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縮水超6000億,金龍魚低價模式失效?

如何讓低價成為“護城河”?

金龍魚給出了答案。

作為國內糧油巨頭之一,金龍魚的業務有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低毛利。

例如,2022年營收高達的1571億的廚房食品業務,利潤卻隻有104.9億,毛利率為6.68%;而另一項主營業務“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就更低了,雖然營收達到986.1億,但利潤更是隻有37.54億,毛利率僅為3.81%。

雖然毛利率不高,但這種模式也為金龍魚構築起了強大的護城河。

根據媒體報道,金龍魚對外不止一次提到低毛利帶來的優勢:“量大利薄的生意,會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可以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財報顯示,2017—2019年金龍魚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占率分別為39.5%、39.8%、38.4%,市場份額穩定。

不過市場份額穩定的另一麵,金龍魚同樣缺少成長性,拉長周期來看,近幾年金龍魚的業績都是增收不增利,從最新的財報來看,金龍魚2023年甚至還出現了營收淨利潤雙降的情況——營收下滑2.3%,淨利潤下滑5.4%。當下,隨著糧油市場競爭的加劇,糧油巨頭金龍魚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低價”護城河

據財報數據顯示,金龍魚主營業務分為廚房食品和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

以2022年為例,廚房食品占總營收的比例為61.03%,其中食用油又占該細分領域的七成以上,相當於食用油占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占總營收比例為38.3%,還有0.68%的營收來自其他業務。

僅從營收來看,金龍魚絕對稱得上是巨頭。還是以2022年為例,其當年的營收高達2574.85億,同期貴州茅台的營收為1276億,貴州茅台的體量隻有金龍魚的一半。不過,再看淨利潤,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2022年金龍魚的淨利潤為30.11億,同期貴州茅台的淨利潤高達627.2億,雖然貴州茅台的營收僅為金龍魚的一半,但淨利潤卻是其20倍。

剛剛上市時,金龍魚憑借著亮眼的股價表現被投資者稱為“油茅”,但很顯然——金龍魚的模式遠沒有貴州茅台優秀。

實際上,金龍魚的生意並不好做,不少媒體用“吃幹榨淨”來形容金龍魚的業務。在金龍魚食用油的生產過程中,2成產物為毛油,加工後成為食用油,剩餘8成為豆粕,作為飼料使用。可以看到,農副產品幾乎是100%利用,實實在在的“吃幹榨淨”。

除了“吃幹榨淨”之外,金龍魚的業務還會受到大豆價格的影響,沒有太多的“自主權”。根據數據顯示,金龍魚糧油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高達88%,大豆的價格會直接影響金龍魚的利潤;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大豆高度依賴進口,2019年我國大豆消費1.07億噸,進口大豆8851萬噸,占比超過82%,這使得大豆價格飄忽不定,金龍魚的業績也是時好時壞。

綜合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金龍魚的業務有兩大弊端——微利,受原材料價格製約,而這也使得金龍魚隻能憑借規模取勝。

根據財報顯示,在2018年時,金龍魚的固定資產合計為198.97億,在建工程合計為24.4億,兩項合計為223.37億;而到了2023年三季度,金龍魚的固定資產合計為376.71億,在建工程合計為120.24億,兩項合計為496.95億。

或許正如金龍魚所說“量大利薄的生意,會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可以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不過,2023年金龍魚出現了首次營收、淨利潤雙降的情況,低價和規模化構築起來的護城河,或許並沒有金龍魚想象那麽深厚。

多元化難成“解藥”

2023年,金龍魚實現營收為2515億,同比下滑2.3%,這是其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

此前兩年,金龍魚雖然淨利潤不斷走低,不過營收依舊能保持穩定增長,這也符合金龍魚自己說的“量大利薄的生意”。但是,如今營收也開始下滑,對於金龍魚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這意味著“量大利薄的生意”,也開始遭遇瓶頸了。

對於營收下滑的原因,金龍魚給出的解釋是“雖然國內經濟逐步恢複,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主要產品價格隨大豆、大豆油及棕櫚油等原材料價格的下跌有所回落,在銷量增速無法追上價格下落的速度後,營收便出現下滑。”

不可否認,原材料價格下跌對於金龍魚的營收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很顯然,原材料價格下跌並非決定性因素。

對於金龍魚而言,營收增長停滯其實是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畢竟近幾年來食用油行業已經不再增長——據前瞻數據研究院數據,2016—2020年,食用油消費量分別為3377萬噸、3440噸、3338噸、3289噸,消費量基本在3400噸上下浮動。

在披露業績的同時,金龍魚還發布了一條暫停旗下五個項目建設的公告,暫停項目包括100噸/日濃香小榨、30萬噸/年的大豆壓榨及浸出項目等,未動工的分項目,或許是金龍魚自己也發覺,目前食用油行業已經不需要如此大的產能了。

隨著主營業務難以繼續擴張,和眾多食品飲料企業一樣,多元化也成了金龍魚新的目標。根據媒體統計,近幾年金龍魚大舉切入調味品行業,像醬油、醋、料酒等方向都有涉獵,例如醬油,金龍魚在2015年就引入了高端醬油品牌“丸莊”,想要從海天味業的手裏分一杯羹,不過從財報來看,金龍魚的多元化轉型並不成功——2022年其他業務的營收占比隻有0.68%。

作為食用油巨頭,金龍魚擁有渠道上的優勢,開拓調味品業務看似難度不大,但國內調味品市場競爭同樣激烈,頭部品牌如海天、千禾、廚邦等品牌已經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金龍魚想要成功開拓出調味品業務的難度很大。截至去年三季度,金龍魚的銷售費用累計為45.62億,是幾項費用中支出最高的,如果想要開拓新產品,金龍魚在銷售費用上的支出還會加大。

截至2024年3月1日收盤,金龍魚股價報收32.13元/股,和曾經的最高點145.35元/股相比已經“膝斬”,市值更是蒸發超過了6000億,相較於此前的市盈率,金龍魚陷越跌越“貴”的尷尬境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