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割掉了心頭肉

來源: 虎嗅APP 2023-12-20 23:13: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59 bytes)

 

2017年“股債雙殺事件”後,萬達集團陸續變賣資產、降低債務負擔,謀求“平安著陸”,同時爭取讓萬達商管在A股上市,打造穩固融資平台。

作為王健林在A股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萬達電影(SZ:002739)備受重視。2019年萬達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旗下與電影、電視劇、遊戲相關的業務打包成“萬達影視”,作價105億注入上市公司萬達電影。本次收購以3.17億代價股支付,發行價33.2元。

將優勢資產注入萬達電影,同時強化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控製,可謂一箭雙雕。

由於未滿足業績承諾,萬達影視賣方(包括萬達投資)進行了業績補償,約5100萬股被以1元錢回購並注銷。

截至2022年末,萬達電影第一大股東為“北京萬達投資”,實控人為王健林。

進入2023年,王健林被迫開始出售萬達電影股權:

截至7月7日,萬達投資在二級市場累計減持約1億股(約占總股本的4.6%),回籠資金約12.6億;

7月10日,萬達投資向自然人陸麗麗轉讓1.8億股,對價21.7億;

7月12日,萬達投資向一致行動人“莘縣融智”轉讓1.77億股,占萬達電影總股本的8.14%,對價23.4億元;交易完成後,萬達投資持有4.36億股、股比降至20%;“莘縣融智”持有2.22億股、股比提高到10.2%;

7月20日,萬達文化集團向上海儒意轉讓萬達投資49%股權。轉讓後,萬達文化集團、王健林分別持有萬達投資股比為49.8%、1.2%;

12月6日,萬達電影接到通知,萬達文化集團、王健林擬將萬達投資剩餘51%股權轉讓上海儒意。

通過一係列減持,王健林回籠資金約110億。代價是失去對萬達電影的控製。交易完成後,王健林父子通過萬達文化集團持有的2.03%股權,“沒入”社會公眾股。

萬達電影是王健林的“心頭肉”,不論遇到多大困難都拒絕“外人”染指。 若非珠海萬達商管上市遇阻,不會啟動係列減持。若非萬達商管年內上市徹底無望,王健林不會放棄萬達電影。

萬達電影(曾用名“萬達院線”)市值一度達到2000億,經曆天災人禍,如今市值跌至200多億,王健林清倉減持僅套現100多億。

下麵盤點一下萬達電影的剩餘價值。

從疫情中複蘇

1)營收恢複到2019年的98%

2018年,萬達電影營收162.9億、同比增長7%;2019年回落7%、至154.4億;

2020年受疫情衝擊,營收降至63億、同比下降59%;

2021年,萬達電影營收反彈至125億;

2022年H2,線下娛樂業再次受到衝擊,影院大麵積停業,票房、觀影人次、放映影片數同比降幅均達40%,萬達電影營收97億、同比下降22%。

2023年前三季,萬達電影營收113億、同比增長47%,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98%,基本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

2)營收結構的微妙變化

萬達電影營收分為四大類:觀影(即電影放映)、商品銷售(爆米花等)、廣告、影視遊戲(影視投資、製作、發行,網絡遊戲發行與運營)。

2018年、2019年觀影收入均為91億,2020年暴跌至32億,2021年反彈至71億,2022年再度回落至54億。

觀影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穩定在55%左右。商品銷售、廣告是將觀影產生的線下流量變現,合計收入約為觀影收入的50%(2017年為50.5%、2022年微降至48.6%)。

影視遊戲屬於大文娛範疇,是萬達“圈內影響力”的變現,2019年通過重組注入萬達電影。近年來該板塊業績呈高開低走:2018年收入達22.6億、占總營收的13.9%;2022年,此類收入12.2億、占總營收的9.5%。

各行各業陸續從疫情中恢複,萬達電影線下流量、放映收入及由線下流量帶動的商品銷售、廣告都達到或接近2019年的水平。

但萬達在行業的影響力沒有恢複。與線下流量無直接關聯的影視投資、製作、遊戲發行等業務,收入不及峰值時的一半:2022年,電影製作/發行收入較2018年下降65.2%;電視劇製作/發行收入下降52.2%;遊戲發行收入下降78%。

3)沒有完成業績承諾

2019年5月,萬達電影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向萬達投資等20家發行股票購買“萬達影視”股權(97.77%)。賣家對萬達影視2018-2021業績作出承諾,各年度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63億、8.88億、10.69億、12.74億。

因疫情影響,承諾於2020年、2021年完成的業績順延了一年,即:2021年淨利潤不低於10.69億、2022年不低於12.74億。

2021年,萬達影視營收20.9億、淨利潤4.2億,沒有完成業績承諾。

2022年,萬達影視營收10.4億,淨虧損7.1億,實際營收還不及承諾的淨利潤。

由於未滿足業績承諾,萬達投資等賣方進行了業績補償,約5100萬股被以1元錢回購並注銷。

放映業務不賺錢!

1)哪個業務最賺錢

電影放映是萬達電影的本行,但此項業務毛利潤率不高而且不穩定:

2018年,電影放映的毛利潤率隻有10%,2019年更是低至7%;

2020年特殊情況下,毛虧損率41%;2021年毛利潤5%;2022年再次受到疫情影響,毛虧損率為11%。

萬達電影真正的搖錢樹是商品銷售和廣告業務。

2018年,商品銷售(例如爆米花)收入18.7億,毛利潤倒有11.2億、毛利潤率59.9%。

2019年,商品銷售收入19.3億,毛利潤12.2億、毛利潤率63.3%。

2022年,線下娛樂業尚未恢複,放映、商品銷售低迷,但後者毛利潤率仍高達61.4%。

曾經,萬達電影廣告業務毛利潤率與商品銷售不相上下。

2018年,廣告收入達25億,毛利潤17.1億、毛利潤率69.4%,絕對是萬達電影的第一搖錢樹。

2019年,廣告收入19.5億,毛利潤11.5億、毛利潤率降至59%。

2021年、2022年,廣告收入分別為10.6億、12.2億,毛利潤率分別為48%、39%。

同為放映業務的“附庸”,商品銷售To C、廣告To B。觀眾看電影少不了爆米花,而廣告主收縮戰績,首先要砍的就是廣告支出。

2)毛利潤每況愈下

萬達電影盈利能力每況愈下。2017年毛利潤62.5億、毛利潤率41%;

2018年毛利潤56億、毛利潤率34%;

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創新高,萬達電影毛利潤率卻開始下滑。

2021年、2022年,毛利潤率先後降至27%、17%。2022年毛利潤16億、相當於2017年的26.4%。

下圖右側堆積柱形圖顯示了近年萬達電影毛利潤構成:

2018年比較均衡:廣告貢獻了毛利潤的31%,影視遊戲貢獻24%,商品銷售貢獻20%,電影放映及其他業務貢獻25%。其中電影放映毛利潤9.4億,占利潤總額的16.8%。

到2022年,萬達電影毛利潤結構已麵目全非:

放映收入53.8億、成本59.7億,毛虧損5.86億、虧損率10.9%;

商品銷售收入13.9億、成本5.4億,毛利潤8.55億(利潤率61.3%),占毛利潤總額的51.9%。

廣告收入12.2億、成本7.5億,毛利潤4.7億(利潤率38.7%),占毛利潤總額的51.9%。

市場競爭造成毛利潤率滑坡,疫情衝擊是天災,但萬達電影巨虧損的真正原因是人禍。

巨額商譽減值

萬達電影自上市以來,注重外延式發展,一係列大手筆並購形成較大商譽。

與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說辭一樣,萬達管理層稱“於每年度終了”依據“外部獨立機構出具評估報告”,進行“減值測試”。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商譽賬麵價值為134.9億。

2019年,萬達電影首次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5.75億(涉及40餘家子公司),商譽賬麵值跌至80億;

2020年,再度計提36億減值準備,期末賬麵值跌至46.1億;

2021年,外置部分資產,商譽及累計減值準備同步下降,期末商譽賬麵值43.5億;

2022年,計提1.3億減值準備,商譽賬麵值42.8億;

截至2023年9月末,萬達電影商譽賬麵值為42億。

2011-2018年,8個年度累計獲得淨利潤88.4億;隨後的4個年度,合共計提86.9億商譽減值準備。

2011-2022年,12個年度總盈虧為負43.8億,期間共計提商譽減值準備86.9億;

2023年前三季,萬達電影淨利潤11.2億(沒有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11年以來總盈虧回升至負32.7億。

2011年以來,累計商譽減值準備遠大於總盈虧。

行業競爭態勢、票房大盤增長放緩、疫情衝擊等外部因素是“天災”,激進擴張後被迫為商譽“消腫”則是“人禍”。

作為萬達電影的接盤者,儒意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趁王健林資金緊張,以相對低的價格將中國第一院線收入囊中。

放映場地租約是萬達電影的命脈,為了讓接盤的儒意放心,萬達集團承諾旗下萬達廣場將與萬達電影長期合作,租約不足十年的都延長到十年。

憂的是萬達電影盈利能力大不如前。還有,對價高達105億的萬達影視,有可能成為不良資產,長期拖累上市公司業績。

萬達電影要麽大幅減記,要麽“退貨”。問題是——萬達影視最大的賣家是萬達投資,儒意通過全資收購萬達投資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退貨”傷害實控人、利好萬達電影公眾股東,儒意未必采取行動。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