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度超過日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

來源: 觀察者網 2023-12-25 00:48: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49 bytes)

國際支付平台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由10月的3.6%攀升至4.61%,刷新曆史紀錄。

當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占比升至第四,超過日元。這是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近2年來首次超越日元,成為排在美元、歐元和英鎊之後的全球第四大常用貨幣。人民幣上一次排在第四位是在2022年1月。

具體看來,今年11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7.08%、22.95%、7.15%的占比位居前三位。日元占比降至3.41%,從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而人民幣則向前一位,躋身全球前四大常用貨幣。

彭博社指出,雖然SWIFT的數據並不涵蓋整個全球外匯市場,但該報告提供了一個了解全球外匯流動性質變化的窗口。雖然自SWIFT開始跟蹤支付以來,美元一直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占據主導地位,但人民幣的使用占比已從2010年的不足0.1%穩步上升。

英國《金融時報》則援引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深亞太策略師洛基(音)的話說,今年有一係列有利於人民幣國際使用的積極情況,11月的數據“甚至可能是人民幣在SWIFT係統中占比緩慢上升趨勢的開始”。

報道稱,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的占比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利率的降低。這使人民幣在貿易融資領域更具競爭力。中國基準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目前為3.45%,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下限為5.25%。

低利率的吸引力也體現在跟蹤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占比的SWIFT數據中。11月,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所占份額升至5.7%,高於10月的5.1%。這將人民幣推至僅次於歐元的第二位。

不過,歐元和人民幣仍落後於美元,後者占全球貿易融資市場的80%以上。

據報道,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近幾個月來,隨著人民幣利率的下降,貿易融資的基本態勢一直在發生變化。

他稱,西方央行目前仍維持高利率,而中國央行保持貨幣寬鬆,“用人民幣進行貿易融資的成本已大幅下降,足以吸引一些貿易夥伴”。

劉健恒補充說:“這種新現象,為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發揮更大作用打開了大門。”

思睿投資集團合夥人兼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近日也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開始大幅修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流動,更多人開始購買人民幣,這也意味著資金流動的方向很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一名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貨幣

報道還稱,西方對俄羅斯等國的製裁,也促進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使用。同時,西方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製裁,令其他經濟體對美元被進一步武器化的可能性感到惶恐。

“似乎其他新興國家在進口俄羅斯原油時也在使用人民幣。”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經濟學家西濱(Toru Nishihama)對《日經亞洲》網站說。

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毛希丁(Mansoor Mohi-uddin)表示,“以人民幣支付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這一點,加上貿易流動的長期趨勢,可能正在加速人民幣的使用”。

“我們還看到,亞洲以及其他高度依賴中國需求的經濟體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增加。”瑞聯銀行(UBP)的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分析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