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上海灘大佬豪宅被拍賣:估值1.27億

來源: 鳳凰網財經 2024-03-05 18:59: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90 bytes)

又有一棟“豪宅”出現在了拍賣平台上。

3月4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九間堂”有一房產開拍。這是上海頂級高端豪宅區,匯集了一眾富豪,包括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明星邱淑貞等。

這座豪宅,建築麵積有681平方米,起拍價9000萬元,評估價有1.27億元。麵積大,樣式闊綽,但裝修已經十分破敗,牆麵掉皮,鋼管上鏽跡斑斑。3月5日,圍觀次數已達3萬多次,但參與者寥寥,目前0人報名,0次出價。若3天競價周期內仍無人出價,該豪宅將麵臨流拍。

圖說:圖上為該被拍賣豪宅的現狀圖,圖下為購房網站上九間堂小區住宅實景圖

九間堂是由戴誌康旗下的上海證大三角洲置業有限公司開發,而這座被拍賣的豪宅,主人正是戴誌康。一位在金融、房地產市場都曾翻雲覆雨的上海灘大佬。

2003年,一位記者采訪戴誌康:“許多上了胡潤百富榜的人後來都‘出事’了,你不擔心自己嗎?”

當時,剛剛以15億元身價“榮膺”當年中國胡潤百富榜第43名的戴誌康反問道:“我不怕,有什麽好怕的?”一位交行上海分行的領導在一邊幫腔:“戴誌康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是幹淨的。”

16年後,在2019年,戴誌康自首了。如今回望這位上海灘大佬32年的經商履曆,依舊讓人忍不住歎息。

01

死於不可控製的欲望

戴誌康的自首冥冥之中又應驗了一個魔咒:“3·27國債期貨”魔咒。

1995年發生的那次“3·27國債期貨”事件,是至今仍然讓中國資本市場蒙羞的一個事件。那次事件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大空頭管金生輸的一敗塗地,事件發生不久便鋃鐺入獄。管金生的失利也成就了交易對手的財富瓜分盛宴。戴誌康就是其中一個,“那時候管金生做空頭,我們做多頭,管金生一家輸了幾十個億,培養了估計幾百個幾千個百萬富翁。”

不過,這些當初賺的盆滿缽滿的贏家們,此後的命運卻仿佛被詛咒了一般,沒人能夠得到善終。遼國發的高原高嶺兄弟失蹤,湧金係魏東跳樓身亡,“上海首富”周正毅入獄,袁寶璟和劉漢這對冤家則相繼被執行了死刑……

如今,魔咒輪到了戴誌康的頭上。

戴誌康自首的原因是設立資金池、挪用資金,旗下的“撈財寶”和“證大財富”涉嫌非法吸收存款,且已無法兌付。這些罪名有一個更通俗的解釋——拆東牆補西牆,然而窟窿堵不上,最終按下葫蘆起了瓢。

周鴻禕曾經說,賈躍亭是12個杯子就2個蓋子,手速再快也蓋不過來。對照來看,家大業大的地產商戴誌康可能有12個蓋子,不過,他大概有200個杯子要去蓋。

比如,戴誌康曾表示要將10萬中國人移民塞浦路斯。

在2014年的一次采訪中,戴誌康興奮地大手一揮,指著世界地圖上非洲大陸的北部說,“那裏是塞浦路斯,在歐亞非的交接點上,是歐盟成員。” 戴誌康說,過兩個星期,他要去看看,“也許是另一個機會”。如果條件適合,戴誌康計劃將十萬中國人移民過去。麵對可能的政策風險,戴誌康的回答很幹脆:“所以要做得快,先幹一把再說。”[1]

而且,在他的辦公室裏,一直懸掛著一幅非洲地圖,因為他要斥資100億美元在南非新建一個“陸家嘴”。雖然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在為如何償還一筆9.5億元信托貸款和另一筆1.39億美元票據而發愁。

永遠一身唐裝的戴誌康在中醫領域同樣有著宏偉的計劃。

“我認為中醫需要跟量子科學結合。我們已經找到解決腫瘤問題的鑰匙,能夠基本解決對腫瘤的診斷和治療。”[2]

周鴻禕說,“絕大多數企業不是死於饑餓,都是死於不可控製的欲望。”這句話放在戴誌康身上,同樣應驗。

02

“掙錢就是把別人的錢算計到自己的口袋裏”

戴誌康曾經很有錢。

作為五道口畢業的高材生,戴誌康的第一桶金來自於股市。剛剛28歲的時候,戴誌康就成為海南6000萬富島基金的掌舵人,鮮衣怒馬,在資本市場揮斥方遒。隨後,又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對賭管金生,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真正奠定戴誌康資本市場大佬地位的,還是蘇常柴和四川長虹兩戰。

1995年年中,戴誌康用從“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賺來的2000萬,層層加杠杆,最終撬動了2個億的資金來“坐莊”。杠杆率之高,直逼後來空手套白狼的小燕子趙薇。

戴誌康的第一個目標是蘇常柴。據一位證大的交易員事後回憶,當時戴誌康旗下的證大控製了蘇常柴20%的流通盤。

吸籌完畢之後,戴誌康的團隊先後在報紙上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增長十倍的股票》和《一麵紅旗插天下》,詳細論證蘇常柴的發展潛力,為股價上漲營造輿論氛圍。

1996年春節過後,蘇常柴開始飆漲,成為當年的一匹大黑馬,股價從6元左右最高上漲到了18元。到了1996年的6 月,獲利頗豐的戴誌康開始兌現籌碼離場,據說當時接盤的人是“A股第一莊托”趙笑雲。

在蘇常柴身上首戰告捷的戴誌康,隨後將目標對準了股價長期低估的四川長虹。市場上至今依然在傳說,為了查明長虹虛實,戴誌康曾派人去了倪潤峰那裏做了半年臥底。

“1996年,所有的股票都漲,就四川長虹不漲,再看看它的報表,四川長虹是績優股而且是最好的股票,為什麽不漲呢?就是因為它盤子大,盤子大別人說不好炒作,炒不上去。但我相信價值規律,便宜的肯定會有人買。你盤子再大,跟中國老百姓儲蓄存款相比差得遠呢!所以,今天沒人買,明天會有人買,後天總有人買,我們等了一年,才往上嘩嘩漲。” [3]

1997年5月21日,四川長虹股價創出66.18元的新高,而戴誌康的成本價隻有20元。

經此兩戰,戴誌康成為A股炙手可熱的人物,但凡有“證大係”入主的股票,都會迎來市場的熱炒。

戴誌康一直都以價值投資者自居,隻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在A股製度還未完全成熟的當時,戴誌康和他的證大係很難洗脫“坐莊”的嫌疑。

即便是在多年以後,戴誌康仍然對詢問自己“掙錢”經曆的媒體表現得很抗拒:“掙錢就是把別人的錢算計到自己的口袋裏,我還在繼續掙錢,但是技巧不值得吹了。就跟強盜討論自己的偷盜本領一樣,有什麽好談的?”[4]

而戴誌康在回答自己為何在2000年退出股市時的一番話,或許更能體現他對股市的真實看法。

“大多數人都坐莊的時候,你再賺誰的錢?沒有大多數人來被你騙的時候,你不就要被別人騙了嗎?”

後來,成功在股市逃頂的戴誌康,將身家性命壓在了房地產上。這一次,他又踩對了風口。

03

我要把外灘的氣氛變一變

戴誌康很看不上萬科。

雖然在證大剛剛開始做地產的時候,戴誌康的確學過萬科,不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當時“學萬科也沒認真學”。20年後,對於當初沒有學萬科這件事,戴誌康覺得挺慶幸的。“如果認真學了,也就跟他們一樣了。”

戴誌康曾經對一位采訪他的記者情緒激昂地說,自己要做一個讓世世代代的人公認的企業,而不是隻讓當下的人公認的企業。

“30年後,萬科什麽也不是,你懂嗎?”

萬科近兩年的確承壓,早在2018年就高喊“活下去”。隻不過,戴誌康和他的證大卻先一步變成“什麽也不是”的企業了。

戴誌康在剛剛踏入房地產這片市場時,的確有過高光的時刻。利用當年在股市中無往不利的手法——“低價位+高杠杆”,戴誌康曾經是上海灘最先一批富起來的地產大佬。

1999年,在杭州依靠“湖畔花園”、“蓮花港家園”等項目闖出名堂的戴誌康猛然發現,和杭州瘋漲的房價相比,地理區位更好、人均GDP更高的上海,房價竟然還是在下滑。

於是,戴誌康將目標選在了浦東。

受製於財力有限,戴誌康像當年坐莊蘇常柴一樣,選擇了加杠杆。

“我投一塊地,價值4個億,我給它簽一個幾年分期付款的合同。那時候能這樣簽,因為地隨便挑,沒有人跟你競爭。它(上海)那時候能賣掉一塊地算不錯了。我談的條件會非常好,4個億的土地,我可以先付4000萬定金把它拿下來,然後後麵的地錢我可以逐步付,但是等到我第二筆錢要付之前,這地可能就漲了。這時候,如果我有後續的錢我就會繼續投,如果沒有後續的錢我就分一半給別人,那時候地已經升值了,我4000萬可以馬上就賺4000萬,所以,我就放大膽地去做。”

高杠杆拿地的戴誌康這一次又賭對了。

從戴誌康進入上海的第2年開始,上海的房市開始回暖,依靠手裏低價土地的優勢,戴誌康陸續開發了證大家園、水清木華、大拇指廣場、九間堂等知名項目,每一個都大獲成功,給戴誌康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證大集團連續兩年入選上海市房企50強,戴誌康本人也連續三次入選胡潤百富榜。

在上海灘揚名立萬之後,戴誌康變了。

王石說,有些人沒錢時很有情懷,但有錢時情懷就不夠了。

戴誌康不是,他沒錢時沒有情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每個毛孔裏都浸淫著利潤”,但是當他有錢時,情懷也多了,多到錢不夠的程度。

戴誌康深深地為上海缺乏文化底蘊而心急如焚。看著上海的夜景,戴誌康充滿憂慮地說:“沒有文化支撐的都市,再大也是二流。”

滿身的藝術細胞被激活之後,戴誌康開始為自己的情懷一擲千金。

他為證大現代藝術館提供了高達5億元的預算,是原計劃的10倍。而集結超五星級酒店、美術館與高檔辦公樓的上海喜瑪拉雅中心,足足耗去了他近30億元資金與10年光陰。

有傳聞稱,戴誌康本來計劃投入喜瑪拉雅中心的預算是10多億,但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卻給他報價25億。抱著做一個“像外灘那樣有影響力、能代表上海的地標建築”,戴誌康毅然為此買單。

“為了喜瑪拉雅,我提前預支了當時所有的錢。”[5]

但是,這些文化地產的嚐試在商業化運營層麵並沒有獲得成功。

戴誌康自己親口說過,喜馬拉雅中心“太超前”了,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作為地產項目沒有帶來直接的經濟回報。

但是,虧錢的文化地產項目並沒有阻止戴誌康瘋狂拿地。

2010年2月1日,上海外灘8-1地塊以92.2億元的價格成交,成為上海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政府出讓地皮。而拿下這塊地王的正是戴誌康。

“剛拿下的上海外灘還得我去弄,我要把外灘的氣氛變一變。”

但很明顯,當時證大緊繃的資金鏈已經無法承載戴誌康的文化情懷了。

在接手外灘地王後,證大的負債率從2009年的70%上升到2011年上半年的102%,上半年的營收同比腰斬53%,銀行現金隻有15億,評級機構對上海證大的評級也一再下調。

等到外灘地王第二期46億土地款眼看就要支付的時候,戴誌康沒錢了,他最後不得不將自己的股權賣給了潘石屹,由此導致了當時轟動一時的“上海地王案”。

從那以後,證大再也沒有恢複自己的元氣,一直在沉淪。2015年1月,戴誌康宣布,退出房地產業。

在退出地產行業之後,戴誌康回到了自己的金融老本行。

隻不過,這一次命運沒有給他試錯的機會,上海警方的一紙通告,成為戴誌康最後一次公開發聲。2022年年末,戴誌康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決定對其執行有期徒刑十九年,並處罰金2550萬元。

回望戴誌康32年的經商履曆,一眼看過去,全是牟其中的影子。他們在當初那個資本的蠻荒時代,通過或者合法,或者非法,或者當時合法現在非法的手段橫衝直撞,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但是,當資本的蠻荒時代過去,當一張叫做“製度”,或者叫“規則”的大網罩過來時,他們的橫衝直撞就變成了頭破血流。他們的頭腦看似領先於這個時代,但是卻又落後於這個時代。

創造力和想象力給了他們起飛的升力,當他們上升到空中時,他們夢想著建造一個自己心中的空中樓閣,但卻忘記了看一眼自己的油表。最終,燃油耗盡,沒有了歸途。

在一次並不太成功的采訪中,當記者質疑戴誌康的文化地產模式究竟能不能走得長遠時,戴誌康失控了,說到激動之處,飆出了一句髒話:“沒有力量考慮狗屁長遠,今天都過不去!”

記者記錄下了這句話,寫了下來。戴誌康自己卻忘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