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業績創紀錄,黃教主稱AI“臨界點”已到

來源: 騰訊新聞 2024-02-21 17:56:5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707 bytes)

芯片服務提供商英偉達在美國時間2月21日發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財報,成為美股市場當天最為重要的事件。這家在生成式AI熱潮下最受益的公司,其業績表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情況以及未來的趨勢。

在經過了過去幾年幾乎呈指數級增長後,市場中對於英偉達股價的表現出現了兩極分化。有人認為短期泡沫已經形成,英偉達很可能已經到了階段性頂點,也有人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才剛剛開始,作為高端GPU市場中幾乎唯一的提供方,英偉達未來的增長空間依然巨大。

當天英偉達的財報業績印證了人工智能仍在高速發展的觀點,其季度收入、利潤雙雙超出市場預期並創下新的單季紀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驚人的400%。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當天的聲明中稱,AI時代的臨界點已經到來。

業績繼續突飛猛進,盤後股價再破700美元

英偉達當天公布的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第四季度收入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65%,淨利潤122.85億美元,同比增長769%。這兩項關鍵指標雙雙超出市場預期。

在各部分收入結構中,英偉達最受矚目的數據中心業務當季收入184億美元,同比增長409%,顯示人工智能相關的業務需求依然強勁,全年該部門收入為475億美元,同比增長217%。無論是單季還是全年收入均創下曆史新高。遊戲業務部門收入29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全年收入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5%。

英偉達的盈利能力也在進一步提高,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毛利率達到驚人的76%,運營利潤率也達到恐怖的61.6%。

憑借財報的利好,連續下跌三天的英偉達股票在當天盤後再度飆漲,再次站上每股700美元以上,漲幅一度超過8%。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財報後的聲明中說:“加速計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達到臨界點。全球範圍內的公司、行業和國家對此的需求正在激增。”

該季度的財報還透露,英偉達在過去一年花費了95億美元用於股票的回購,對英偉達股票持續走高起到了進一步支撐作用。

財報發布前夜,投資者瘋狂博弈

華爾街投行高盛在英偉達財報發布前,將其稱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和財報發布”,美股市場中的交易也反映出這樣的普遍看法。在英偉達財報之前,本周五到期的英偉達期權,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未平倉量均顯著增加,其中看漲期權未平倉量最大的行權價甚至高達1300美元,相比目前英偉達不到700美元的價格,漲幅超過90%;看跌期權未平倉合約最大的行權價為500美元,相比目前英偉達股價大約25%的跌幅。

顯然,投資者都在押注英偉達股價在財報後將發生大幅波動,按照相關期權的定價估算,投資者預期英偉達在財報後的股價波動幅度將超過10%,按照英偉達目前近1.7萬億美元的市值,也就是上下1700億美元的漲跌幅,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財報發布前,投資者普遍預計英偉達在這一季度中依然能夠輕鬆戰勝此前的市場預期,更為關鍵的是英偉達給出的未來業績的前瞻指引。

資產管理公司Mahoney首席執行官Ken Mahoney表示,英偉達在業績能夠超越預期方麵有著良好的曆史紀錄,在過去兩年中的每個季度,英偉達都能夠交出一份超越市場預期的財報。

“現在投資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這家公司對未來業績的預期展望上,”Mahoney說,“這將會進一步微調市場之前的期待。”

AI成推動市場唯一動力,英偉達還能狂飆多久?

美股市場中市值最大的七隻股票: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Meta、穀歌、特斯拉對市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七隻股票加在一起的總市值,已經占據標普500全部成分股總市值的30%。

從去年以來,這7隻股票的猛烈上漲,部分掩蓋了大部分美股表現一般的事實。

自2022年底以來,這七隻股票的漲幅超過60%,同期標普500指數剩餘493隻成分股的漲幅僅勉強超過20%。由於標普指數構成是按照市值進行加權,因此在最大市值股票的帶動下,標普指數也在同期獲得了超過30%的漲幅。

在這7隻股票中,英偉達的漲幅則是遙遙領先,從2022年年底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漲幅超過400%。

助推這一輪科技巨頭類股票大幅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則是對新一輪人工智能領域爆發的預期。這一段時期,剛好對應了OpenAI發布劃時代的人工智能對話產品ChatGPT,人工智能領域進入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投資者開始對與這一領域相關的公司進行大舉押注,這其中英偉達作為市麵上深度學習訓練所需高端GPU的唯一提供商,成為了資金追捧的對象,股價在近年來連續創下驚人的漲幅。去年全年,英偉達的股價漲幅超過200%,成功邁入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行列。

今年開年後,由於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業依然火熱,相關的大模型以及應用不斷更新迭代,外界依然預期該領域對英偉達GPT的需求旺盛,英偉達的股價依然突飛猛進。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股價繼續上漲超過40%,並在2月中旬市值超越穀歌,成為僅次於蘋果、微軟的美股市值第三大公司。事實上,今年以來,亞馬遜、Meta、微軟和英偉達這四隻股票帶動大盤指數走高的效應更加顯著,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近5%的漲幅中,75%都由這四隻個股貢獻。

不僅是英偉達,其他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個股,也都在高歌猛進。今年2月以來,包括ARM、超微電腦、Palantir、SoundHound等在內的個股,漲幅均在50%以上。尤其是在英偉達公布了對ARM、SoundHound有持股之後,這些相關的個股股價更是如脫韁野馬一般。

對於人工智能相關的個股,目前市場表現出一種普遍的“怕錯過”的心理,資金蜂擁而至的跡象十分明顯,與此同時,在連續大幅上漲後,有一種聲音開始越來越清晰:新一輪的泡沫是否在醞釀?

華爾街不同機構之間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投行Wedbush的分析師Dan Ives認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仍沒有見頂,許多企業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仍將在這一領域進行大舉投入,這對於英偉達等芯片提供商是利好的消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計,雲服務相關的資本投入在2024年的增速將同比達到26%,這將是亞馬遜、穀歌、微軟和Meta這四家公司自2018年以來最快的年度增速。

HSBC分析師Frank Lee表達了相對謹慎的觀點,他認為盡管總體上市場對於英偉達芯片的需求依然強勁,但相比2023年而言,2024年業績超出預期的增幅部分已經十分有限。

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相比需求端,更大的風險可能來自於供應端。英偉達已經在尋找除了台積電外更多的芯片生產供應方,包括Amkor Technology和United Microelectronics等。

除此之外,英偉達穩坐人工智能GPU芯片霸主的地位在未來也麵臨挑戰。英偉達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AMD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相關芯片的研發投入,包括直接對標英偉達H100的最新 MI300X等,英特爾也在服務器芯片業務方麵持續加大自願投入。

英偉達幾乎所有的重要客戶,包括穀歌、亞馬遜、Meta、微軟等,都在積極研發AI芯片。僅這幾家客戶就占有英偉達AI相關芯片業務銷售的絕大部分比例。

本周由穀歌原TPU團隊核心人物Jonathan Ross創辦的初創公司Groq,旗下研發的專門針對大語言模型進行優化的LPU,號稱比英偉達GPU的處理速度更快,盡管還存在成本上的一些劣勢,但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盡管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科技巨頭股價大幅上揚,但如果將盈利增長因素考慮在內,它們的估值水平仍在合理區間,甚至英偉達還處在顯著低估的水平。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增長比率約為2倍,在美股7大股票中,除了蘋果和特斯拉高於這個水平,其他公司的該比率均低於2倍。英偉達則是其中最低的。

高盛分析師Toshiya Hari認為,基於英偉達提供的硬件和軟件服務以及持續的創新的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行業的“黃金標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