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躺到“洗臉吧”的床位上之前,高雲從來沒有想過,精致的“肌膚護理”能和自己這樣的糙漢子搭上邊。
進門前,他被門牌上“隻洗臉,不賣貨”的字樣所吸引;進門後,他享受了麵部清潔、熱噴、去角質、高壓霧衝洗等一係列護膚服務。直到高雲出門,服務員也確實沒有向他推銷任何護膚品或高價套餐。
像這樣的“洗臉吧”,正在悄然占領一二線城市的商圈和大街小巷。
它比醫院皮膚科更精簡,又比傳統美容院更務實。憑借對男性護膚需求這一細分市場的把控,洗臉吧成功積累起了自己的初始客群。
不同於常規美容業的“大而全”,洗臉吧通常隻提供“洗臉”這一項服務,均價在百元左右,目標也直指男性消費者。有從業人員對《天下網商》表示,自己服務的客戶約有7成是男性,每年6-7月是客流量的最高峰。
在刻板印象裏,中國男性似乎總與“不修邊幅”緊密相關;但在現實中,男性消費者的精致美容需求,撐起了一眾洗臉吧品牌的千店乃至萬店擴張計劃。
以規模最大的2個洗臉吧品牌“洗臉貓”“洗臉熊”為例:前者創立於2017年,後者創立於2022年,均宣稱自己已開出了超過2000家門店。此外,“魔鏡”“潔小白”“洗臉醫森”等品牌也紛紛入局,在不同地域取得了一定影響力。
在營銷上,洗臉吧也堪稱不遺餘力。“洗臉熊”邀請了古天樂作為品牌代言人,把“隻洗臉,不賣貨”作為自己的Slogan;“洗臉貓”則拉來林誌穎助陣,並打出“極簡護膚主義”的旗號。
“洗臉熊”創始人唐華波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自己幼年時家境貧困,隻身帶著400元錢來廣州打拚。後來,他觀察到人們對自我形象的要求不斷提升,由此決定切入美容行業,而且隻做“最剛需、最高頻”的洗臉服務。
在經營思路上,洗臉吧也摒棄了傳統美容行業的模式,主做“高頻次低消費”生意。唐華波說,希望自己創立的品牌能成為“生活美容行業的肯德基”。
隨著男性理容護膚意識的增強,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爆發出了新的增量。洗臉吧所選擇的輕量、敏捷、簡約路線,正是順應市場趨勢而做出的改變。
美團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生活美容市場規模約為8000億元,其中包含美容、美發、美甲、美睫等服務。據預測,這個市場的規模將在2025年突破1萬億元。
盡管市場需求旺盛,但傳統美容院存在定價虛高、服務品質良莠不齊等問題,對追求性價比的年輕人吸引力有限。應運而生的洗臉吧,不僅受到了90後、00後的歡迎,更激發了男性客群潛在的護膚需求。
“洗臉貓”創始人王祺認為,年輕人群的消費習慣趨於理性,獲知信息的渠道也多。美容行業隻有走向大眾化、年輕化,才能把這些“徘徊在門口”的潛在客戶拉進來。
《天下網商》發現,與傳統美容業態相比,洗臉吧的定位更清晰,產品更簡單,服務更克製,連裝修風格也走簡潔明快路線。對年輕人的包容,對男性的洞察,對美容服務的極致簡化,最終推動了洗臉吧這一新物種的誕生。
當然,洗臉吧的經營模式也受到了一些質疑。器械安全、拓店模式、盈利前景,都是暗藏在這一業態背後的隱憂。
一方麵,洗臉吧的運營涉及到醫療器械,這類器械在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店鋪業績,甚至損害消費者的健康。
另一方麵,為了吸引加盟商,洗臉吧品牌設計的加盟費用均不高。洗臉熊喊出了“10萬起就能開店”的口號,洗臉貓的官方網站則顯示,其樣板店和旗艦店的創店資費分別為5.5萬元和7.75萬元。有不少消費者擔心,過低的準入門檻是否會影響店鋪的服務品質。
最後,洗臉吧走“高頻次低消費”路線,除去一些引流的低價基礎清潔服務外,店鋪要盈利,最終還是依賴於老客的複購率。如何說服消費者離開美容院,每周3次甚至更高頻率地光顧洗臉吧,是品牌和加盟商都要麵對的問題。
在萬億規模的市場中,洗臉吧找到了一條精準的細分賽道。但能在這條賽道上奔跑多遠,仍然有待更長遠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