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Sora概念股翻了幾倍?





01

中國市場的Sora概念股


上周A股節後開門紅,八連陽後,站上了3000點的高點。




板塊之間,表現最好的,當屬中國市場的Sora概念股板塊。




2月16日,OpenAI團隊發布了全新的Sora文生視頻模型,被市場認為是AI多模態領域的一場革命。Sora也引爆了A股,一眾由Sora引爆的AI多模態應用、算力相關的股票中,漲幅均值為27.7%,中位數為20.7%。其中,領漲的維海德、因賽集團,漲幅均超過了100%。500億市值以上A股中,寒武紀-U也受益於Sora概念算力需求,漲幅超過20%。







360董事長周鴻禕表示,和美國相比,中國在AI技術上存在差距是客觀事實,“現在的落後,我覺得大概一到兩年就能解決”。雖然絕對的技術水平上,還有明顯差距。但是,AI多模態各行各業的中國A股們,已經在直播電商、短視頻、教育、廣告業領域,處處開花了。




以漲幅第一的維海德為例,這是一隻將AI技術應用於視頻會議、教育錄播領域的公司,實現了基於AI的人形檢測算法、多目標跟蹤算法、雲台穩定控製算法。公司主營業務做硬件,也做相關軟件技術服務。盡管2月22日,公司澄清,在2023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的多模態白平衡算法,並非是當前市場關注的與Open AI相關的多模態AI大模型,與後者本質區別。這隻是一個在攝像機領域傳統白平衡算法基礎上,增加了AI白平衡算法和輔助色溫傳感器,整合多種信息而達到更好白平衡效果的算法,但依然擋不住市場對公司在AI多模態應用的強烈期待。




漲幅第二的因賽集團,在Sora發布後,因賽集團公布自己自研了營銷AIGC應用大模型InsightGPT,並預計於2024年3月底前,開發實現文生視頻相關能力。在兩天之內,這家公司密集接待了140多家市場機構調研,可以說是現有公司中,承載了中國巨大期望的一家公司。雖然公司研發的InsightGPT目前屬於營銷行業的多模態垂直模型。




從目前衝出來的概念股基本麵和表現,可以看到幾個中國AI公司的事實:




投資者的期望是巨大的,隻要有東西,有應用,現在投資者就先給予個股巨大的信心,無腦漲了再說;




技術存在顯著差距,比如維海德澄清的,多模態算法隻是白平衡算法上的AI優化;因賽集團澄清的,InsightGPT屬於營銷行業的多模態垂直模型。中國團隊正在埋頭快速學習、模仿、追趕,但在技術上,還有巨大差距。很多看著金玉其外,一仔細看,並經不起檢驗,撐不起人們的市值期望;




市場應用的前景廣闊,市場在等待中國技術的蝶變。在廣告影響、電商直播、教育直播等等賽道,中國AI多模態商業模式的前景是相當廣闊的,市場在等技術,這也是市場給一些個股極高估值的理由;




資金入主風口的冗餘是巨大的。風口上的風一刮,難免就吹起來泡沫。比如去年中國大模型市場就首先在融資上迎頭趕上,王慧文準備打造中國的AI大模型夢之隊。在四個月內融資10億,光年之外團隊最後不了了之,暫時沒有做出來實質性的東西。雖然這樣的故事,在中國市場上不少,但創新領域確實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冗餘,隻是不擅長擦亮眼睛的投資者,需要更謹慎參與。





02

70城房價信號


上周五,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的70城房地產數據。整體上,房價還在延續跌幅,二手商品住宅環比-0.8%(同比-4.4%),新建商品住宅環比變動-0.4%(同比-1.2%)。分城市線來看:




一線城市二手商品住宅環比-1.1%(同比-4.9%),新建商品住宅環比-0.3%(同比-0.6%);




二線城市二手商品住宅環比-0.6%(同比-4.4%),新建商品住宅環比-0.4%(同比-0.4%);




三線城市二手商品住宅環比-0.7%(同比-4.5%),新建商品住宅環比-0.4%(同比-2.1%)。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815.3億元,同比下降33.3%,較去年同期降幅擴大1.6個百分點。要知道,去年同期,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生病狀態,本身就是個低基數時期。根據中指研究院春節置業調查數據,近半數(46.9%)受訪者表示在春節期間進行了看房活動但未購房。另外,剛需群體中每年購房人數的占比持續回落,目前為5.9%,已基本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幅負增長水平,近兩年購房人數年均減少近1000萬。




絕大多數城市房價近期持續調整,市場還在逐漸見底過程中。在樓市頹勢之下,人們的買房意願並不強,大家都在“觀望”。




對於未來房價走勢,現在的觀點非常撕裂。




看漲,看觸底反彈的,主要覺得最近央行的降息,疊加近期房地產利好政策釋放,可以給房價未來將迎來較大支撐。




看跌的機構也不少。比如高盛預計,未來幾個月將繼續出台更多住房寬鬆措施,包括進一步放鬆大城市的購房限製,不過考慮到與一線城市和私人開發商相關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此類寬鬆措施可能隻會在未來幾年導致房地產行業出現“L型”複蘇。




在供給端流動性承壓,需求端資產負債表受損的情況下,不宜過於樂觀。事實上,現在房地產市場目前的低迷局勢打破仍有難度。短期內交易量對房價的支撐,力度力不從心的;居民收入端沒有明顯改善,購房意願扭轉起來艱難;房企債務壓力下,房地產市場可能持續疲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