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第一,全球支付份額47.08%,歐元繼續衰落

來源: 財話連篇 2023-12-24 00:27:0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49 bytes)

一種貨幣國際化水平如何?支付份額是重中之重。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布了2023年11月全球支付貨幣排名,在前五名中,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支付份額都出現了下降,隻有人民幣大漲。

具體來看,11月,美元支付份額為47.08%,比10月下降了0.17個百分點。歐元支付份額為22.95%,環比下降0.41個百分點。英鎊支付份額為7.15%,環比下跌0.18個百分點。日元支付份額為3.41%,環比下跌0.5個百分點。而人民幣從3.6%升至4.61%,環比大漲1.01個百分點。

美元穩居第一,越來越沒有挑戰的對手。隨著美國經濟回暖,美元的地位似乎愈發牢固,“去美元化”的聲浪雖然不小,但很難撼動它的地位。

歐元真的是日漸“衰落”,支付份額一度達到39.03%,沒想到現在持續探底,按這種趨勢,跌破20%也不是沒可能,因為歐元區的經濟真的很不理想,今年德國都負增長了,法國、意大利增速都不到1%。

英鎊和日元的支付分別比較“穩定”,一直在10%以下,既上不去,也下不來,這兩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是有傳統優勢的。

人民幣支付份額創下了曆史新紀錄,再一次超過日本,躋身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上一次超過日元是在2021年12月,當時人民幣支付份額是2.7%,日元為2.58%。

這一兩年來,人民幣支付排名基本穩定在第五名,份額在2%左右徘徊,進度不是很大。不過,2023年以來,份額卻一路上漲。1月份支付份額才1.91%,現在到了4.61%,表現非常不錯。

不過,和美元的份額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但美元作為通用貨幣已經幾十年,而人民幣國際化才14年。

衡量一種貨幣的國際化水平,有三個指標,分別是支付、投融資、儲備份額。支付份額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得先有一種貨幣,才能完成支付。所以,支付份額高,儲備份額就不會低。

國際貨幣基金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高達58.88%,比支付份額還高。歐元排第二,占比19.97%。之後是日元、英鎊、加元,占比分別為5.4%、4.87%、2.49%,人民幣隻排第六,占比為2.45%,金額為2741億美元。

央行發布的2023 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 2022 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幣儲備規模為 2984億美元,占比 2.69%。也就是說半年過去了,人民幣儲備金額反而減少了。

很多人說人民幣的支付份額和我國的經濟地位,以及貿易地位是不相符的。我國是全球貿易第一大國,為什麽反而用美元支付?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有大量的美元儲備。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貿易總額為32萬億美元,而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3萬億美元,占比為19.7%。但美元在全球跨境貿易中的市場份額為83.97%,幾乎處於壟斷地位,而人民幣隻占5.7%。

當然,跨境貿易支付隻占一部分,還有各種資本流動帶來的支付,比如股市、證券投資、轉移支付等等,像前四名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地區,資本流動頻繁,所以,支付份額一直不低。

人民幣國際化雖然任重道遠,但至少一直在進步,這就是好的。而且,這隻是SWIFT的數據,還有不少沒有統計在內的數據。比如俄羅斯禁用了SWIFT,和中國近95%的雙邊貿易使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另外,我國還和印尼、巴西直接采用本幣結算。

我國也在大力推廣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CIPS),截至2023年11月末,CIPS係統共有參與者1482家,比2022年末增加122家,越來越多的機構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接入 CIPS。

實際上,歐元、英鎊、日元,要麽開始衰落,要麽停滯不前,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加快,地位必定會持續提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