劃,隨後在 2021 年 12 月將回購規模擴大至 30 億美元( 回購計劃於 2024 年 3 月 17 日到期,有效期 3 年 )。本次宣布新的 30 億美元回購計劃,有效性同樣 3 年。

而實際上,計劃是計劃,實際執行又是另一碼事了,京東並沒有用滿這個回購額度。

據京東 2022 年年報披露的數據:

2020 年,京東回購了 0.44 億美元股份( 119 萬股*37.04 美元);

2021 年,京東回購了 6.26+1.78+0.0165=8.06 億美元;

2022 年,京東回購了 0.3+2.56=2.86 億美元;

2020-2022 年京東合計回購 11.36 億美元。

加上 2023 年回購的 3.56 億美元,京東累計回購金額約為 15 億美元,隻有 30 億回購計劃上限的一半。

所以參考曆史,投資者似乎不應該期待未來 3 年京東將會把 30 億美元回購打滿。

另外,從股價走勢看,京東回購金額最多的是 2021 年 3 月,接近股價最高點,當後續股價一路向下正需要回購支撐時,京東的回購金額卻反而縮小了。

以 3 年分紅 42 億美元( 其中 12 億美元還沒發放)+ 三年回購 15 億美元計算,市值按京東 3 月 5 日上漲前約 340 億美元的底部市值計算,京東 3 年平均的股息率也僅有 5.6%( 54 除以 340 再除以 3),並不是很高。

再回頭看看京東現在布局業務的前景和想象力,這樣的股息率並沒那麽值得讓人激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