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20年漲38倍,4年4400萬人退出居民醫保

來源: 財話連篇 2023-11-26 19:00:4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24 bytes)

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在2003年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當年隻需要交10元的保費。後來,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保合並,也就是現在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隨著參保人數的增長,每年的就醫需求和診療費用也是快速增長。為了保障醫保待遇不下降,那就隻能通過提高保費,來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付醫療費用。

到2023年,個人繳費已經達到了380元,也就是說20年保費漲了38倍,年均增長近20%。而且,未來繼續增長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醫保未來可能不夠用。

雖然在提高保費,但居民醫保的支出增速仍然高於收入增速。花錢的速度超過了賺錢的速度,這就導致全國居民醫保基金結餘可支付月數逐漸下降,從2012年的13.5個月下降到現在的9個月,不少地區已經不足6個月。

我國老齡化速度越來越快,這意味著花錢的群體快速增長,這就直接導致可支付月數會繼續下降。

如今,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很多人開始退出居民醫保。據《財經大健康》發布的統計數據,從2019年到2022年,4年時間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合計減少4429萬人。

雖然國家醫保局回應稱是參加居民醫保的群眾轉為參加職工醫保才導致減少,整個醫保參保人數是增長的,但在2022年,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直接減少了2517萬人,扣除職工醫保增加的人數,仍然有1705萬人退保。

本來居民醫保基金收支平衡在逐漸下降,一旦流失的參保人增多,隻會加大基金支付壓力,導致陷入惡性循環,收入減少,醫保待遇降低,引發更多的人退保。

參加居民醫保的人群主要是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農民,這些人要麽是收入不穩定,要麽是收入低。

保費逐漸增加,讓很多人無力承擔,選擇了放棄。2003年,我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11元,到2022年達到10551元,增長了7倍,但保費卻增長了20倍。一個人380元,一個5口之家就是1900元。一些農村家庭純收入可能就一兩萬,1900元的保費占比非常高。

其次,報銷也有問題。門診報銷比例大幅低於住院報銷比例,對於不少需要長期用藥的人群來說,這點報銷遠遠不夠。還有就是大病報銷比例不高,得大病以後的自費費用太多,自身難以承擔,即使有醫保,也不是很願意去看病。如果不去看,那意味著之前交的保費就浪費了,所以寧願不交了。

還有就是醫保本身是一種共濟,對於經常跑醫院的人來說,交醫保確實是劃算的。但對於很多健康的人群來說,一直在交錢,但卻用不上,會讓人覺得很虧。再加上保費的增長,這就導致不少年輕的,身體好的人群退出居民醫保。

當然,不少退出居民醫保的人,確實轉為參加了職工醫保。這主要是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待遇差距不小。比如2022年,職工醫保住院基金支付比例達到84.2%,而居民醫保為68.3%,這個隻是納入醫保目錄的產品和費用。

能夠參加職工醫保,說明已經有穩定的工作,有公司幫忙繳納一部分,這是好事。但大多數農民和靈活就業人員預計很難找到穩定工作,隻能靠自己繳納,這樣壓力會很大。

一旦退出醫保,意味著所有的醫療費用都要自己承擔。年輕的時候還好說,身體健康,到老了怎麽辦?

過去生育率高,一家幾個子女,老了生病了,子女們一起出錢,還能平安度過。現在生育率持續下降,年輕人不說是生孩子,很多人連婚都不想結,到老了就隻能裸奔了,生大病了就隻能聽天由命。

不過,既然探索全民化社保體係,那也要考慮到底層人群的承受能力。雖然財政補助也在不斷上漲,但能不能個人保費不漲,或者少漲點,財政多支出一點。另外,報銷比例可以繼續提高一些,這樣才能帶動大家的積極性。

不管怎麽說,醫保對於每個人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盡量不要放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