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高!日本,重回亞洲第一

2024年以來,日本股市不斷走高,其中日經225在1月23日最高觸及36984.51點,創下了34年以來的新高。

至此,日本股市距離1989年12月“泡沫經濟”的巔峰38957.44點,僅差不足2000點,差不多是5%的漲幅,已經不足大A一個漲停板的空間。

日本東京東交所股票市值,也因此再次超越上海上交所股票市值,重返亞洲第一。

可以說,日本距離創造曆史僅一步之遙。

我非常關注日本股市的財富效應,股市往往是經濟的晴雨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當下在鍵盤上討論日本經濟好壞意義已經不大,事實就擺在那裏;重要的是,日本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能否幫助我們摸著石頭過河?

1

日本股市自1990年以來進入下跌整理通道,這一調整就是失去的20年。

這整整一代人,也正好對應了我們的80、90後,財富與負債都急速擴張的一代。

看到日本股市走出迷茫;有那麽一刻,我也好像穿越至未來的2028年,看見大A正在衝擊6124點,正在與納斯達克一較高低。

失而複得,遠比天長地久更加艱難。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麵對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麵對著接近飽和的城鎮化率,股市能夠新高,經濟能夠走出泥潭,實屬不易。

而這一切都與日本經濟改革有著密切關係。(見下圖)

2012年,安倍再次出任日本首相之後,麵對經濟持續通縮,物價萎靡不振,迅速推出一些列的經濟刺激計劃,俗稱安倍三支箭。

第一支箭,貨幣。安倍上台後強勢要求日本央行實施貨幣寬鬆計劃,配合刺激政策進行印鈔放水。

也就是反人性的“增發貨幣”。

安倍的邏輯也很簡單,增發貨幣、降低利率;不僅可以使得企業的貸款利率更低,敢於投資;也使得居民無法把錢放在銀行生利息,迫使居民去消費。

這樣做風險很大,因為企業有可能繼續假裝鴕鳥不投資,而老百姓則有可能更加節儉,甚至把錢存放在家裏。

但假如不這樣做,可能連搏一搏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需要很大的魄力。

數據來源:日經中文網

第二支箭,財政。安倍進行了大量的財政支出,讓政府加杠杆拉動需求。

比如2013年1月,安倍政府通過了1170億美元(總數2267.6億美元)的政府投資。

這項支出使得日本政府的杠杆率徹底突破200%,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道,2022年日本政府的杠杆率達到了261%,負債率位居全球第一。

當所有人都不敢衝時,安倍要求日本政府往前衝,那政府破產了怎麽辦?

這就需要各個執行環節,都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而不能各懷鬼胎,各自為政,把投資真真切切的落到實處。

第三支箭,改革。安倍公布了眾多的結構性改革方案。

比如,創立經濟特區、吸引外國技術、人力資源和資金、改善企業治理,以及讓更多的女性工作等。

這些措施並不高明,但是它向外界傳達了一種敢於變革、敢於挑戰的態度。

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數據說話,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也確實使得市場預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日本股市開始出現上漲,並且一步一個台階的突破前期的阻力位置,阻力位置轉變為支撐位置,比如雷曼危機前的高點。(見上圖)

安倍雖然沒能走到今天,但無疑安倍經濟學將會在日本繼續發光發熱,為日本經濟重回通脹保駕護航。

2

安倍經濟學更多的是從日本國內的角度解釋了經濟為什麽會重新煥發生機。

其實,更重要的還有外部環境。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成為了曆史,當下我們的酒再香假如沒有人知道,沒有人願意品嚐,那麽就一定會被埋入曆史。

日本經濟也一樣,安倍隻是打好了基本功;增量資金願不願意進來,願不願意投資、消費,則是更重要的維度了。

怎麽辦?

貨幣貶值。這一招,雖然妙,但是質疑的聲音並不少。

日元貶值,日本政府、及民眾肯定是不願意的,也是不高興的。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態,日元如果大幅貶值,則要幹預匯率市場。

2022年9月,日本財務省宣布,由於日元對美元匯率出現劇烈變動,當天財務省通過買進日元、賣出美元實施了匯率幹預。

這一信號極其強烈,因為它是日本政府自1998年6月以來,首次下場直接幹預匯率波動。

今年1月,日元重新貶值,再次逼近150整數大關。

日本央行甚至祭出大招,聲稱委員們一致認為,有必要就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時機以及此後適當的加息步伐進行深入討論。

說歸說,鬧歸鬧,但是日元貶值確實是日本整個經濟重新步入正軌的關鍵外部因素。

數據來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

我從三個方麵來解釋下邏輯。

 

第一,日元貶值帶來了輸入性通脹。

日本最頭疼的是什麽?是通縮,物價幾十年如一日的穩定,薪資幾十年如一日的牢固。(見上圖)

可以看出日本2020年時的物價,就是那個黃顏色的線幾乎和1980年相比沒有怎麽變化。

而中國則是上漲了574%,韓國上漲457%。

低物價代表了沒人願意消費,代表了躺平,代表了低欲社會;長期下去,國家將會失去活力,缺乏創新。

日元貶值則逼著你企業原材料成本上漲,逼著你企業水電能源費用上漲,倒逼你企業提價,進而強行改變整個社會物價通縮的預期。

當然,這裏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企業必須要有責任心,不是瞎漲價、不是哄抬物價,而是賺取合理的利潤。否則,容易形成投機、腐敗市場。

第二,日元貶值提高了海外企業的競爭力。

眾所周知,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日本”;日本2022年GDP為545.8萬億日元,而日本在海外各地的淨資產達418萬億日元。

日本更是憑此連續30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淨資產國家。

日元貶值,對於日本那些遍布全球都有業務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而言是重大利好。

一方麵有利於他們進行投資擴張,另一方麵也有利於他們低價競爭。

據日本財務省報告,日本汽車、建築機械等行業2023年出口迅速恢複,拉動當年日本總出口額增長2.8%,至100.89萬億日元,創下曆史新高。

企業利潤高了,股東分紅、員工漲薪動力也就足了;股價也自然水漲船高。

數據來源:日經中文網

第三,日元貶值吸引了大量外資。

日本股市新高之際,外資的買入也創下了新高。據日本證券交易所數據,2023年日股累計淨流入外資約6.3萬億日元(433.9億美元)。

日本股市,外資呈現持續的淨流入狀態,更是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巴菲特也是在2023年重倉日本。

巴菲特在訪問日本,加倉三菱商事、 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丸紅商事、住友商事五大商社之後,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會上高調地來了一句“投資日本的決定非常容易理解”。

我寫到這裏,看了眼24年1月大A的數據,又是外資淨流出的一個月,淨流出145億元,大A已經整整連續淨流出6個月了。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日本股市重回亞洲第一,經濟重新走向複蘇,關鍵在於對內要有改革的勇氣,對外要有開放的魄力。

日本又給世界上了一課,老齡化、少子化、低欲望……這些困擾經濟增長的問題,如今都有了新的答案。

話說回來,你當然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但是日本股市上漲就在那裏,散戶賺錢就在那裏。

此外,我也相信各位非常清楚,日本股市的上漲僅僅是經濟複蘇、走出泥潭的一個側麵,絕不是我一篇文章就能夠描述完整的。

比如,日本經濟好轉之際,房子價格也迎來強勁上漲,這種上漲是否可持續?有沒有風險?日本究竟做對了什麽?

比如日本的房子、股票這類資產價格的波動和我們是同步的,還是相反的?能否形成對衝?有了這種對衝,我們的資產會不會就不縮水,甚至還會增值?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