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爾街的資金管理人失寵時,通常會引起一係列可察覺的騷動:憤怒投資者的哀嚎聲,成千上萬的律師提起訴訟的持續喧嘩,以及財經新聞中的悲觀報道。但即使一些華爾街的精英正在經曆嚴重挫折,你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響。
在金融危機後的零利率時代,私募股權成為華爾街為投資者提供收益的幾個保證之一,它是一個由投資公司組成的私密世界,利用杠杆(以及一些股權)購買投資組合公司。但在那十年的輝煌之後,這個行業的命運開始發生轉變——盡管你可能不會聽到太多相關消息。
相對沉寂的部分原因是私募股權本身的性質。客戶資金被鎖定,投資相對隱秘,標準的費用結構確保富人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能保持富有。然而,在這層保護的掩護下,你可能會聽到一些低聲的呼喊聲。
近年來,市場和美國社會都對私募股權產生了負麵看法。不斷上升的利率擾亂了私募股權的高債務業務模式。與此同時,監管機構開始將私募股權的做法視為反競爭和反社會行為。在後疫情、支持本土化的世界中,私募股權所倡導的效率理念正在被重新評估,人們認識到,即使成本更高,經濟中保留一定的過剩產能也有助於促進競爭、維護公共衛生和國家安全。
請注意,我並不是說億萬富翁俱樂部中的私募股權領域將會一蹶不振,我隻是說未來幾年將會出現一段混亂時期。我們將看到一些公司破產,財務狀況受到壓力,而在這個混亂中,將有大量資金被浪費。
最大最好的私募股權
私募股權公司能夠長期獲利,因為它們最常見的策略基於債務。首先,私募股權公司籌集了一筆資金,其中包括自己的一部分資本和外部投資者的資本。其次,公司找到了他們認為表現不佳或處於弱勢位置的企業並將其收購。但是!私募股權公司並沒有一次性花光所有基金的現金,而是用一部分現金投資該公司,並代表該公司貸款以支付其餘部分。
然後,投資者將所有這些債務轉嫁到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這一舉措被稱為杠杆收購。之後,公司著手努力加強企業,可以通過裁員或通過提高內部流程效率等方式來實現。一旦公司“合適規模”,並且能夠開始償還債務,私募股權公司會將該公司轉售,要麽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重新上市,要麽出售給另一方——競爭對手、企業集團,等等。
金融危機後的這些年是這種策略的完美時機。因為全球範圍內的利率都接近於零,容易貸款,管理所有這些債務也變得便宜。與此同時,尤其是養老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在曾經安全的債券收益如此之低的世界中,他們的投資選擇有限,因此他們願意追求承諾給他們高於平均水平回報的一切。
到2022年,美國投資委員會報告稱,超過十分之一的美國養老金基金投資於私募股權。回顧2006年,替代性投資(投向私募股權、對衝基金和困境房地產債務)僅占公共養老金基金投資組合的11%,到2016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26%。根據PitchBook的數據,截至2021年,即黃金時代的最後一年,私募股權交易達到了創紀錄的1.2萬億美元。
當美聯儲開始加息時,命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貸款變得更加昂貴,極大地改變了私募股權的商業模式的合理性。杠杆收購突然顯得愚蠢,私募股權交易大幅減緩,目前處於四年來的最低水平,遠低於大流行前的水平。
隨著交易減少,私募股權公司也被迫更長時間地持有(潛在的)高債務公司。根據S&P全球市場情報的數據,美國和加拿大收購公司的平均持有期在2023年上升到了7.3年,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長持有期。
這一困境的其他跡象也隨處可見:新成立的私募股權基金數量急劇下降,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為什麽要將數百萬美元交給私募股權公司承擔風險,當安全的投資級債券可以獲得中單位數的收益呢?
“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時刻,私募股權開始失去它們一直以來擁有的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超額回報,它們不再比其他投資賺更多的錢。”普利策獎獲得者格雷琴·莫根森最近在一次采訪中談到她的著作《這些是掠奪者:私募股權如何主導和摧毀了美國》時表示。
即使是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也有各種各樣的擔憂。在卡萊爾集團,可分配盈利(即可以返還給股東的利潤)在第三季度下降到了3.6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3%。在KKR,第三季度的可分配盈利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6%,要比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報告的23%的年同比下降好得多。
今年夏天,評級機構穆迪因它們持有大量商業地產而降低了黑石、阿波羅和KKR的信用評級(大多數報告顯示,隻有66%的美國工人全職回到辦公室工作)。
私募股權公司一段時間以來能夠掩蓋這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構建投資工具的方式。莫根森和她的合著者喬舒亞·羅斯納認為,私募股權公司采用的獨特投資價值標記方式,至少在文件上,與公開公司相比,為該行業提供了誇大的回報。
公開交易的公司必須披露財務信息,但私募股權收購是私有的。這種不透明性為私募股權提供了所謂的“回旋餘地”,即在績效數據上存在變通的空間,甚至可以說是徹頭徹尾地誤導。
不可否認,麵對較高的利率,該行業的一些人正采用一些巧妙手法。《金融時報》的記者們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出色的總結,詳細列舉了資金管理人目前所采用的金融策略:保持好的資產並將它們轉移到表現不佳的資產基金中;推遲償還負債累積的公司的利息付款,而是將其加入整體債務中,以在以後的某個時間點支付;將好的資產用作抵押以償還不景氣公司的債務。顯然,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私募股權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來維持其投資組合公司,並且隨著情況變得更加複雜,難以處理這一切。當利率下降時,私募股權行業的狀況將會好轉。在此之前,也許甚至之後,可以預期內部資產調整將繼續,直到一些公司悄然關閉或變成僵屍公司,它們吸取費用來維持停滯不前的企業,而那些過於耐心的投資者則會陷入困境。
從繁榮到退出
數十年來,私募股權公司的使命一直是調整美國企業:他們迫使那些被投資經理認為“表現不佳”的公司裁員、出售資產、削減成本,即使這可能導致最終消費者獲得質量更差的產品。因此,美國政策製定者開始懷疑是否需要對私募股權行業進行調整,這有些諷刺。
當私募股權試圖從龐大的工業企業集團或停滯不前的IT公司中擠取效益時,這還勉強可以理解。然而,在過去十多年裏,私募股權的觸角已經擴展到更廣泛的行業,涵蓋了從暖通空調維修到高等教育、養老院和醫院等多個領域。很明顯,過度關注效率的策略正在傷害消費者,讓我們社會中最脆弱的成員陷入困境。
以高等教育為例。這個行業嚴重依賴政府補貼,而私募股權公司已經成功收購了數百所盈利學校,並將這些補貼用於回報投資者。然而,根據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2018年的一項研究論文,問題在於學生未能獲得質量高的教育。
在研究了88筆私募股權交易和994所私募股權所有學校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私募股權收購導致學生入學率和利潤上升,但也導致教育資源減少、學費上漲、每名學生的負債上升、畢業率下降、學生貸款償還率下降以及畢業生收入下降。”
在養老院也是一樣的情況。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項研究發現,私募股權擁有的養老院更有可能人手不足、支付更高的管理費、向患者收取更高費用,並有更高的患者死亡率。該研究稱:“入住私募股權擁有的養老院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通過麻醉患者而不是應用行為療法,養老院可以減少用工需求。私募股權擁有的養老院在另外兩個關鍵的福祉指標上也表現低於平均水平:患者的運動能力下降,疼痛程度增加。”
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不再出現意外法案”,以阻止醫院在急診室就診後向患者收取意外高額賬單。私募股權擁有的醫院是導致這些意外收費的主要力量,他們竭力阻止該法案通過。研究人員估計,25%至40%的急診室由私募股權公司經營。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麗娜·汗在最近的彭博播客“奇怪的交易”節目中表示:“在過去的十年裏,我們看到私募股權在醫療保健市場的擴張更大。在FTC,我們不關心業務模式,但我們已經聽到了許多市場參與者的聲音,包括醫療保健工作者,他們反映私募股權的介入可能導致不利的結果。”
Khan特別關注的一種做法被稱為“合並收購”(roll-up),即私募股權公司購並了一個地區內所有專注於相同類型服務的小企業,然後將它們合並。理論上,這種整合應該通過合並資源降低成本,使運營更加高效,而且能夠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利潤。但實際上,它會創造出一個壟斷局麵,能夠控製價格。
最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位於德克薩斯州的US Anesthesia Partners公司以及私募股權公司Welsh,Carson, Anderson & Stowe提起了訴訟,指控他們策劃購並了德克薩斯州所有最大的麻醉學實踐,以提高價格。汗表示:“這一行動向市場發出了警告,我們將對合並收購方案進行審查。”
不,這並不是說所有私募股權公司都企圖做惡,但他們的商業模式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果大流行教會我們任何東西,那就是效率並不是一切,也不應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如此。當涉及到經濟的某些領域時,允許人性超越數字是符合公眾利益的。
我希望我能告訴你,有人在某個地方正在努力改變私募股權遊戲,以使風險更公平地分配在整個過程中。在華盛頓有一些人,比如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他們希望通過立法強製私募股權公司在使用債務支付股權公司的股息之前等待兩年。當然,多年來,民主黨和一些共和黨人一直認為是時候關閉股權攜帶稅的漏洞了,這一規定允許投資基金的收益以較低稅率征稅,主要受益於私募股權公司和對衝基金。然而,不知為何,這些計劃總是無法實施。這兩種做法都有助於維持行業的運轉,即使投資失敗。這就是為什麽所有這些資金在悄無聲息中流失的原因。
當私募股權公司投資一家企業時,它通常會將運營精簡到最後一分錢。但如果過去的十年左右向我們展示了有關該行業的任何信息,那就是如何在過剩的資本、過多的杠杆和過多的機會下取得成功。我們將要看到這個行業是否可以在沒有這些因素的情況下生存,或者說,也許一直以來,正是這些過剩的因素使效率之王們變得富有和幸福。(Business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