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興起讓普通老百姓能及時獲取紙媒時代難以接觸到的信息,這是有利的一麵;不利的一麵是造謠、誤解以及簡單粗暴地“解讀並傳播自己不懂的信息”,導致更多人迷惑。
以中國減持、增持美債為例
當中國持有的美債金額上漲,不意味著我國央行主動“新購了美債”;當我國持有的美債金額下降,也不意味著中國央行主動“拋售了部分美債”——金額的變化,更多是源於美債利率的變動。
在詳細闡明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給不熟悉的網友解讀下美債的發行、利率、價格等信息。首先看美債的發行,采取的是拍賣的方式,利率以所有買到的美債投資者給出的“最高利率”為準。
舉個例子,假設美國商務部要發行10億美元的美債,讓那些有意購買美債的投資者來競價,利率由低、到高排列。
A投資者喊話:願意購買1000萬美元的美債,利率是3.5%;
B投資者喊話,願意購買5億美元的美債,利率是3.6%;
C投資者喊話,願意購買1億美元的美債,利率是3.7%;
D投資者喊話,願意購買10億美元的美債,利率是3.8%……
到這裏就結束了,因為利率從低到高的這四個投資者願意購買的美債金額已達到了16.1億美元,已超過美國商務部準備發行的債券數額。後麵喊話的投資者,已不算數了。
對美國商務部來說,他首先要接受A投資者,因為利率隻有3.5%,發債的成本最低嘛——也就是支付的利息最低;然後再接受B和C投資者,疊加A願意購買的金額,合計為6.1億美元。
10億美元的發行總量,剔除“A、B、C”這三個投資者願意購買的債券金額後,剩下的3.9億美元就屬於D投資者要購買的——盡管D投資者,本意是希望購買10億美元的。
到這一步,隻是確定了各個投資者實際購買到的美債金額。後麵的E、F、G等投資者由於想要獲得的利率太高,失去了競爭機會。
接下來需要確認票麵利率——每一次發行的債券利率必須是相同的,以所有已成功搶到美國國債的投資者中“最高利率,為最終利率”,即:A、B、C、D這四個投資者股買的美債利率都是3.8%。
若您還沒有看明白,那就再回頭閱讀一遍。從美國商務部角度來說,要優先滿足那些願意“低利率購買美債的投資者”;從投資者角度來說,想要更多地購買美債,應盡量要求低利率,讓自己獲得購買的優先權。
再看票麵利率和債券價格的問題
假設南生曾購買100美元的美債,票麵年利率為3%,也就是每年賺3美元。現在,美國商務部發行的美債利率提升至4%——利率上漲了,在這個時候南生若要出售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債,該怎麽辦呢?
若還是按100美元的票麵價格出售,那就沒有投資者會接手。原因很簡單啊,他們從南生手中購買美債,利率隻有3%,低於美國商務部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不劃算啊。
在這種情況下,南生若想完成交易,那隻能以低於100美元的價格來出售了。比如是98美元,某投資者購買後,在獲得100美元本金的同時,又獲得3美元利息。
他的實際所得是:5美元收益(3美元利息以及折扣的那2美元),98美元成本,實際利率是5.1%。
看清楚這點,我們就能得出結論:美債利率上漲後,之前低利率購買美債的投資者,他們持有的美債價格反而減少了。剛才的例子中,南生持有的那100美元美債,價格後來跌至98美元。
剛才那個例子,再反向設定
南生還是持有100美元美債,票麵年利率為3%,也就是每年賺3美元。現在,美國商務部新發行的美債利率降至1%。這種背景下,南生若出售手中持有的美債則可實現溢價了——101美元出售。
某投資者購買後,獲得的本金和利息是103美元,他的成本是101美元,賺2美元,實際利率為:2除以101,獲得1.98%的收益。就比從美國商務部那購買新發行的美債,更劃算了。
這樣我們就得出又一個新的結論:已發行的美債,利息和票麵金額是固定的。當美債利率下降的時候,美債價格反而會上漲,即“美債利率的漲與跌,與美債價格的漲跌成相反的關係”。
然後再來看中國持有的美債情況
依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信息,2023年12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債金額為8163億美元,與上月的7820億美元相比,環比提升了343億美元,而且是連續第二個月在“增持”。
網友們,中國持有的美債超過99%都是長期美債,短期美債隻有零點幾個百分點。在美債利率上漲的那段時間,我國持有的美債價格連續數個月下降。
當時,南生就曾指出:這是由於美債利率上漲,導致價格下降帶來的“被動減持”,不是各大媒體所說的“拋售”。
因為,在利率上漲背景下,我國央行若真的是“主動減持”的話,就等於是虧本買賣——原先100美元購買的,隻能98美元、97美元出售掉。
我國又不缺外匯,沒必要做虧本買賣。到期後,不再主動購買即可。
2023年11月份開始,美債利率由峰值開始下滑,那我國持有的美債金額自然要比之前幾個月提升——請牢記“美債利率與美債價格成方向關係”的定律,理解兩者的波動關係。
進入到2024年1月份,美債利率與去年12月份相比,略有反彈;2月份美債利率與1月份相比,也略高一點,這意味著:我國連續兩月增持美債的情況要結束了,下一次公布的會是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