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獨角獸Invitae,宣布破產

來源: 投資界 2024-02-25 01:43:1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886 bytes)

2024,這一幕繼續發生。

2月中旬,基因檢測獨角獸Invitae公司宣布,已向美國新澤西州地區法院申請美國破產法11章破產保護。至此,一家明星生物獨角獸轟然隕落。

回想當初,這家創業公司僅獨立運營三年便登陸紐交所,一度被視為“基因組革命中最重要的公司之一”,還曾在2021年獲得孫正義所執掌的軟銀高達11.5億美元(約人民幣83億元)的投資。彼時,Invitae估值高達人民幣550億元,如今,煙消雲散。

此時此刻,不禁想起年前一位投資人的警告:未來三年,高估值、高虧損項目將進入長冬期。慘烈一幕幕正在發生。

孫正義今年第一個倒閉案例

500億獨角獸破產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

2010年,作為美國基因檢測公司Genomic Health(基因組健康)的子公司,Invitae由Sean George(肖恩·喬治)等人共同創建於舊金山,並在2012年開始獨立運營。

最初,公司專注於提供遺傳疾病的診斷檢測,很快拓展了更廣泛的基因檢測服務即通過分析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檢測其含有的基因類型以及是否存在基因缺陷,以此篩查心血管疾病、神經病學、兒科疾病、遺傳性癌症和罕見疾病等。

那時,全球基因檢測技術正在從科幻變為現實,被視為藍海行業。一個契機是2013年,女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得知自己攜帶會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的BRCA 1突變基因後,選擇切除雙側乳腺,轟動全球根據業內推測,為安吉麗娜·朱莉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大概率正是Invitae和另一家基因檢測公司。

Invitae一躍成為行業黑馬。公司致力於走“低價路線”,產前檢查價格低至99美元,而潛在遺傳疾病檢測也僅需250美元左右,在動輒上千美元的花銷中格外低廉。同時,公司還提供多合一基因測序服務,性價比頗高。加之方便的在線服務吸引客戶,到2014年,公司前九個月的收入已經超過7億美元。

2015年,Invitae向紐交所遞交招股書,順理成章地走上IPO之路。這一年,公司正式登陸紐交所,一度開創行業先河。

在創投圈的印象裏,Invitae曾得到“木頭姐”凱西·伍德旗下的方舟投資青睞,但最為人熟知的還是拿到孫正義投資的故事。

那是2021年,軟銀子公司與Invitae達成協議,通過可轉換債的形式,向其注入11.5億美金(人民幣約83億元),2028年到期。據了解,這筆資金正是來自於軟銀當時1000億的願景基金。

這裏有一處細節:在軟銀注資前,Invitae的股價在短短12個月內上漲了兩倍,估值達到77億美元(人民幣約554億元),風頭無兩。

軟銀撐腰,Invitae開始大舉收購。很快,Invitae便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enosity,這是一家提供創新軟件和實驗室解決方案的基因組公司,有助於Invitae推動旗下腫瘤產品上市。不到半年,公司又宣布收購醫療人工智能初創公司Citizen,耗資3.25億美元。加上此前曾收購的幾家公司,此時Invitae的業務能力大大增強,堪稱一塵絕跡。

然而誰也沒想到,轉折來的如此之快。

僅僅過去3年,這家公司便走向絕境:今年2月初,國外媒體便報道了Invitae計劃在幾周內申請破產的消息,股價一天之內暴跌77%,隨後暫停交易。一周後,公司正式申請破產,市值已跌落至2553萬美元,堪稱慘烈。

這也意味著,孫正義又一筆投資打了水漂。戲劇性的是,當年出手Invitae前夕,孫正義正承受著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申請破產的重大打擊此前,這家金融科技企業公司曾獲得軟銀願景基金15億美元支持。現在,如同WeWork、Brandless、Katerra等項目一樣,Invitae也成為願景基金賬麵上一個難看的窟窿。

所幸的是,孫正義剛剛打了一場翻身仗:剛剛過去的春節,他所執掌的ARM股價三天暴漲93%,市值一度衝破10000億人民幣,總算填上了一係列投資失敗帶來的虧空要麽大賺,要麽賠掉,孫正義向來拒絕平庸。

誰殺死了它?

回過頭看,這個失敗案例依然值得細細複盤。

翻閱Invitae的財報,破產的秘密就藏在其中:2019年至2022年,Invitae總營收分別為2.17億美元、2.80億美元、4.60億美元、5.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6.8%、28.85%、64.68%、12.13%,似乎平穩運行。

但與此同時,其淨虧損卻分別達到2.42億美元、6.02億美元、3.79億美元,乃至驚人的31.06億美元。2023年第三季度,Invitae最後一次發布財報,淨虧損更是達到9.42億美元,與前兩個季度共計虧損約13.4億美元。

翻開Invitae的一生,不難驚奇地發現:如此赫赫有名的獨角獸,卻從未有任一財年獲得盈利,虧損更是累計約60億美元。

禍不單行,公司還麵臨專利危機:去年5月,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陪審團裁定Invitae旗下的ArcherDx侵犯了基因檢測公司Natera的三項專利,需向其賠償1935萬美元(人民幣約1.3億元)的專利使用費和利潤損失,令公司財務雪上加霜。

曾經,Invitae也進行艱難自救。2022年中期,公司開啟一項重組計劃,包括大規模裁員1000人和淘汰非核心業務,並將其服務的100多個國家減少到12個,此舉目標在於將年度開支縮減約3.26億美元。去年第三季度後,Invitae還任命了新CFO,並成立一支特別委員會,以研究公司內部的開源節流。

同時,如同當初大張旗鼓收購一般,公司又將旗下資產接連售出:2022年底,賣掉Archer NGS檢測業務;去年底,剝離Ciitizen健康數據平台,並再度裁員15%;上個月,公司又將生殖健康業務賣給了自己的原告Natera,斷臂求生。

即便如此,局麵依然難以逆轉。

Invitae的隕落,是整個基因檢測行業的一個沉痛打擊另一家基因檢測巨頭23andMe,股價幾乎同一時間下跌98%,市值也從曾經的約60億美元幾近歸零。《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該公司可能會在明年耗盡現金。兩家行業巨頭跌下神壇,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這一賽道的境遇。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目前國內基因檢測行業似乎並未因此受影響:2023年,僅國產基因測序儀賽道便誕生近10起融資,累計金額高達十幾億。往前看,2022年國內基因檢測領域融資40餘起,金額更是高達幾十億。

隨著我國基因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內基因檢測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至487億元,征程才剛剛開始。

2024,獨角獸集體告急

回顧這段時間,生物醫療獨角獸正悄然成批倒下。

2023年9月,全球口腔巨頭SmileDirectClub宣布啟動資產重組交易流程,並申請破產保護,負債高達9億美元。回想當年,SmileDirectClub曾憑借“無需牙醫,直麵患者”的遠程隱形正畸服務一度紅遍歐美,估值在2019年登陸納斯達克時高達90億美元,破產前卻僅剩不到1%。

還有合成生物行業鼻祖 Amyris,2023年8月因擴張失速倒在了合成生物學的繁榮時刻;此前曾獲軟銀、淡馬錫投資的“數字醫療第一股”Pear Therapeutics,也官宣破產了;骨科明星Surgalign、互聯網醫療企業Babylon、腫瘤創新藥企Athenex、紅細胞療法公司Rubius……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球就有十幾個生物醫藥獨角獸申請破產或尋求收購。

具體看來,這些淪陷的生物醫藥獨角獸大多都經曆過擴張舉債、融資受阻、商業化難產等困境,最後也無一例外地走上了無法盈利、資金斷裂、裁員續命,直到因債務觸發破產的道路。

“創業維艱,生物醫藥這樣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行業更是不易。”一位醫藥投資人感歎。

這隻是全球獨角獸生存境況的一縷縮影。據研究機構PitchBook報告顯示,自2021年以來,有400多家獨角獸公司,沒有籌集到新一輪資金,其中約94%的科技獨角獸公司沒有盈利能力。

最慘痛的例子莫過於WeWork,這家共享辦公獨角獸巔峰時期估值4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多億),短短4年便煙消雲散。還有造車新勢力們,從國外的Proterra、Embark、洛茲敦汽車等破產到國內拜騰、愛馳、威馬、高合等造車獨角獸接連傳出經營困難的消息,它們大多被融資困難扼住喉頸,難以為繼。

不難看出,這些破產的獨角獸都有著共同的特點:估值極高、融資過快。資本市場火熱時,它們曾被資金追捧,卻忘記了高估值並不等於高價值。“當下一級市場低迷,企業依靠融資活下去的幾率越來越小。”也難怪投資人感歎,1/3獨角獸已死,隻是秘不發喪。

潮水終將退去,這樣的教訓依舊在上演。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